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 | 怎样快速读懂论述类文本阅读

 黄河清 2022-03-11
高中语文/怎样快速读懂论述类文本
    在高考中,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的第一道题,是高考坚持考了十几年的一个固定题型。很多学生表示读不懂这类论述类文本,读起来很头疼,这和论述类文本的文本特点是分不开的。
     这类论述类文本材料一般是一些学术研究型文章,特点是:1.有自己的鲜明的观点、论点;2.围绕论点有严谨清晰的论述框架;3.信息量很大,有很多专业术语。

我们怎么快速读懂论述类文本呢?

     为了使文本的叙述更加通俗易懂,我们引用比较典型难懂的2018年全国二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所有高考中的论述类文本,其论述架构无外乎上面两种形式,意味着我们只要找到它的中心论点,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作者提出的分论点,为论证分论点作者引用的材料。把这些东西按照上述框架梳理清楚,那这篇文章就算弄懂了。接下来我们以我们上边展示的《“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来做一下实战分析。
1、寻找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可以通过看标题和第一段的方式来总结得出。
2、关于概念的解释:重要概念的解释一般会出现在第一段。在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解释的时候,作者可能还会提出一些相关的术语概念,这些概念,要么本身就是分论点,要么紧跟在分论点后面,不管它出现在第一段还是各段分论点的附近,一般都会紧跟相关的阐释。
3、关于分论点的寻找。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关于“被遗忘权”的内涵和意义之后,要沿着中心论点找分论点。而分论点的位置,一般都会在一个段落的开头,剩余部分一般是论证部分,是一些论证材料。关于概比如例文中,第一二三个分论点就处于段落句首位置,并且有鲜明的“首先”、“其次”、“最后”作为其标志。
4、论据和论证过程部分。紧接在分论点之后,就是文章的论述部分,它在文章中占有的篇幅比较大,但是对这些论据和论证过程的考察反而比较简单,只需要找到原文语句,和选项进行对比,结合老师教授的论述类文本常见八大错误类型,很容易判定正误。
     以上就是老师要讲的怎样快速读懂论述类文本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近五年高考论述类文本的考察情况

     孙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快速读懂论述类文本,必须针对高考中出现的论述类文本做一些深入研究,看看它们有没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训练,一定会事半功倍。

首先来看看全国1卷近五年论述类文本考察的特点。

篇目

年份

题材分布

长度

难度

考点分布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2019

文化发展

1236字节

★★☆

武断绝对、强加因果、混淆是非、无中生有、段落中心论点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2018

史学

970字节

★★

无中生有、混淆是非、混淆时态、无中生有、论证手法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2017

社会学/环保

864字节

★★★★

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武断绝对、论证的立足点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2016

史学

1076字节

★★★

以偏概全、混淆是非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2015

史学+经济学

1092字节

★★★★★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绝对武断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全国2卷的考查情况

篇目

年份

题材分布

长度

难度

考点分布

论杜甫七言诗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2019

文化/文学

1179字节

★★

武断绝对、强加因果、混淆是非、无中生有、颠倒黑白

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2018

社会学/科技

935字节

★★★★

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张冠李戴、混淆时态、中心论点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2017

史学/艺术史

876字节

★★★☆

混淆是非、以偏概全、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塞壬的歌声

2016

文化/文学

1066字节

★★★

混淆是非、混淆时态、强加因果、

艺术是什么

2015

文化/艺术

1082字节

★★

混淆是非、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下面是全国3卷的考查情况

篇目

年份

题材分布

长度

难度

考点分布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2019

文化/艺术

992字节

★★☆

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绝对武断、混淆是非、论证方法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2018

社会学/文明

982字节

★★★☆

混淆时态、无中生有、论证过程

留住乡愁

2017

社会学/文化

910字节

★★★

绝对武断、颠倒黑白、颠倒因果、说明方法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2016

史学/文学

1087字节

★★

混淆是非、绝对武断、无中生有

由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

1、论述类文本选材宽泛,囊括了史学、文学、文化、环保、城乡建设等一些社会科学文章。

2.论述类文本的难度和它的选材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如果选材偏向自然科学、经济学、史学等一些特别专业的领域,材料中的信息量会比较大,信息干扰也会很严重。而关于文化文学类的论述类材料非常陌生的术语会少很多,信息干扰也会降低很多,相应地题做起来就会比较顺手。为了平衡两类论述类文本的难度差异,非文学文化类的材料字数做了相应的减少,一般都保持在900字左右。

3.文化/文学类材料是论述类文本材料的主流,占据了所有题材的半壁江山。其间会掺杂一些比较专业的诸如史学和文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论述文本,这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既要狠抓文化类论述材料,又要有适度的比较专业的论述材料的练习。

4.从难度变化上看,全国二三卷都经历了由易到难,再由难到易的变化,而全国一卷难度大致走向是降低的。全国一卷的标杆作用要大于二三卷,所以未来一两年论述类文本考察的难度极有可能为3星难度左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