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第七十六卷

 新用户4541Ay47 2022-03-1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第七十六卷目录

 虹霓部汇考
  诗经〈鄘风螮蝀〉
  礼记〈月令〉
  尔雅〈释天〉
  书纬〈考灵曜〉
  春秋纬〈演孔图 元命苞 运斗枢〉
  河图纬〈稽耀钩〉
  文子〈上德篇〉
  释名〈释天〉
  说文〈霓〉
  续博物志〈虹见日冲〉
  观象玩占〈总叙虹〉
 虹霓部总论
  朱子语类〈虹〉
 虹霓部艺文一
  赤虹赋           梁江淹
  晴虹赋          唐阎朝隐
  虹藏不见赋         李处仁
  湖晴观水面流虹       明钟惺
  虹赋            郑明选
 虹霓部艺文二〈诗〉
  虹霓           唐董思恭
  咏虹            苏味道
  赋得浦外虹          陈润
  赋得虹藏不见         徐敞
 虹霓部选句
 虹霓部纪事
 虹霓部杂录
 虹霓部外编

乾象典第七十六卷

虹霓部汇考

《诗经》《鄘风·螮蝀》

螮蝀在东,莫之敢指。
〈疏〉《释天》云:螮蝀,谓之雩。螮蝀,虹也。郭璞曰:俗名为美人。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闇者为雌,雌曰蜺。此与尔雅字小异,音实同,是为虹也。莫之敢指,夫妇过礼,则虹气盛也。月令孟冬,虹藏不见。则十月以前,当自有虹。过礼而气更甚,不谓凡平。无虹也,以天见戒。故君子戒惧讳恶。若指而视之,则似慢天之戒。故莫之敢指也。〈朱注〉螮蝀,虹也。日与雨交,倏然成质。似有血气之类,乃阴阳之气不当交。而交者,盖天地之淫气也。在东者,莫虹也。虹随日所映,故朝西而莫东也。言螮蝀在东,而人莫敢指。以比淫奔之恶,人不敢道也。〈大全〉安成刘氏曰:虹之为质,不映日不成。盖云薄漏日,日映雨气则生也。今以水映日,亦成青红之晕。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疏〉隮亦虹也。由升气所为,故号虹为隮。〈朱注〉隮升也,《周礼》十煇九曰:隮注以为虹,盖忽然而见,如自下而升也。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盖方雨而虹见,则其雨终朝而止矣。盖淫慝之气,有害于阴阳之和也。今俗谓虹能截雨信然。〈大全〉南轩张氏曰:螮蝀见,则雨止,初无东西之分,验之多矣。阴阳和则成雨,阴气方凝聚而日气自他方来,感不以正,阴受其感,其正反为之解散。故雨不能成也。

《礼记》《月令》

季春之月,虹始见。
〈正义〉《释天》云:螮蝀,谓之虹。郭氏云:雄者曰虹,雌者曰蜺。雄谓明盛者,雌谓闇微者。虹是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虹不见。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

孟冬之月,虹藏不见。
〈注〉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

《尔雅》《释天》

螮蝀谓之雩,螮蝀虹也。
〈注〉俗名为美人虹,江东呼雩。

蜺为挈贰
〈注〉蜺,雌虹也,见离骚。挈贰,其别名,见尸子。〈疏〉《说文》:云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离骚天问》云:白蜺婴茀,胡为此堂。及《远游章》云:雌蜺㛹嬛以层挠兮
是也。

《书纬》《考灵曜》

日旁气白者,为虹;日旁青赤者为霓。

《春秋纬》《演孔图》

霓者,斗之乱精也。失度投霓见。

《元命苞》

虹霓者,阴阳之精。阴阳交为虹霓。

《运斗枢》

枢星散为虹霓。

《河图纬》《稽耀钩》

镇星散为虹霓。

《文子》《上德篇》

天二气即成虹。

《释名》《释天》

虹,攻也。纯阳攻阴气也。又曰螮蝀。其见,每于日在西而见于东。啜饮东方之水气也。见于西方曰升朝日始升,而出见也。又曰美人,阴阳不和,婚姻错乱,淫风流行,男美于女,女美于男。恒相奔随之时,则此气盛。故以盛时名之也。
霓,齧也。其体断绝,见于非时。此灾气也,伤害于物。如有所食齧也。

《说文》《霓》

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

《续博物志》《虹见日冲》

虹依云阴,而昼见于日冲。无云不见,大阴亦不见。

《观象玩占》《总叙虹》

虹霓者,阴阳交气,气和则为雨露,怒则为雷霆,淫则为虹霓。虹者,攻也。阳攻阴也。蜺者,齧也,灾气伤害于物。如有所齧也。一曰镇精散为虹,蜺又曰虹。霓者,斗之乱精。斗失其度则生之。雄曰虹、雌曰蜺。多在日月之冲双出。色鲜明者为虹,暗者为蜺。蔡邕曰:见于日冲曲而青红者曰虹,见于日旁白而直者为蜺。虹蜺主内,淫主惑心。
京房易飞候曰:凡虹相有五苍无胡者,虹也。赤无胡者,蚩尤旗也。白无胡者,胡蜺也。冲不屈者,天杵直;下不屈者,天棓也。

虹霓部总论

《朱子语类》

《虹》

虹非能止雨也,而雨气至是已薄。亦是日色射散雨气了。
螮蝀本只是薄雨,为日所照成影。然亦有形,能吸水吸酒。
虹霓部艺文一《赤虹赋》〈有序〉       梁江淹
东南峤外,爰有九石之山,乃红壁,十里青崿,百仞苔滑,临水石险带溪。自非巫咸,采药群帝,上下者皆敛意焉。于时夏莲始舒,春荪未歇。肃舲波渚,缓拽汀潭,正逢岩崖相炤,雨云烂色。俄而雄虹赫然,晕光耀水,偃蹇山顶,舄奕江湄。迫而察之,实雨日阴阳之气,信可观也。又忆昔登香炉峰上,手接白云,今行九石下,亲弄绛蜺。二奇难并,感而作赋,曰:

迤逦埼礒兮,太极之连山;鰅鳙虎豹兮,玉虺腾轩。孟夏氤氲兮,荷叶承莲。怅何意之容与兮,冀暂缓此忧年。失代上之异人,迟山中之虚迹。掇仙草于危峰,镌神丹于崩石。视鳣岫之吐翕,看鼋梁之交积。于是紫雾上河,绛氛下汉。白日照馀,碧云卷半,残雨萧索,光烟艳烂,水学金波,石似琼岸。错龟鳞之崚崚,绕蛟色之漫漫。俄而赤蜺电出,蚴虬神骧,暧昧以变,依稀不常。非虚非实,乍阴乍光,赩赫山顶,炤燎水阳。虽图纬之有载,旷代识而未逢。既咨嗟而踯躅,聊周流而从容,想番禺之广野,忆丹山之乔峰,禀傅说之一星,乘夏后之两龙。彼灵物之讵几,象火灭而山红。馀形可览,残色未去。耀萎蕤而在草,映菁葱而结树。昏青苔于丹渚,暧朱草于石路。霞晃朗而下飞,日通昽而上度。俯形命之窘局,哀时俗之不固。定赤舄之易遗,乃鼎湖之可慕。既以为骍鬐四毳之驾,方瞳一角之人。帝台北荒之际,弇山西海之滨。流沙之野,析木之津。云或怪綵烟,或异鳞必杂,虹蜺之气,阴阳之神焉。

《晴虹赋》唐·阎朝隐

一阴一阳,备藻缋以成文章;载清载浊,挂天涯而临
地角。生于气,立于空。宛宛转转,曈曈昽昽,上下明媚,表里冲融。洗奇光于暴雨,留艳彩于飘风。隐显之情奚尔,造化之理何穷。若乃碧嶂无云,清江息浪,曲折异体,低昂殊状。半出高岊,疑蟾魄之孤生;全入澄澜,若蛾眉之相向。又乃绮窗远辟,锦帐斜褰。髣髴天上,依稀目前。炜兮晔兮,既类丹山碧树之重叠;断兮连兮,又似美人綵女之婵娟。察之无涯,究之无实。光天地之大造,保云霄之元吉。爰有下才或趋,微秩其志。謇謇其心,慄慄体物。无功著书,有疾既蕴。惭于明镜,载有阁于鸿笔。

《虹藏不见赋》李处仁

虹在东方,小雪而藏。贯日之形莫睹,弥天之象难详。居暧昧之中,光而不耀;入混茫之里,闇然而彰。表天时而无失其候,顺寒暑而不𠍴于阳。眇望辽夐,穷览州渚,邈不察其形容,何以知其处所。见飞梁之跨水,髣髴犹疑;望庆云之在天,依稀延伫。岂不以晦明有日,隐见有期。寒节方来,虽则潜思伏矣;清明如到,终当出而见之。閟乎渥彩,蓄以雄姿。类成文隐雾之日,同衣锦褧裳之时。眇眇天末,悠悠云路。御座之祥不逢,美人之号难遇。冥蒙向晦,徒欲想其烂然;杳霭藏辉,孰能知其去故。宛得启闭之道,以明天地之心。怜弯环之挂空,犹隔层碧。思纡馀而饮井,当阻重阴。不测之状难状,无形之形罔寻。若夫风云尚惨,我则隐蔽而知藏;阳气未腾,我则炫耀而不结。亦有霞散成绮,云吐如缯。曷若拖轩之名,将顺时而出没;回馆之势,每应候而升陵。至哉,终取贵于彩章,亦何惭于小畜。孕明于烟雾之际,谁辨辉光。混迹于沉埋之间,难呈纷郁。事同嘉遁,道叶悠伏。虹兮虹兮,何当洒其霢霂。

《湖晴观水面流虹》明·钟惺

湖山遇雨,残日烘云。峦霭浮浮,林铺翠湿。浴晴鸥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忽焉长虹亘天,五色炽焰影落。湖波光彩,浮濯乍骇,蛟腾在渊,滉荡上下。水天交映,烁电绝流,射日蒸霞,似夺颓丸。晚色睥睨,静观景趣。高远不觉胸中习气,欲共水天吞吐。此岂丰城伏剑。时为幽人,一剖璞中蕴色。

《虹赋》郑明选

慕光客卿问于守元先生曰:太空之中有异色焉。五彩错出,烂于云间。每春见而秋藏,必夕东而朝西,跨泰清以下垂。状若晕而半圆。横万里之飞梁,度天帝与列仙。其始出也。依微未鲜,忽焉绚丽,丹碧亘天。既上架乎碧落,亦下吸于长川。光陆离以的皪,势夭矫而蜿蜒。已乃若明若灭,若断若连,顷刻不见,莫知其端。此何物也。孰使之然。守元先生曰:以子所言,是名屈虹。字以挈贰,谥以螮蝀。晦者为雌,昭者为雄。或言阳以阴胁,或言阴受阳攻,或言枢镇所散,或言雨日所冲。其为物也,凭元云以成质,藉太阳而生辉。盖淫邪之互交,匪阴阳之正妃。故演孔徵毁誉之惑,月令儆婚姻之废。风人以莫指示戒,易传以色亲比义。昼见则饮井于汉庭,夜出则蔽月于晋季。投玉堂而宫省乱,贯白日而壮士毙。金商识女子之祥,庐陵表丈夫之异。虽感应之殊科,咸上天之沴气。若夫饮刘釜而吐金,感孔经而化玉,斯齐东之野语,非经史之实录。尔乃月维七八,枯禾闵雨。鞭阳石于南郊,纵阴门于北渚。土龙骧首而欲飞,石燕豉翼而思舞。雷殷殷以出地,云祁祁而布野。遭彼妒之中截,郁屯膏而不下;耕夫怆于南畴,馌妇号于中户。遏皇天之至仁,民徬徨而失所。虽文章之可悦,伤阴阳之太和。幸光彩之易灭,岂久干夫二仪。世不察而竞观,曾煜耀之几何。吾既鉴天地之消息,子毋羡其光华。

虹霓部艺文二〈诗〉《虹霓》唐·董思恭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馀。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梁前朝影出,桥上晚光舒。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咏虹》苏味道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沈。逸照含良玉,神光藻瑞金。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赋得浦外虹》陈润

日影化为虹,湾湾出浦东。一条微雨后,五色片云中。轮势随天转,桥形跨海通。还将饮水处,持送使车雄。

《赋得虹藏不见》徐敞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舒卷随时令,因知圣历长。

虹霓部选句

楚屈原《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又〉扬云霓之晻霭兮。
《天问》: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远游》: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
《九辨》:骖白蜺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
庄忌《哀时命》:虹霓纷其朝霞兮,夕淫淫而淋雨。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宛虹拖于楯轩。
东方朔《七谏》: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以为旌。《西都赋》:轶云雨于太半,虹霓回带于棼楣。
晋傅元《阳春赋》:文虹竟天。
左思《吴都赋》:寒暑隔阂于邃宇,虹霓回带于云馆。梁昭明太子《十二月启》:虹入汉而藏形。
北周王褒《九怀》:乘虹骖蜺兮,载云变化。
宋袁淑《秋晴赋》:霆收耀虹戢文。
魏文帝诗:綵虹垂天。
晋张协诗:采虹缨高云。
梁简文帝诗:晴天歇晚虹。〈又〉春雨暮成虹。〈又〉偃蹇暮山虹。
江淹诗:雄虹冠尖峰。
王筠诗:丹霞映白日,细雨带轻虹。
虞骞诗:雰虹照涟漪。
唐李百药诗:轻虹逐望斜。
宋之问诗:丹壑饮晴霓。〈又〉秋虹映晚日。
李峤诗:弋林开曙景,钓渚发晴霓。
杜审言诗:日气抱残虹。
苏颋诗:片阴时作雨,微照已生霓。
孟浩然诗:海虹晴始见。
李白诗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
杜甫诗:川蜺饮练光。〈又〉纤纤云表霓。
钱起诗:藏虹辞晚雨。
孟郊诗:有物饮碧水,高林挂青霓。
李贺诗:青霓叩额呼宫神。
施肩吾诗:落日风回卷碧霓。
杜牧诗:断霓天帔垂。
李商隐诗:虹收青嶂雨。
司空图诗:川明虹照雨。
曹松诗:一道晴霓杂落晖。
祝元膺梦仙谣:螮蝀晴为碧落梯。
宋陆游诗:断虹低饮涧。
元黄庚诗: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杨师道诗:碧岭横春虹。

虹霓部纪事

《拾遗记》:春皇者,庖羲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羲。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
《蜀录》:李雄,字仲隽,特第三子。母罗氏梦双虹目门升天,一虹中断,既而生荡。后罗氏汲水,忽然如寐,梦大蛇绕其身,遂有孕。十四月而生雄,常言二子若有先亡,在者必大贵。
《异苑》:长沙王道怜子义庆,在广陵卧疾食次。忽有白虹入室,就饮其粥。义庆掷器于阶,遂作风雨。声振于庭户,良久不见。
《南部新书》:永贞二年三月,有彩虹入润州大将军张子良宅。初入浆瓮,饮水尽。复入井饮之。后子良拜金吾,寻历方镇。
《祥验集》:韦皋镇蜀,与宾客饮,忽虹霓自空而下,垂首于筵,吸其食饮。且尽首似驴,霏然若晴霞状。久而方去,旬馀就拜中书令。
《鉴戒录》:侯弘,实蒲坂人。年方十三四,尝寐于檐下。天将大雨,有虹自河饮水。俄贯于弘实之口,其母见不敢惊焉。良久,虹自天没于弘实之口,不复出。及觉,母问有梦否。对曰:适梦入河饮水,饱足而归。母默喜其必贵。后数月有蜀僧诣门,相之,谓其母曰:此霓龙也。但离去乡井,近江海宦者,方有显荣。弘实后为将,领二府二镇,皆近大江。
《增韵》:范忠文公镇试学士院,诗用彩蜺字。学士以沈约郊居赋雌霓连婘,读霓为入声,谓镇为失韵。司马文正公光曰:约但取声律,便美,非义,不可读为平声也。当时学者皆为愤郁。
《梦溪笔谈》: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踰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癸辛杂识》:丁未岁,先君为柯山倅,厅后屏星。堂前有井,夏月雨后虹见于井中。五色俱备,如一匹綵,轻明绚烂,经一时乃消,后亦无他。
《碧里杂存》:彭友信者,攸人也,岁贡至京。一日,圣祖微行,途中相值,忽见虹霓。圣祖口占二句云: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友信应声曰: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驾彩桥。上异之,相约明日会于竹桥,同早朝。明日,彭果往,候久不至,遂失朝。已而宣入,喜曰:有学有行君子也。以为北平布政使。
《见闻录》:刘公讳纲,字文纪。行野中,值横石为虹,马惊不度。公谛视之,乃狄梁公碑,范文正公所撰者也。即起,竖之为建祠焉。
《茅亭客话》:淳化壬辰岁夏六月,虹见。时饷大雨。愚友人李颢元云:虹蜺者,阴阳之精也。虹,雄也。蜺,雌也。有青赤之色,尝依阴云而昼,是大阴亦不见,日落西虹乃东见。见必有双鲜者,雄色。淡者,雌也。入人家饮水。或福或凶。有陈季和者云:昔韦中令镇蜀之日,与宾客宴于西亭,或暴风雨作,俄有虹蜺自空而下,直入于亭,垂首于筵中,吸其食馔,且尽焉。其虹蜺首似驴,身若晴霞状。公惧且恶之。曰:虹蜺者,阴阳不和之气,妖沴之兆也。遂罢宴,座中一客曰:公何忧乎,真祥兆也。夫虹蜺者,天使也。降于邪则为戾,降于正则为祥。理则昭然,公正人也。是宜为祥,敢为先贺。旬馀就拜中书令。孟氏初,徐光溥宅,虹蜺入井饮水,其母曰:王蜀时有虹入吾家井中,王先主取某家女为妃。今又入吾家,必有女为妃。后男为将相,此先兆矣。未浃旬,选其女入宫,后从蜀主归阙,即惠妃也。休复母氏常说眉州眉山县桂枝乡程氏某之祖裔焉。伯父在伪蜀韩保贞幕任本州眉山县令。丁母忧,归村野服。将阕时当夏杪。天或阴翳,见家庭皆如晚霞晃耀,红碧霭然。时饷开霁,瓮釜之中,井泉之内,水皆涸尽。时饷大雨霶霈而已。未几,韩侍中授秦州节制,伯父署节度。推官将知虹蜺者,多为祥矣。
《长洲县志》:隆庆四年六月虹下于乌鹊桥丁氏门外,若映薄绡。
《霏雪录》:越中有道士陆国宾者,晓乘舟出。见白虹跨水甚近,及至其所见,虾蟆如箬笠大。白气从口出,即跳入水,虹亦不见。

虹霓部杂录

《文子·道原篇》:虹蜺不见,含德之所致也。
《列子·天瑞篇》:虹蜺也,积气之存乎天者也。
《尸子》:虹霓为析翳。
《淮南子·天文训》:虹霓者,天之忌也。
《大戴礼》:哀公问:圣人配乎天地,参乎日月,杂于云霓。《京房易传》:蜺,旁气也。其占曰:妻乘夫。则见阴胜阳之表也,四时有之,唯虹见藏有时。
《白虎通》:天弓,虹也。又谓之帝弓。明者为虹,闇者为霓。《拾遗记》:虹草,枝长一丈,叶如车轮,根大如毂,花似朝虹之色。
《元真子·涛之灵篇》:雨色映日而为虹。〈又〉背日喷乎水,成虹蜺之状,而不可直者,齐乎影也。
《唐国史补》:南海人言:海风四面而至,名曰飓风,飓风将至则多虹蜺,名曰飓母。然三五十年始一见。《酉阳杂俎》:仙药月醴虹丹。〈又〉黑狄咽虹丹而投水。《李嗣贞书》:品伯英章草,似春虹饮涧。
《谭子·化书》:饮水雨日,所以化虹霓也。
《清异录》:世宗时,水部韩彦卿使高丽,卿有一书曰:博学记偷抄之得三百馀事,今抄天部七事一,气母虹也。
《笔谈》:虹尝下涧饮,两头皆垂涧中。
《鸡林类事》:方言虹曰陆桥。
《毛诗名物解》:雄曰虹,雌曰霓。旧说虹常双见。鲜盛者雄,其暗者雌也。一曰赤白色谓之虹,青白色谓之霓。故虹字从红省。而说文解霓,以为屈虹,青赤色或白色,阴气也。今俗谓虹也。一名螮蝀,尔雅曰:螮蝀,谓之雩,螮蝀,虹也。蜺为挈贰贰盖言二。淮南子曰:天二气则成虹是也。虹,淫气也。故又借为实。虹,小子之虹。虹,溃也。诗言螮蝀在东,莫之敢指。说者以为夫妇过礼则虹气盛,应之。莫之敢指。文子曰:至治之世,虹蜺不见,则夫妇过礼,虹气为盛。理或然也。盖地气还矣,天气不复。于是成虹。虹,天之淫气也。夫水气之在天为虹,又天之淫气耳,尚且恶之如此。而况于人乎所以痛此奔也。故曰:螮蝀,止奔也。传曰: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有是哉。其上章曰:朝隮于西,崇朝其雨。言朝气之外自西则非雨云矣。虽幸而雨,亦莫能久也。崇朝其雨,言其雨崇朝而已。尔雅曰:暴雨谓之涷。盖言西云而东雨,则莫之能久也。造化权舆曰:〈原缺四字〉而东者为雨,盖风至自东则云,从之矣。说曰:东云西雨。又云东云谓之上云,西云谓之下云。上云盖雨之云也。故易曰:密云不雨,尚往也。又曰:密云不雨,已上也。以今考之,虹在东常隔雨,而朝之外。于自西则鲜,或雨矣,虽雨亦莫能久也。故诗以此戒人之奔,升云言朝,则以况淫奔之始;螮蝀言晚,则以况其终;终则言不复雨矣。雨者,和之象也。先儒以为云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今以水喷日,自侧视之则晕。为虹蜺然。则虹虽天地淫气,不晕于日,不成也。故今雨气成虹,朝阳射之则在西;夕阳射之,则在东。月令季春日,虹始见,蔡邕以为虹常依阴云。而昼见于日冲,无云不见,太阴亦不见。常以日西见东方,故曰:螮蝀在东,蝀之文从东,以此故也。蜺则常依蒙浊,见于日旁,白而直者曰白虹;凡见日旁者,四时常有之。惟雄虹起于是日,至孟冬乃藏。
《物类相感志》:螮蝀,虹也,雌名霓,天气之盛所结。然有雌雄见形入江河间饮,头若驴。按诗传夫妇过礼,虹气盛,今虹出必二条,出即雨止。
《丹铅总录》:余尝登眺山寺,见雨霁,虹蜺下饮涧水。明若刻画,近如咫尺。日射其傍如盼睐。得句云:渴虹下饮玉池水,斜日横分苍岭霞。自谓切景,张愈光云:斜字犹未称渴字。后一年,偶阅庄子日方中,方睨衍义云:日斜如人睨目,遂改作睨日对渴虹,字始称。愈光曰:渴虹睨日,古今奇句也。
谚云:日出雨落,公姥相扑。谓阴阳不和也。蔡邕曰:阴阳不和则气为虹。虹见有青赤之色,常依阴云。而昼见于日冲,无云不见,大阴亦不见。辄与日相互。朝阳射之则在西,夕阳射之则在东。谚云:东鲎日头,西鲎雨。信然,大率与霞相映,朝霞不出韨,暮霞走千里是也。庄子曰:阳炙阴成虹。礼疏云:日照雨滴则虹生。盖云心漏日,日脚射云则虹。特明耀异常,或能吸水,或能吸酒。人家有此或为妖或为祥。朱子云:既能吸水亦必有形质。诗谓之:螮蝀其字从虫,俗谓之鲎,其字从鱼,俗又谓之旱龙,依其形质而名之也。
《御龙子集》:螮蝀,日气之射。云,雨也。云薄而雨微,故日气射之而形见阳。性善暍,故所著处噏水而噏酒。日射阳燧而火生,太阳之精气至烈也。以射云际而何阴雨之不涸。《语》曰:虹能止雨信矣。
《帝京景物略》:见霓曰杠,戒莫指。谓生指头疮,曰恶指也。
俗呼小录:虹谓之吼。
《日知录》:虹可称雌雄。诗疏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闇者为雌,雌曰蜺是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朱子引《周礼》十煇注:以隮为虹是也。谓不终朝而雨止则未然。谚曰:东虹晴西虹雨。盖虹蜺杂乱之交,无论雨晴,而皆非天地之正气。楚襄王登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所谓朝云者也。

虹霓部外编

《山海经·海外东经》在君子国北,各有两首。《搜神记》:孔子修春秋、制孝经,既成。斋戒向北辰,告备于天。忽有一虹自天而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而受之。
《东瓯后记》:故越王无诸旧宫,上有大杉树,空中,可坐十馀人。越人夏世隆高尚不仕,常之故宫。因雨霁欲暮,断虹饮于宫池,渐渐缩小,化为男子。著黄赤紫之间衣而入树,良久不出。世隆怪异,乃召邻之年少十数人往视之。见男子为大赤蛇盘绕,众惧不敢逼。而少年遥掷瓦砾,闻树中有声。极异。如妇人之哭。须臾,云雾不相见,又闻隐隐如远雷之响。俄有一彩龙与赤鹄飞去,及晓,世隆往观,见树中紫蛇皮及五色蛟皮,欲取以归。有火生树中,树焚荡尽。吴景帝永安三年七月也。
《搜神记》:崔文子者,泰山人也。学仙于王子乔,子乔化为白蜺而持药与文子。文子惊怪,引戈击蜺,中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乔之尸也。置之室中,覆以敝筐。须臾化为大鸟,开而视之,翻然飞去。
《搜神后记》:庐陵巴丘人陈济者,作州吏。其妇秦独在家。常有一丈夫,长丈馀。仪容端正,著绛碧袍,采色炫耀。来从之后,常相期于一山涧间。至于寝处,不觉有人,道相感接。如是数年。比邻人观其所至,辄有虹见。秦至水侧,丈夫以金瓶引水共饮。后遂有身,生而如人,多肉。济假还。秦惧见之,乃纳儿著瓮中。此丈夫以金瓶与之,令覆儿,云:儿小,未可得。将去,不须作衣。我自衣之。即与绛囊以裹之,令可时出与乳。于是风雨暝晦。邻人见虹下其庭,化为丈夫。复少时,将儿去。亦风雨暝晦。人见二虹出其家,数年而来省母。后秦适田,见二虹于涧,畏之。须臾见丈夫云:是我,无所畏也。从此乃绝。
《异苑》:古语有之曰: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绛,故俗呼美人虹。郭云:虹为雩,俗呼为美人。晋义熙初,晋陵薛愿有虹饮其釜澳。须臾噏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涸。便吐金满釜,于是灾弊日祛,而丰富岁臻。
太原温湛婢见一妪向婢流涕无孔窍。婢骇,怖告湛。湛遂抽刀逐之,化成一物,如紫虹,形宛然长舒,上没霄汉。
《穷怪录》:后魏明帝正光二年,夏六月,首阳山中有晚虹,下饮于溪泉,有樵人阳万于岭下见之。良久化为女子,年十六七,异之。问不言,乃告浦津戍将宇文显。取之,以闻明帝召入宫,幸未央宫。视之,见其容貌姝美。问云:我天女也,暂降人间。帝欲逼幸而色甚难,复令左右拥抱,声如钟磬,化为虹而上天。
《尚书故实》:绛州谢真人于紫极宫置斋金母,下降郡郭。处处有虹霓云气之状。乃至白昼轻举,万目睹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