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聘请扫地阿姨为高校 教师,是一次创新还是对“劳动”的误解?

 虹野小书馆 2022-03-13

聘请扫地阿姨为高校 教师,是一次创新还是对“劳动”的误解?

看到湖南吉利职业学院聘请一65岁扫地阿姨为劳动教育课老师,本人并没有像一些网友那样去质疑学校聘用的程序,毕竟学校在用人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毕竟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高校用人来说程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聘者能够人尽其才。

抱着对这位65岁环卫工人扫地阿姨的好奇,仔细阅读了新闻内容,该校聘请环卫工人做大学老师的初衷是不是对“劳动”有什么误解呢?

我们可以看到该职院聘请扫地阿姨做劳动教育课老师的初衷是因为学生不爱劳动,进入企业后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才“引进”扫地阿姨通过“扫地”和“种地”来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

我想做这个决定的一定不是专业的“老师”,至少专业的老师不会把“劳动”的外延缩小到“扫地”和“种地”上。职业技术学院,这么多职业,哪一种不是“劳动”?做菜、修车、送外卖哪一种“劳动”不需要吃苦耐劳?

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所开设的课程和市场密切联系是其优势,“种地”这个职业似乎并不需要这么多劳动者了,把“种地”、“扫地”当作教育内容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相差甚远。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种地”和“扫地”让学生体验到什么是“吃苦耐劳”,本人好奇的是难道该校其他职业课程就不需要“吃苦耐劳”吗?难道不能通过其他市场需要的专业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吗?为何偏偏选择了市场中最不需要的“扫地”和“种地”呢?

如果说学生不喜欢该校所开设的课程中的“劳动”,这充分说明了这份“劳动”中让人吃苦受累的部分有许多提升的空间,这提升的空间难道不是职业院校所要努力的方向吗?职业院校为何不通过课程的改进让学生的“劳动”更加的有趣、省力且充满想象力呢?

职业院校本来应该代表市场中先进的生产力,没有想到的是在实际教育中却偏偏选择了和市场距离最遥远的“扫地”和“种地”?这种故意用最落后的劳动让学生“吃苦耐劳”的课程设置理念又如何推动职业中的生产力发展呢?

每一种劳动,只要喜欢就没有所谓的吃苦,就怕的是不去改进劳动方式一味地强调吃苦,这样即便培养出来能“吃苦”的学生,恐怕也无法培养当今社会最需要能够改进劳动效率的工匠精神。

当然本人尊重该职业学院的用人权,也对这位65岁的扫地阿姨得到学校认可而感到敬佩,但是也不得不说,该校似乎对“劳动”有些误解,对其“吃苦耐劳”对培养方式也有些许质疑,更为该校课程设置有些许担忧,毕竟职业教育不是“想当然”就可以办好的。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