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漫话中国沙漠及其防治(6)
2022-03-11 | 阅:  转:  |  分享 
  
漫话中国沙漠及其防治(6)

胡经国





柴达木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西北部巨大内陆盆柴达木盆地海拔250030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面积大约3.49万平方,约占柴达木盆地总面积的13左右。干旱程度由东向西增大东部年降水量50~170毫米,干燥度2.1~9.0;西部年降水量仅10~25毫米,干燥度9.0~20.0。沙丘、戈壁、盐湖盐土平原交错。沙漠与风蚀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其中流沙约占70%,以新月形沙丘链为主;戈壁面积达万平方公里。

柴达木沙漠的沙丘分布比较零散,多与戈壁交错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上其中比较集中的是在盆地西南部的祁曼塔格山、沙松乌拉山北麓等地,形成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向的断续分布的沙带。北部花海子和东部铁圭等地也有小面积的分布。沙丘多为流动的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沙垄,一般高5~10米;高20~50米复合型沙丘链也有分布,但面积很小固定、半固定的灌丛沙堆,散布在洪积平原前缘潜水位较高的地带。

柴达木沙漠风蚀地貌发育广泛,占盆地内沙漠面积的67。主要分布在盆地西北部,东起马海、南八仙一带,西达茫崖地区,北至冷湖、俄博梁之间的范围内。里由第三系的泥岩、粉砂岩和砂岩所构成的西北东南走向的短轴背斜构造非常发育岩层疏松,软硬相间。风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也是西北方向,强烈的风蚀作用形成了排列方向大致与风向相同的风蚀长丘和风蚀劣地。一些褶曲隆起的穹形丘陵上也广泛分布有这种风蚀地貌。“海市蜃楼”奇观

晴天丽日下的青海柴达木荒漠戈壁常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戈壁滩上的沙丘在阳光和浮云的作用下不断变幻着颜色周围“波光粼粼的湖水”中的倒影若隐若现、瞬息万变。柴达木沙漠的“珍珠”惊见冰凉美妙的泉水一条约20余米宽、七八米深的大土沟,沟底一条碧清的河流自南向北蜿蜒流过。这条河宽不过3米,但是水流很急,从岸上能够清楚地看到水中随波飘动的水草和河底的石块。大土沟向南延伸了数百米就分成了东西两岔,河水也分别来自两方。越往南走,河水越小,两岸沟坡上的泉眼越来越多。东边的土沟纵深大约不足公里,正南方的一岔显得远一些,但相同的是沟的尽头便是河的源头。

有一处着许多个泉眼,它们在沟底喷涌泉水有的独立坡头,汹涌澎湃;有的泉大水旺,看上去非常类似“泉城”济南闻名遐迩的趵突泉;有的涓涓细流,几乎分辨不出泉眼。由于泉水的涌动,随之冒出的细沙在泉眼周围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

几大的泉眼,大概是自不同的地层,带出的细纱色彩也各不相同有的褐红,有的青灰,有的鹅黄,有的则显黑绿它们周围还有无数的小泉在冒着气泡,仿佛从水底升起颗颗珍珠。在一个拐弯处,细沙在河底形成一个人耳型的图案,整个耳廓饱满,中间向里凹进,显得惟妙惟肖另一个大泉底部细沙的形状像一头大肥猪,身子圆鼓鼓的,黑色的蹄子隐约可见,还有一条细细的尾巴一个众多小泉包围的大泉喷出的细沙形成的图案不断变化,一会儿像和平鸽,一会儿又像娃娃脸还有一个高帮大头皮鞋的图案,在鞋头和鞋跟处分别有一眼大泉鞋头处的大泉不间断地冒着,周围的红褐色细沙形成一个圆形,就好像天上的太阳鞋跟处的是一眼间歇泉,泉水时冒时歇,红褐色细沙就像喷涌出的火山岩浆一样时断时续,形成大小不一的半圆或月牙,仿佛是夜空中的月亮。两眼泉交相呼应,形成一幅日月同辉的美妙图画。

这里的泉水一年四季长流不断无论旱涝,泉水的流量也不涨不消即使在数九寒天也不会结冰,反而会冒出热气。

沙漠化面积大,分布较集中,类型较多。随着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增加,沙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使原有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流水量日益减少严重威胁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将制约柴达木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维吾尔语中,“库姆”是沙子的意思,“塔格”是山的意思,库姆塔格就是“沙山”。(Kumtagesert)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洼地南,阿尔金山,北阿奇克堑谷地,向东延伸至甘肃境内(敦煌鸣沙山便为其前沿)罗布泊南库姆塔格沙漠。总面积约2.28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大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特点高大的沙丘。

库姆塔格沙漠覆盖在海拔12502000米的石质山地斜坡上和古代洪积冲积或河湖相平原上。其南部与阿尔金山密切结合,形成“沙爬山、山埋沙”的奇观是山地还是沙漠?让人无从取舍。沙丘相对高度通常100~200米,高者可达300米以上,确实不辱没“沙山”之名。在主风向和山地局部气流影响下,沙丘顶部呈多面性,状如埃及的金字塔,是典型的金字塔沙丘分布区。而在山前地带沙丘形态则另有特点以沙垄为主,在主风东北风作用下,向西南方向顺山坡向上延伸但沙垄之间有密集的低矮沙埂,形成以沙垄为主,两侧沙埂密集如羽毛状,形成特殊的羽毛状沙丘是国羽毛状沙丘的主要分布区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占了整沙漠近1/4。从天空中望去,好似一支支巨大的鸟羽,散落在这“飞鸟不敢来”的大漠之中,极其壮观。多流动沙丘,快速向西南移动,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合的趋势。沙丘类型多样,全系流动沙丘。中除了有一定面积的雅丹地貌、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窝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星状沙丘和线状沙丘等沙丘类型外,在其东北部还分布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羽毛状沙丘”。沙漠的气候极为干旱,地表植被稀疏,野生动物极少位于亚洲干旱区,是一个典型的内陆河盆地历史上十余条重要地表径流(如古疏勒河)曾穿过沙漠汇集于罗布泊洼地。

自本世纪以来,随着罗布泊地区的生态恶化,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双峰骆驼迁徙到罗布泊以东的库姆塔格沙漠来生活目前该地区约有260峰野生双峰骆驼。库姆塔格沙漠前沿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里有敦煌莫高窟和月牙泉世界文化遗产。甘肃美景月牙泉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是一处神奇的沙漠奇观。沙丘因人登之即鸣,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环抱之中,酷似一新月而得名。鸣沙山山脊如刀,人登之即鸣五色沙粒细软,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月牙泉长240米,宽39米,水深2米芦苇丛生泉水内有铁背鱼,七星草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鸣沙山月牙泉沙水共处,十分清幽。“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游客在这里可以赤足爬山、滑沙,骑驼登沙丘也可滑板滑沙、跳牵引伞,进行沙浴、沙疗,情趣盎然。若去鸣沙山月牙泉游玩以傍晚、黄昏时分最佳。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鸣沙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竟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近年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月牙泉边现已建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相当

历来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就像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它像绝世佳人的眼睛清澈、美丽、多情;它像窈窕淑女的嘴唇神秘、温柔、诱人;它像是一牙白兰瓜碧绿、甘甜、晶莹。

月牙泉边,白杨婷婷玉立,垂柳舞带飘丝,沙枣花香气袭人,丛丛芦苇摇曳,对对野鸟飞翔,风景如诗如画。泉南岸台地上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药王洞、玉泉楼、雷音寺等雕梁画栋、勾心斗角的大片古建筑群。月牙泉内游鱼成群。据传,鱼叫做“铁背鱼”,能医治疑难杂病;草叫做“七星草”,有催生壮阳作用。吃了鱼和草,可以长生不老。因,月牙泉又称为“药泉”。月牙泉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又山之阳有一泉,云是沙井,绵历千古,沙不填之。”这里所记“沙井”即今日之月牙泉。自此之后,关于月牙泉的记载便屡见史籍,并与鸣沙山紧密地连在一起。《元和郡县志》载:“鸣沙山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

据史书记载,鸣沙山与月牙泉成为沙漠奇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千百年来,人们面对这一沙海奇观,始终感到奇怪,作为沙丘的鸣沙山为何千年不变?而在沙海之中的月牙泉又为何“泉映月而无尘”、“月泉晓澈,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这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古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叹为“山之神异,泉之神秘”。

据考证,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的鸣沙山脊的另外一侧这就是泉水不为黄沙掩盖的道理。两千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尽管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牙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计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绘壁画数百幅。重要殿堂均悬置匾额、碑刻,如“第一泉”、“别有天地”、“半规泉”、“势接昆仑”、“掌握乾坤”等书法雅俊,堪称上品。当时这里亭台楼阁,庙貌辉煌,宫厅柱廊,临水而设。林木蓊郁,泉光与山色相映,古刹神庙,绕以常年香火。历代骚客游玩,吟诗咏赋,挥毫者不乏其人。史载,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得天马于渥洼池中后人疑月牙泉即汉渥洼池,遂立一石碑曰“汉渥洼池”。“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是,奇特的月牙泉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2010年12月18日编写于重庆

2019年4月24日修改与重庆

2022年3月11日修改与重庆

3







献花(0)
+1
(本文系胡经国图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