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后,及时“靠边站”,不对儿女说这几种话,那是一种精明

 舒山有鹿 2022-03-12

5f50-hwzkfpu2637067.jpg

01

海明威说过:“我们需要花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需要花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说话容易,闭嘴很难。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他们就会不断碰壁,甚至招惹到无数的是非矛盾。

人这一生,理应要越活越沉默,而不能越活越多言。要知道,言多必失,必惹其祸,那是世间的常态。

有人提出过一个疑惑,相比于身体语言,为什么人类更喜欢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有个答案是这么解释的,当人的情绪受到了影响时,那他们就会按奈不住自己的情绪,只会让情绪从自己的嘴巴里面,倾泻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一定的问题时,其实我们都会选择抱怨以及咒骂。慢慢地,说话也就成为了“缓解情绪”的首选方式

对于年轻人来说,说话不加节制,那很正常。因为他们没有吃过亏,所以他们必然要经历吃亏的过程。

而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说话还是节制一点比较好。因为我们早已没有了“试错”的机会。

退休后,就不要再说这些话了,会害了你。

02

退休后,就不要说“倚老卖老”的话了。

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个特点,那就是习惯于“倚老卖老”。

由于我是长辈,所以你必须要听我的,不然就是你不孝顺。像这样的想法,既容易得罪我们的儿孙后代,也容易让我们“众叛亲离”。

众叛亲离,这个词虽然夸张了一点,但却是生活的现实。

小区里面的张大伯,一退休后就跟儿女闹矛盾,甚至还到处说孩子的不好。对此,孩子只采取了一种态度,那就是“远离”张大伯。

如今的张大伯,一个人住在老房子这边,而老伴搬到了女儿家住。慢慢地,他才发现,倚老卖老的行为,特别容易得罪儿女。

从家庭关系的层面上说,虽然我们跟儿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可一切的血脉关系,都无法改变人性。

一旦儿女选择不孝,那所有的血脉关系,都变得不堪一击。

1ee9f0254b294e3a8b2014cd08df3819.jpeg

03

退休后,少跟儿女说“牵扯利益”的话。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

这番话,不仅适用于亲兄弟的关系里面,还适用于父母和儿女的关系当中。

父子之间为了利益而翻脸不认人,那很常见;母女之间为了一点钱财而断绝关系,这些事儿也时常发生。

有人认为,要想维持父母和儿女之间良好的关系,不妨少点牵扯到利益,能够不谈利益,就一定不能谈及利益。

感情和金钱之间,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能找到,那自然是好事。而找不到,我们就只能避免谈及金钱的话题了。

试想,如果你跟儿女说有多少遗产,或者说需要他们出多少钱,那他们会怎么想呢?

前者会觉得,父母有那么多钱,那就跟父母搞好关系。后者会觉得,我连自己都养不活,又何谈养活父母呢?

这,就会让虚情假意出现,也会让亲情冰冷成为现实。

守口如瓶,不谈金钱,那才是晚年的正道。

4468853e581748bfbf0db45adab936d4.jpeg

04

退休后,少说“消极”的话。

有禅师说过,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就好比我们的内心,心若变得积极起来,我们看世界的眼光都是怀有希望的。心若变得消极起来,我们看世界的眼光都是阴暗的。

所谓“心若向阳,无谓悲伤。心若阴沉,如临冰霜”就是这个道理。

人老了,为什么非要选择“积极做人”呢?一句话,做人过分消极,会拉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做人积极点,那我们会活得高兴很多。

人活一世,没必要为了某些琐事而过分纠结。与其在痛苦中度过往后余生,不如在愉悦中欣喜到老。

李叔同说过,悲欣交集。

生活赋予我以悲伤,而我却要用最为淡然且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纵使一生悲苦,我心终将明亮如光。

7c8a023e69a44433a25327359571880c.jpeg 

05

退休后,少说“得罪人”的话。

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你说话好听,懂得体谅别人,知道别人的不易,那别人也会尊重你。反之,你总是喜欢说一些伤人的话,那别人就会远离你。

有这么一个案例。

刘老伯衣食无忧,但他总是认为,儿女一个月不给他5000元,就是他们不够孝顺。因此,他就跟儿女争执了起来,甚至伤了儿女的自尊心。

就连他的大儿子也说,我们这些年轻人本就不容易,为什么老人家就不能多体谅呢?

过了一段时间后,这家庭矛盾,也就出现了。本来和谐的家庭,却被刘老伯完全搅乱了。可以说,老人不懂得体谅儿女,会让儿女寒心。

无论在什么时候,父母都不妨做到“将心比心”。知道儿女的现况,体谅儿女的不易,多说些尊重的话语,切勿蛮横无理,避免得罪家人以及身边人。

这,才是做人该有的,审时度势的,大智慧。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