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都去哪里了

 王宪伟 2022-03-12

时间在我们的情感体验中,或白驹过隙或度日如年。时间在我们的记录方式中,分秒流逝。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过往的时光一再不返。

那些倾注了我们人生情感的时间都去了哪里呢?

时间凝结于生命体的生物状态中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记录,有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先后记录秩序。

对于生命体而言,那些既已发生的时间,就是生命体不断成长的历程。而人生是生活于当下—现在的,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期盼、梦想,而未来究竟如何真实的存在我们却无法预知。

谨就生命体的生物属性特征来看,既往发生的时间,凝结于生命体此时此刻的生物状态中。

比如,对于一个18岁的年轻人,通常在这一年龄段其形态健硕俊美,精神饱满。当然,在其生活中有沉迷于游戏,可能就会出现眼神迷离,精神恍惚的特征,也就是说因其不良的生活习性这一长时间的物质运动,最终凝结于生命体中,以展现出他的存在。来自于农村长时间劳作的60岁老人与来自城市长时间坚持体育锻炼的60岁老人在精神状态方面,会有明显的状态差别。而来自高原长时间的风吹日晒的牧民与生活在平原的同龄人,其时间凝结于二者脸庞上的差异同样的非常大。

时间凝结于生命体情感体验认知的记忆中

对于人生而言,在生命体的成长运动过程中,理论上我们对于一切所经历的东西或是事物,最终会以情感体验方式形成人生记忆。

但是由于生命体记忆功能并非尽善尽美,在人生成长的运动过程中,我们无法对人生经历给与全面记忆。只会有部分的运动特征形成于我们的记忆中,而大部分时间的运动特征,生命体是无从记忆的。

过往发生的物质运动会全部的凝结于生命体中,无论我们是否会形成记忆,生命体都会跟随时间的物质运动会形成“成长­­衰老”的一个全过程。

所有已发生的事物,只要形成记忆,无论以往发生的事情离现在究竟有多么的遥远,都犹如刚刚发生的一样。

人的记忆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记忆特征。

而一旦我们的记忆跟不上时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人生就开始落后于时代了。物质的运动以相同速度发展,生命体跟随这一速度成长、衰老。记忆力的减退,让时间留下的记忆成为断续的篇章。

时间凝结成记忆,但是一个人全部的记忆消失或是不再具有记忆作用,时间对于他个人而言,就没有意义。

时间是生命体通过建造应对自然侵蚀的过程

由于时间的消耗,在建造方面,我们形成了或是储备了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来应对自然的侵蚀。尤其是在情感体验认知上,那些过去予以轻视的言行,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成为现实,岁月的痕迹最终镌刻于我们的言行中。

我们为了应对自然的侵蚀而储备的物质、财富终将因我们在建造中的付出程度而有不同效用。当我们醉心于舒适安逸随性的生活,那真正美好的生活或许根本就不回来。那些为了生活而艰辛的付出,反而成了幸福生活的根基。

过往的时间都毫不损失的还给了我们自己,无论此时此刻的我们是怎样一种状态,我们是否对现在的自己满意还是失望透顶?

人是情感的集合体,过往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是具有一定的惯性,要想让自己对此时的生活状态不再失望,人是应该做出必要的改变。

人生之路是如此的漫长,我们的改变并不需要很大,有时只需要改变一点点,只要长时间的坚持,我们的生命状态或许会有惊人的改观。

美好的生活,终将因为付出而幸福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