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个问题:你拥有多少“斜杠”才够用︱新聊斋

 村庄物语 2022-03-11

这是个问题:

你拥有多少“斜杠”才够用

图源网络

前几年有个“斜杠青年”很流行。我那时候因为写皖北一带的方言,涉及到这个“青年”。

如果你健忘了——好像现今患上健忘症的人还不少,记性没有忘性大的人一抓一大把——那我把搜索来的相关信息,整理一下:

这个名词,据说来源于英文的Slash。说的是《纽约时报》有个专栏作家叫麦瑞克·阿尔伯。他写了一本书,叫《双重职业》:社会上,总是有人不满足“专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这样的人,就是“斜杠青年”。

青年就青年吧,怎么还“斜杠”了呢?

原来,他们在书面的自我介绍中——早前是名片,现在好像不时兴了——用“斜杠”来区分自己的多项技能和职业。举例说,某某某,记者/演员/摄影师。于是,他们就真的成了“斜杠”。

我原本是孤陋寡闻之人,没见过大世面,大阵势。但我好像见过某个人很长一串的介绍。那里面的“斜杠”,总该有五六个,而且中间的职业名称,还很长。里面甚至还有一个叫什么什么“爱好者”。

在流行的“斜杠青年”称谓中,斜杠就是那个斜杠,以形会意。形象,直观。但其实,如果是皖北一带的人那里,“斜杠”有着另外的意思。

因为某一个具体之事,两个人争论不休,各持己见,谁也不肯服输。这个场面,很多地方都叫“抬杠”。皖北人由此引申开去:

有一人专门在别人的言语中找茬,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无理说成有理,把黑的说成白的,他就是“抬斜杠”。这也许是“抬杠”中较为精彩的场景。

一般而言,“抬斜杠”的人中间,总要有一个“杠头”。其中的斜杠,就是那“杠头”抬起来的。在某种场合下,这样的“杠头”,瞬间能成为人人瞩目的焦点。

图源网络

尽管“抬斜杠”的人,总是能把话说圆,总能成一家之言,但也掩盖不了舆论中的贬义色彩。因为他所抬的斜杠,他所依据的理由或道理,只能是“小路货”,无论如何进不了主流的视域。

——我的一个感觉是,今年以来的一些事件中充斥着的声音,有不少就是“杠头”挑起来的,就是他们一直在跟大众“抬斜杠”,在跟人之为人的底线“抬斜杠”至今,也没见其中有谁反思。还有,咋看正在进行的乌克兰战争?“抬斜杠”的人,就更多了。

有关职业或技能的“斜杠”,皖北人说的是“技多不压身”。从前的皖北乡下,乡人除了种庄稼而外,一般都还掌握另外的一些技能。比如他们会编筐打篓,逮鱼摸虾,编席打圈;也有的会盖房子(茅匠),打家具(木匠)。如果在技能上只能“单打一”,不仅会影响收入,也会遭人家笑话。

当然,现如今这些行当差不多都消失了。就连种庄稼这个农民身份,也已经是“新农民”了。机械化种田,科学化种田,老的那一套不管用了。但他们也与时俱进。我内弟去年参加了新农民技能培训,拿到了一张茅匠证书。

我亲家去年在一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当保安。我问他:工作这么好找啊?他说,他早就考了一个保安证。就我知道的,他还会装修,也会开小型货车,农用三轮更不在话下。他可以算得上货真价实的“斜杠”人士了。

现今的年轻人,差不多都是“斜杠青年”。他们会计算机,有驾照。还有的考这个师那个师,这个证那个证。有一回在省城开会,我跟一个“老几”住一个屋。交流中得知,他参加工作十几年,已经拿到手的证十几个,几乎一年考一个证。他很得意:现在流行持证上岗,可供选择的职业和岗位,多得很。

技多当然不压身。但也有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究竟要多少个“技”才够用?总不能什么证都考一个吧。

早些年,有一位专栏作家专门就此写过文章。他的观点是,一个人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斜杠”。人,究竟是为生活活着,还是为“斜杠”活着?而一个社会,最好能保障哪怕只有一技之长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他的这一番话,我一直记着。因为他讲到我的心里了。他的话,正对着我的心思。我承认,我是个懒人。

↓↓点点在看  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