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盖房不落断,落断无三代”,落断指什么?为何无三代?

 农民的小帮手 2022-03-11
盖房有很多的讲究,并不是说随便就能盖房的,有些房屋住二十年没问题,有些房屋住5年就成了危房,就是由于盖房的质量不过关,或者说盖房的师傅没有经验。
关于农村盖房的问题,民间流传着一些俗语,比如“盖房不落断,落断无三代”这句话,就蕴含了很大的道理。从字面意思解释,盖房不能落在断层的位置上,如果落在了断层的位置上,三代人可能就没了。这句俗语所表达的含义,放到现在的社会依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不过,想要彻底表达,还需要了解“落断”的含义。

关于“落断”的解释,存在不一样的说法,其中,解释最多同时也是争议较大的一种说法,“落断”就是落在了断层上,如果盖房的时候,把房子盖在了断层上,就比较危险,容易发生倒塌。
在以前的社会和现在不同,现在盖房房间有很多,或者儿子与父母之间会分家盖房居住,以前条件有限,人们一家三代可能都会居住在一间屋子里,一旦房屋倒塌,一家三代的安全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有了“盖房不落断,落断无三代”的俗语。
为何存在争议呢?因为断层是肉眼看不到的,而且没有专业的技术设备也无法判断是否有断层,按照农民的说法,难道盖房还要先找工程师提前勘测?先不说多钱的问题,人家根本就不会愿意来。因此,这种解释站不住脚跟。

除此之外,有部分朋友说,“落断”的意思指的是盖房挖地基时,要挖到硬土层,而不是随便挖一个深度就可以打地基了,有些房屋在建造的时候,地基不深、不牢固,如果是平房或者瓦房问题或许不大。如果是2层以上的楼房,地基不牢固的话,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还有一种说法,“落断”指的是地基不在一个平面上,也就是常说的地基不平,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存在细小的差别,看起来不明显,一旦等房子盖好后,看起来就明显了。以前的时候,盖房技术不先进,建筑工人通过经验来判断地基,感觉差不多就能盖房了。而现在则不同,地基平整度都会通过专业的测量仪器判断平整度。

上述3种解释,各说各有理,不过,笔者更倾向于下面这种说法,我个人觉得第4种说法更切合实际一些。
“落断”指的是房子盖在了地基不实的上面,盖房需要打地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地基不实,当时看着没问题,过了1-2年之后,用我们这边的话说,房屋就会“辙”,也就是会有裂缝。如果“辙”的面积不大,可能裂缝比较小,安全问题不大。一旦“辙”的情况比较严重,房屋会大面积出现裂缝,就成了危房。居住在里面的人们,就会存在安全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家邻居去年刚建成了3层的楼房,当时主体的地基还不错,而到了盖院墙的时候,为了省事,没有着重打地基,随便找个打夯机过一遍就盖了。结果,到了今年春节期间,院墙就出现了大概一米长的裂缝,并且这个裂缝还在不断扩大,原因就是地基不实,院墙“辙”了。

至于最后的解决办法,目前是选择等,等过一段时间,如果裂缝面积不增加了,就粉刷一遍,外面看不到即可,如果裂缝持续增加,准备重新盖院墙。好消息是院墙出现了地基不是的情况,如果是房屋主体“辙”了,后悔都来不及了。
这就是我个人认可的“盖房不落断,落断无三代”的解释,也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除了实际解释外,针对“盖房不落断,落断无三代”这句俗语,有朋友也做了一定的延伸。如今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要把基础打牢了,最终才能获得成功。如果基础不牢固,虽然速度会快一些,但是站不稳,失败也会随之而来。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盖房不落断,落断无三代”有了清晰的了解。问问朋友们,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更倾向于哪种解释?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