分享

该不该把命运和人生压在婚姻上?结婚不是任务,离婚也不是错误

 小贤心理 2022-03-10

恋爱是和对方的优点相处,婚姻是和对方的缺点博弈。
恋爱的时候,两个人花前月下,情投意合,所见之处,皆是美好。
结婚之后,当风花雪月变成了柴米油盐,当岁月静好变成了日常琐碎,双方的缺点开始逐渐显露,矛盾也随之产生。
白头偕老并不容易,执手天涯并不简单。
想要筑建好婚姻这座长城,更需要彼此包容,互相体谅。
以为婚姻就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就停在原地等待幸福;
以为伴侣足够优秀,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放弃努力;
以为承诺过一辈子,就应该被无条件呵护到永远。
很多女人的终极目标都是嫁得好,殊不知,嫁得好不等于活得好,而想要活得好,只能靠不断提升自身。
因为婚姻本质上,就是一种长时间的利益交换,都是双方都得拿出自己身上的利益点,去换取想要的东西。
你赚钱养家,我貌美如花”的婚姻模式,到底是比不过“彼此成就,各自辉煌”的模式稳固。
现代人的婚姻,不是三餐一宿那么简单,工作后回到家,我们需要舒适,安全,温暖的小世界,而不是挑剔,推脱,邋遢,懒散。
这些东西,毁掉婚姻之余,还会毁掉你对婚姻的信心。
所以,再强调一次:
我们是为了要跟另一个人在一起生活结婚的,我们要一起创造生活,享受幸福,一起成为孩子的父母,一起健康成长,快乐,坚强地走完这漫长的人生。
很多想要离婚的夫妇,除了发现彼此不再符合自己期待,更多则是因为婚后太多的“附加事务”,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婚姻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夫妻双方不但是感情共同体,同时也是经济共同体,各自的父母也会牵扯其中,未来还将涉及到生育、孩子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和谈恋爱时的你侬我侬,有着天壤之别。
走入婚姻,打败爱情的,有时偏偏就是那些悬而未决的小问题。
它们积羽沉舟,慢慢侵蚀对方的轮廓,终于有一天,吞没了那个本来完美无缺的人。
原生家庭和你的婚姻:
我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完全依赖在你身上,期盼你来成全(complete)我,我不知不觉中就使你在我身上有极大的酬偿权力。
因为认定你是我快乐或痛苦的操纵者,我便期望你必须与我有一样的思想与喜好,我也只准你对我表现正确的情绪。
由于我的苦与乐全掌握在你手中,所以你不许对我表现任何负面的情绪,更不准怪我,因为这些都带给我痛苦,使我心里不安全。
跟你在一起时,你必须按照我的意思做,使我快乐。
如果我觉得痛苦,我便会怪罪于你,并千方百计地要改造你。
谁会希望被别人改变呢?
举个例子:你习惯了右手拿筷子,突然让你用左手吃饭,你会觉得别扭。
我们在婚姻中的需求,多数来自原生家庭的需求
儿时如果我们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的话,那么在未来我们也渴望得到另一半的肯定。
儿时在原生家庭里,我们有过什么未被满足的需求,那么在潜意识里这种需求会一直存在下去。
那么在两性关系里,我们就会期盼着自己的这些需求得以满足。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想要在新的婚姻关系里寻求一种可以自我掌控的爱和需求。
在恋爱中,人的两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
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是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
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
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
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的关系中加倍讨回来。
例如过去在原生家庭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任你,给你空间。
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
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
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两个来自完全不同的家庭的人,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组成新生家庭,我们必须要明白双方在家庭文化、互动模式、家庭规则、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不然,很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甚至三败俱伤。
很多婚姻的存在,不过是让我们选择一段婚姻,让我们去体验曾经熟悉的痛苦。
婚姻中的潜意识重复,当我们从对一个人心动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
你可以决定,是否让创伤在你的生命里继续发生。
人们都说,结束一段感情,比开始更需要勇气。
分离,面对的不只是与相爱的人分手,可能包括与孩子的分手、与整个家族的分手、与安稳人生的分手。
分离,对现代人来说似乎已经是常态。
对“劝和不劝离”的东方社会来说,“离婚”成为相对弱势,而相对弱势的群体比例逐年增加。
我们应该认知“关系”不再是过去那样只有一种标准——结婚标榜幸福,并且学习不再以“谴责离婚”的角度狭持双方拥有幸福的可能。
人的一生是一连串无止尽的分离经验,出生是人 生的头一次分离,小孩断奶、上学、失恋、离婚等均是分离,去世 则是最严重的分离,可以说“人是带着分离性创伤来到这个世界, 最后带着分离性创伤离开这个世界”。
人出生时非常脆弱,缺少父母的照顾无法存活下去,分离焦虑可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这便是最原始的分离焦虑的意义所在。
分离焦虑
八九个月的孩子开始建立依恋关系,他们会特别粘着妈妈,害怕跟妈妈分离。
在这个阶段,如果母婴关系不稳定,妈妈对孩子忽略,孩子的内心就总是忐忑不安,最后留下了分离焦虑的病根。
成年后,只要面对人生的分离场景,她的内心就会哆嗦。
而离婚是人生重大的分离,在这样的时候,一定会激发强烈的分离焦虑,所以她就会死死抓住婚姻,不愿面对分离恐惧。
分离焦虑症不仅限于儿童,也包括成年人。
如果不得不去分离,超过他的承受能力,也会变成抑郁,就是分离性的丧失,
这里所说的丧失,并不是贴吧文化中所说的,道德沦陷、节操尽毁的那个丧失。
指的是失去,不过由于这种失去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比较大,故称之丧失。
有的人痛不欲生,有的故作坚强。
依恋的对象失去,如果没有办法马上找到,就会体验到非常多的哀伤与抑郁。
丧失究竟破坏了什么?
基本的生活信念。
首先,是安全感。
丧失的出现,让人意识到失去和不稳定离自己非常之近。而所有的生物都本能地追逐安全感,一旦丧失安全感,就会陷入到无尽的恐慌之中。
生活信念中,又包括了自我对生活的掌控感、生活的意义、自我的价值。
如果你一个人能够养好孩子,能让他们生活得稳定又幸福,给足他们稳定又全面的爱;
你自己能够抵御离异后的各种风险,能够真的做到不需要伴侣,那离婚确实可以成为你最好的选择。
如果不能,那就老老实实修炼自己的能力,凭本事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或者凭本事让离异的生活也能过得幸福。


婚姻不是"合法的索取",不能仰仗着这个所谓的合法身份就奢望把对方占为己有……
我们仍然要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TA有ta的缺点,ta的理想、ta的不确定,就像我们自己一样。
特别是在一段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去尊重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平等的沟通,给对方信任和尊重,这样的婚姻才可能长久。
许多人很难在离婚当下再次想起彼此如何为彼此心跳的,试着最后望一眼你们曾经都努力过了的这个家。
不是这个家不够好,而是更需要你们完整的人在未来等待。

你们都知道对方尽力了吧?
彼此脸红脖子粗的糗态也都看尽了,现在能做的是让这份爱漂亮一点的落幕,你该拎着爱的自尊继续往前走。
婚姻之爱,首先就要互相独立,并且尊重对方的独立,同时可以坦然地敞开自己的心灵,此后才是交流,理解,信任,怜惜,包容,安慰……
爱不是粗暴的破坏,而是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闯进对方的世界,横冲直撞,再因为对方的反抗,委屈得眼泪涟涟。
离婚不是让世界上多一个仇人,而是让生命中多一个朋友。

作者简介:贤弘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