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也不怕没油用?中国又一尖端设备投入使用,能把二氧化碳变成油

 安喜的空间 2022-03-12
图片
图为中国二氧化碳加氢实验装置
随着中国又一尖端设备投入,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制油装置亮相并投入使用,很显然又一套中国的国之重器诞生了:现在的中国不仅能将二氧化碳当作发电机的动力传输介质、还能将二氧化碳变成燃油和淀粉,或许接下来中国再也不怕没油可用了,哪怕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燃油消耗国家,但在拥有这项黑科技并且大规模应用以后,中国不就再也不怕没油可用了么?二氧化碳制油技术就是通过生物催化或者化学催化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低碳烃类,继而再改质生产汽油、喷气燃料等燃料油。
图片
图为二氧化碳加氢转变过程
为了解决本国的能源供应供给问题,在进行将二氧化碳转变成淀粉的同时,中国也同样在做将二氧化碳重新转变成像是汽油这样的短链碳氢聚合物的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借助于某种特殊的催化剂,中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的混合物转变成符合国V标准的高品质汽油,而且还完全满足执行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倘若这项技术能够被大规模推广,那么,中国可以在不强行推动车辆新能源化的前提下,在2050年或者2060年之前完美达成对自己碳排放的控制要求,但在现在的中国开始将车辆设备电动化的前提下,中国还需不需要这项能够将二氧化碳和氢转变成石油的技术呢?
图片
图为二氧化碳收集和捕获设备
也许,这种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必要的:首先,中国在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已经建立起完全属于自己的能源基地,借助当地的大量绿色能源,中国已经开始尝试在这些能源基地生产氢气、氨气以及其他各样可以作为能源储存和运输的介质,既然现在中国已经开始在这些能源基地大量生产其他种类的能源物质,那多个汽油,对于中国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其次,车辆的电动化,也同样让中国付出了大量消耗锂,以及锂矿产价格正在急速上升的代价,在锂回收技术尚不成熟的前提下,急速上升的锂价将会对中国的电池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未来中国如果不能在钠电池或者钾电池的研发上取得突破,将锂材料从原本的电池主要成分转变成特殊添加剂,那么,日渐高昂的电池价格将会迫使中国必须将车辆动力来源的注意力重新转回热机上,而二氧化碳加氢转变技术,或者将会是让原本的车辆热机动力架构再次成为人类环保关注焦点的最好机会。
图片
图为大气层二氧化碳收集和捕获设备
而最后一点,则是二氧化碳加氢转变技术,将如同煤变油技术那样,让中国摆脱被他国在石油供应上卡脖子的威胁;现在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石油数量,已经达到每年四亿吨的程度,并且还将会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哪怕现在中国有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能为中国提供石油和天然气的盟友,也依旧无法满足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倘若某一天中国与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的海上联系被切断,而中国又不能借助本国石油管道从包括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获取足够的石油,那么,多出来的空缺就只能由煤变油体系和二氧化碳加氢供应体系来补上。
因此,发展二氧化碳加氢转变石油技术,对于中国而言,是未雨绸缪,而并非无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