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文河:城市与花草

 天津散文微刊 2022-03-11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城市与花草  

 广东  文 河

       暖和春阳里,我漫步在羊城的花海间,感受着这坐城市春日的美丽,看着那些怒放的花骨朵,我不禁又想起了它们来到这座城市前的过去。

       落户在城市里的花草,看似平凡、简单。其实,它们也生活得不易,首先要接纳这坐城市的诸多细节。那些从大山深处或某个苗圃移来的花草、苗木,它们虽然挣脱了某种束缚,来到这座陌生、繁华的城市里,却也是背井离乡的。它们虽然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和风景,但是却离开了土生土长的故土,忍受着断根裂腕、截肢的伤痛,被束缚或固定在某个塑料小桶、小盆、小袋里,被一辆辆无情的大车拖到这座城市里来。一生唯一能维系生存的也只有身边和脚下的那一抔抔泥土,那一点点泥土是它们唯一能维系生存的记忆和卸不掉的乡愁!

       城市里的花草,以一种等价交换的形式来到这里,从离开的那一刻起,它们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只能在这个城市里的某个地方或边缘享受思乡之苦。那些花草,被一棵棵、一株株、一块块地分割在某个人行道上的花圃里、草坪上、公园中,或者是某个小区里面的绿化带、走道旁。它们望着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冰凉的楼宇、川流不息的车流,就是没有一个人能驻足下来体会到它们的心事,也没有人能感觉到它们失去根的烦恼和痛苦。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无法走进它们的心房,去感悟它们的内心,去聆听它们内心的喜怒哀乐的倾诉。只好老老实实地呆在那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发芽、开花,为城市增添亮丽的风景,然后才慢慢地枯萎老去,再化着泥土和养分,孕育着自己的下一代期盼着后辈们再现生机。

       花草的愿望是自由地生长在山野里,与山川、土地为家,与小河、溪水为邻,得到它们的滋养,才能更加蓬勃生机,而城市里的某块小地和角落,虽也能展示它们短暂一生的美丽,这也是值得兴奋的一刻,能把自己的一生留在这坐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也不枉此生行。虽然发展中的城市让自己做出了些牺牲和断根截肢的痛苦,但还是盼望来年的春天,再为这坐城市的风景增添一点绿色和诗意。

       装在塑料桶、塑料袋里的花草被摆放在城市某一个角落赖以生存的水泥地上,却无法给它们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和养分,每天无奈地接受洒水工给它们带来的沐浴,被浇水以后,它们低下了头,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没有人能真正懂得它们心里渴望什么,真正想要得到什么。

       今天的城市,一天一天地在快速生长。可是,花草怎能跟上快速奔跑的城市?它虽然被人为地将自己固定在这坐城市里,却失去了应有的灵气和蓬勃向上的生机。城市,冰凉的水泥地上,约束了它们放荡不羁的生长,虽然给予了柔软细弱的根向周围延伸的机会,却始终提不起昂扬向上的劲头。因为它们脚下没有坚实厚重的泥土做为后盾,更主要的是城市缺少它们安心的灵魂。

       走在城市里的绿地、公园,感觉每一棵小草、小花,都那么怯生。每一棵小草、每一株花都留下了岁月赐与的美好愿望,留下伤和愉快或不愉快的往事。花草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创造了绿色生机,绿化了城市,成为这坐城市一道亮的风景线。虽然命运不能自己做主,但它自己从来也没有埋怨过什么,自己仍努力地向上生长着。虽然有时也被人们践踏,踏得伤痕累累,露出了柔弱的骨架和弯下了腰。但是它们仍然从容面对,依旧以绿的姿态,笑的面容回报这座城市,花草的品格和精神,永远都是鼓舞人们向上的典范。

       在城市日新月异的今天,谁又会在意一棵小草、一株小花的存在?城市的不断开拓,对小小的花草而言,都是一次次生死离别的考验,为了城市美好的生活与未来,它们愿意忍受这样的考验,去装点这座城市,成为这个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一张不朽的名片。

何大文,笔名,文河。广东省青工作协会员。文章散落于《达州晚报》《四川法制日报》《江门文艺》《南方都市报》《散文选刊》等刊物上,在“202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比赛中获奖。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曹丁匀

  制作:紫   月  

温馨提示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雷大毕 沈晓东 于国永 李金胜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