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家26年,兵团参谋长回乡探亲,九旬老父问:长官你找谁

 qweasdzxcrty 2022-03-13

位于五华县西北部的岐岭镇,又名丞相岭。

这座始建于北宋熙宁四年的小镇,在民国十八年时,曾作为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

1950年10月的一天,在岐岭镇的一户普通农家门前,出现了一位身穿戎装的中年男人。

男人驻足在农户家门前许久,几次抬起手,准备推开虚掩着的大门,几次又放了下来。

“吱”的一声,大门从里面被人打开了,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拄着拐杖,出现在门口。

“长官啊,你找谁啊?”老人眯着眼,微微抬头,满脸疑惑地望着眼前泪流满面的陌生人。

“爸,是我啊,您不认得了吗?我,老十啊”男人放下手里的旅行袋,激动地握住老人的手,豆大的男儿泪滚落出来。

“老十?你说你是老十?”老人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的男人,来自岁月的记忆瞬间奔流而出。

文章图片1

大山里走出去的将领

1910年10月15日,一名男婴降生在广东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的一户普通农户家中,作为家里的第十个孩子,他的到来并没有给贫穷的家庭带来任何的喜悦,相反更加重了家庭的负担,三岁那年,父亲迫于无奈,只能将他送人。

在养父母的身边,男孩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的关爱,吃不饱穿不暖,过早的体会人生艰辛的他,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过上好日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1924年,国民革命军路过小镇,男孩偷偷从养父母家里跑出来,报名参了军,那一年他14岁,名字叫曾国华。

而谁也想不到,这个小小少年,在离家26年后,再度还乡,会成为一个万人瞩目的大英雄。

文章图片2

坎坷的从军路

曾国华的从军之路并不如他之前想象的那般,为了解放全中国贫苦老百姓而战,而是陷入了混战之中。

1925年,曾国华所在的部队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整合,次年便开始了北伐。

部队打到山东之后,曾国华所在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改为独立第四旅。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曾国华被编入国民党第五十二师,1931年8月,五十二师遇到红军的队伍,被团灭,曾国华被红军收编。

文章图片3

这一年,曾国华的从军之路才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曙光。

1932年2月,红军攻打赣州,曾国华所在的红十一师联合红四军在南康新区与粤军独立第一旅展开了一场恶战。

赣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东、西、北三面临水,城墙厚实,易守难攻。

作为协助赣州主力攻城的南康新区战场,肩负的任务巨大,当时,国民党派驻在赣州附近的兵力达到了一万余人,在危急关头,还增派了国民党粤军和中央军的增援。

文章图片4

面对敌军强大的武力对抗,红军此役打得十分艰辛,数次强攻不下,部队伤亡惨重,在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之下,曾国华和战友仍然带伤坚持战斗,不惜与敌军展开肉搏,直到最后战争结束。

如此顽强的作战精神深深感染了曾国华,他意识到这一刻,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人。

鉴于南康一战,曾国华的优异表现,支部委员黄龙明同志正式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文章图片5

特殊作战任务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局势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打通抗日路线,稳定和扩大苏区,会议决定发起“红军东征”。

1936年2月17日,毛主席正式签发了东征宣言。

文章图片6

为了保证红五团顺利突破黄河天险,团长张振山从团里挑选了24名优秀干部和战士,组成了一支渡河突击队。

已经升任为红五团第二营六连连长的曾国华,接受了来自师长刘亚楼的一项特殊任务,担任红军东征突击队的队长。

2月19日,突击队的成员全部乔装打扮成陕北农民的样子,跟随团长张振山来到河边观察地形。

恰巧师长刘亚楼和军团长林彪等人正在河边的小土屋里,用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情况。

文章图片7

“曾连长,你们也来了,过来,我给你介绍一下。”刘亚楼一眼就发现了站在突击队里的曾国华。

“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多大首长,曾国华来不及作反应,就被刘亚楼叫了过去。

“团长,这是负责这次任务的突击队队长,曾国华同志。”刘亚楼指着曾国华给林彪介绍道。

“来得好,都进来吧。”林彪放下望远镜,挥手示意大家都进屋,他拉着曾国华走到靠窗的位置,将望远镜递给了曾国华,说道:

“这次你们渡河最先要攻下的就是对面国民党军队的碉堡,一共有三个,据前线情报分析,山腰那个碉堡是国民党军队的接合部,兵力在三个碉堡中最弱,而且碉堡附近的河滩较平坦,船比较容易靠岸。”

文章图片8

拿着望远镜观察的曾国华点了点头,林彪接着说,“攻下那里以后,你们接下来的任务是打掉另外两个,争取为主力部队安全渡河,扫清障碍。”

“虽然是第一个拿下最弱的碉堡,但这次任务也是块比较难啃的硬骨头啊,”师长刘亚楼拍了拍曾国华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们小分队的同志们要有思想准备啊,敌人也不是吃素的,河面看上去平静,但是没有任何掩体,很容易被对面的敌人发现,一旦被发现了,你们也要做好硬攻的准备,要不惜一切代价,荡平对面的滩头,后面的主力部队能否顺利渡河就看你们啦。

文章图片9

“请首长放心,突击队就算只剩最后一名队员,也会保证完成任务。”

此时,窗外的夜色正浓,看似平静的河面上,一场生与死的搏击即将拉开帷幕。

2月20日的晚餐异常丰盛,席间,刘亚楼师长代表军团领导,亲自给每一位突击队员敬酒,再三嘱托大家注意安全,争取将伤亡减小到最低。

夜幕终于降临了,曾国华组织队员集合,在出发前最后一刻,他站在队伍前面,坚毅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的脸,郑重其事地说道:

“大家都是从红五团里挑选出来的尖子,这次的任务意义非凡,相信同志们心里都清楚,主力部队能否顺利渡河,全看我们今晚这一战了。”

他指了指身旁的龙书金,接着说道:“如果,我发生不测,龙书金同志就是我们的代理人。”

文章图片10

语毕,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一挥手,领着乔装成农民的队员向渡口的方向进发。

快到渡口时,河边出现了几个晃动的人影,原来是赶来送行的聂荣臻和林彪,两位首长最后检查了队员的武器装备之后,又对两条渡船反复检查,为了确保行动的成功,林彪又和曾国华对了一遍作战计划。

晚上八点,两只载着突击队员的渡船趁着夜色,迎着风浪向对岸驶去。曾国华带领着一部分队员坐在第一支渡船上,龙书金带着剩下的队员乘坐第二支渡船,紧随其后。

河面上一片寂静,除了波涛不停拍打渡船的声音之外,队员们紧张的呼吸声也显得格外急促,曾国华死死地盯着对面碉堡里那道昏黄的灯光。

文章图片11

二十米、十米、五米、三米,眼看着渡船即将靠岸,突然,一声刺耳的枪声划破了夜空的寂静,曾国华身边的信号员应声倒地。

顷刻间,子弹像密集的雨点,从四面八方向渡船袭来,显然,突击队的行动暴露了,曾国华一面帮助受了伤的水手快速划船,一面大声对着身后的队员喊话:“同志们,大家别慌,只要能上岸,就有希望。”

时间就是生命,此刻的队员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冲上岸,杀敌人个片甲不留。

文章图片12

几分钟后,突击队成功登陆敌军战区,借着漆黑的夜色,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巧妙地避开敌人的狙击,冲进第一个碉堡,一举拿下敌军的第一个火力点,紧接着,兵分两路,分别拿下剩下的两个碉堡。

此时,碉堡后方突然枪声大作,是对方的援军到了,曾国华火速命令队员分别占据三个碉堡上的火力点,直接将前来增援的一个连的兵力歼灭了。

至此,阎锡山口中所谓的“固若金汤”的黄河天险就这样被曾国华带领的24人突击队成功撕开了口子。

文章图片13

越战越勇

1937年8月21日,曾国华参加了抗日誓师大会,此时的曾国华已经领导红五团二营参加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斗。

9月24日晚,曾国华带领红五团二营冒雨行军,于次日清早赶到作战阵地,他们营此次的任务是截击日军先头部队,协助红六团围歼进入伏击地区的敌军,占领老爷庙西南至关沟以北高地。

25日早上8时,日军的先头部队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3000余人和一些车辆武器,进入了第二营的阵地范围。

文章图片14

埋伏在沟谷高地的曾国华接到作战命令,一声令下“开打”。

顿时,整个沟谷被二营的密集炮火围了个密不透风,日军队伍最前面的一辆军车被炮火击中,瞬间燃起了熊熊大火,紧随其后的车辆和马车等都被堵在了谷口的位置动弹不得。

乱作一团的日军慌乱的从军车里探出头来,准备向两侧开枪还击,还没打几枪,就被不远处飞来的子弹击毙。

此时,二营的战士已经在曾国华的带领下从掩体里冲了出来,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近距离搏杀。

文章图片15

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二营的战士已经占领了辛庄东侧的公路,成功切断了日军的后援。

随后,曾国华带领两个连的兵力火速支援老爷庙的西南侧,多次击退了日军的反扑,成功占领制高点,全歼了日军。

经此一役,曾国华带领的红五团二营荣获了“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光荣称号。

1945年,日军宣布投降,次年,曾国华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第七旅旅长。

1946年2月,曾国华率部队从辽中出发,进入了更为艰苦的解放战争的战场。

同年,曾国华带领第七旅在协助第四纵队攻打沙岭子时,遇到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战役。

文章图片16

这次战役,他们面对的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新六军,曾经是远征军出生的新六军,无论在作战能力还是武器装备上都要优于国民党其他军队,尽管此次战役经过三天一昼,共歼灭了国民党军队700多人,但却是我军牺牲了多于对方两倍的军力换来的结果。

战争结束后,第七旅撤军到刘二堡一带休整,根据辽东军区提出的“研究敌人、对付敌人、消灭敌人”的口号,曾国华针对沙岭子一战作出了深刻的总结。

文章图片17

“沙岭子一战是我们旅进入东北途中的首战,遇到的对手也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新六军,尽管大家打得可歌可泣、顽强不屈,没有给联军丢脸,但是,实话实说,这一战,我们打得不漂亮。

损失惨重,很多同志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次用血泪换来的教训,我们要牢记,仗要打,阵地要夺,但是伤亡也要控制,我们不能白白流血流泪。

新六军虽然曾经是远征军,见过大场面,有美国提供的最好的武器,看不起我们这帮“土包子”,可我们的同志也不是吃素长大的,我们也是经历过数百场战斗,浴血奋战、枪林弹雨里一路走过来的老战士。

他们见过世面,有先进的武器,但是我们有不怕死的勇气和决心,这是我们最精锐的武器。

所以,不要怕,任何的问题和苦难在我们战士面前都不是困难,我们有战胜一切的勇气。

今后,我们第七旅的死对头就是他新六军了,我们要和他们死磕到底,今天牺牲的战友性命,我们要在以后的战斗中,找敌人夺回来。

文章图片18

同年4月,曾国华率领第七旅与新六军的第二十五师在石灰厂、三人沟、大甸子地区,再次激战了一昼夜,成功歼灭敌军700多人,与此同时,第八旅也将第十四师歼灭在桦甸子,取得了本溪保卫战的初步胜利。

4月7日,国民党军队向本溪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联军派出第七旅和第九旅,迂回包抄敌军,一举将其击溃。

此次本溪保卫战共激战了八个昼夜,歼灭了国民党部队4000余人,是解放东北地区的战役中一次极具影响力的战斗。

文章图片19

从地面飞向天空

1951年,曾国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三军军长。

两年之后,他奉命组织了空三军进入朝鲜参加战役,他们从吉林四平出发,一路跋涉来到了朝鲜的西海岸。

负责西海岸的副司令员梁兴初与曾国华在平型关大捷中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深知曾国华实力的梁兴初对上级的安排十分满意,他拍着老战友的肩膀感慨道:“你来了就好啊,这下咱两又可以并肩作战了,这次在西海岸我们不但要打赢,还要打得漂亮。”

文章图片20

此次入朝参战,曾国华深知意义重大,不能有半点马虎,不然丢的是中国人的脸。

他一到任,立刻制定了严明的军队纪律,在动员大会上,他说道:

“我们空三军是代表着中国过来参战的,现在在朝鲜战场,穿空军军装的部队不多,所以,作为代表中国空军的一面旗,我们必须要做到,不给中国军队抹黑,也决不能让陆军为难,我们的任务是协助他们作战,所以,一切行动要听指挥,我宣布四条规定:

第一、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不能擅自离岗,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第二、不作战的时间,加紧训练;

第三、所有人必须遵守防空纪律,不得去洞外吸烟;

第四、尊重陆军安排,搞好协调工作。”

文章图片21

在朝鲜作战期间,曾国华和全体指挥所成员,严守制度,连续七个月,24小时待命,没有离开过掩藏在废弃矿井里的指挥所大礼堂一步,直到朝鲜签署了停战协定。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曾国华被分管飞行训练和工程机务工作,深知自己业务力量薄弱的曾国华像小学生一样,重新拿起本子和笔,向飞行和机务人员请教。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亲自参加飞行训练,不错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虚心听取师、团指挥员的讲解。

他向整个训练部门的战士表态,要在半年时间,成为一名合格的空军指挥干部。

文章图片22

1960年春,我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逃亡台湾的蒋介石趁机派出飞机屡次在边界疯狂试探。

在曾国华的指挥下,辽东半岛大孤山至城子疃一线都被安排了高炮、雷达、探照灯,密切监视台方行动,一旦发现越线,立刻击落。

1960年11月6日晚,一架国民党P- 2V低空侦察机刚飞入我辽东半岛的领空,就被事先设置好的高炮击中坠海。

解放后,曾国华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再次见到生父时,老人家已经不认得突然出现在眼前,满身英气的儿子。

文章图片23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将领,农民出生的曾国华将人生的大半时光都留在了为祖国浴血奋战的事业里。

1978年1月3日,曾国华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2020年,曾国华的故居,作为五华县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基地,经五华县委、县政府的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展览。

文章图片24

参考文献:

《曾国华: 一生坎坷而 充满传奇色彩的战将》王连成 中国知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