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出我心342:说别人,想自己

 亮影请您看 2022-03-11

2022年第053期

教师工作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还是育人,中小学和幼儿教师需要面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他们是成长中的人,从幼儿到高中乃至大学就是逐步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阶段,那么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也是客观的合理存在。

在工作中,教师需要运用教育智慧进行言传身教,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几乎是教师的标签之一,工作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变得这么婆婆妈妈,口气上也难免有管教学生的严厉之风。

实话说:无论是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是理想且片面的,也就是说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有时候只针对孩子提出,而没有把自己纳入其中。

比如要求孩子不要沉迷手机游戏,自己却泡在抖音里浑然不觉;要求孩子多看点书,而自己却一本书都没看过,不是追剧就是麻将;要求孩子写字认真,自己的字却也拿不出手;要求孩子细心认真,不要粗心,自己却也常常因为粗心而出现低级失误……类似的情况其实细细数来很多很多……这其中的合理点是家长和老师自认为自己对于孩子来说是主宰地位,我要求你合情合理,至于我是否做到了,能否做到,做得是不是好压根就没再考虑范围之内。

这些情况让我们对孩子的管教仅限于言传而非身教,小学阶段孩子自我意识不强,尚且可以盲目听从,一旦进入青春期,孩子就会用自己的眼睛审视家长和老师,他们有时候不服从管教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此,感觉大人们自己逍遥法外,却不让自己越雷池一步,原来的盲从渐渐演变成一种抗拒……

我们老师和家长都会明显感受到青春期孩子明显的叛逆和抗拒,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形成,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另一方面就是对于管教他们的人有本能的抗拒,如果家长和老师的言传和身教统一的话,对他们尚且有无声的说服力,但如果是两张皮,他们内心就会质疑:你怎么不努力,只会要求我……

反观老师和家长,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问题。人的两只眼睛,往往能更清楚更严苛的审视别人,却无法反观自己,自己的缺点可以宽容,别人的失误自己却难以忍受;人的一张嘴往往敢于评判别人,却没有勇气来自我批评。这是人的劣根性,也是人的共性。

近来,我越来越发现这一点,以至于说学生的时候自己都有点心虚。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言的说教终归是苍白的,再有道理的话,说多了也淡而无味了,唯有行动上的优秀才会无形中成为榜样。

比如写字这件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写的好,如果家长的书写水平就不错,那自然而然就会无声中影响孩子,如果老师上课在黑板上写字很好的话,自然会让很多同学作为榜样而跟随模仿,如果老师再加以要求和指导,那孩子是无法提出质疑和反抗的。以此类推,教育孩子的很多方面都是这样,老师和家长似乎不在于你说的有多少,态度有多严厉,如果有行为上的足够优秀,这自然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资源。

一旦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人往往会淡忘自己的初心。

比如变成家长的人会淡忘自己当孩子的感受,变成老师的人会淡忘自己当学生的感受,变成领导的人会淡忘自己是员工的感受,慢慢地会从新角色的角度说出一些偏离的话语,提出一些片面的观点,却丝毫不感觉自己有什么不对,反而责怪被管理者领悟能力弱,执行力不行。

历史上那些农民起义领袖,哪个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觉得朝廷腐败,带领信徒开创一片新天地?可是真的上到皇帝的位置,过去的初心就化为烟云,其做法往往和自己曾经厌恶的统治者相似,或者更甚。

不曾为官的时候,哪个人不痛恨贪污腐败,痛恨官官相护,可自己一旦成为官员,进入到体系之内,当面对真金白银、耳鬓厮磨的诱惑时,又有几人能记得当初自己的理念?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把魏征当做镜子的唐太宗,身为皇帝,一方面不计前嫌将魏征收归门下,为我所用,一方面对于魏征的进谏能真正听进去,细细想来,真是不简单。

你也许会发现:在实际生活中:请多提宝贵意见,多多指教只是表达自己有谦虚美德的客套之词,又有几人真的能放空自己,虚心听取别人“真实宝贵”的意见呢?

人人都擅长评说别人这不好那不对,对于自己却往往难以下狠手,在平日里,只要不面对镜子审视自己,自己理想中的自己其实是很完美的,说别人的同时想自己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善于反省,善于自省的人更不简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说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实在感觉这方面自己做的很差劲,虽偶有认识,却未能在实际中真正纠正,特写此篇,立此存照,以魏书生老师为榜样,严苛的审视自己,宽容而智慧地对待孩子们,用帮助的心态来服务学生才是正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