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欧洲中部成立了一个叫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当时这个国家的人口只有约1500万,面积只有12.7万平方公里,是欧洲东部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捷克斯洛伐克诞生于1918年,1993年解体,前后只存在了75年。 捷克斯洛伐克的制造业历史悠久,非常发达,是举世闻名的工业制造国,综合国力在欧洲位于中上游。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为两个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相信很多人对这两个国家都不会陌生,两国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名气。 ![]() 从历史上来看,西欧手工业起步较早,城市经济繁荣。而东欧统治者将重心放在农业生产上,手工业不太发达,人民的观念相对落后。具体来说,捷克人受德意志民族影响,思想较为开放,创新意识强,城市经济发达。而斯洛伐克人受匈牙利文化影响更大,思想较为保守,经济相对落后。 在奥地利境内的捷克整体实力雄厚,成为帝国的工业中心和经济支柱,向帝国提供了75%以上的工业产品。在匈牙利帝国的斯洛伐克则非常落后,居民文化水平低。 ![]() 在面对共同的敌人的压迫的时候,他们团结到了一起,但当共同的敌人消失后,他们没有了外部压力,各种矛盾就显现出来。 20世纪7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是东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体制原因,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觉得自己是被压迫者。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后,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帝国中的匈牙利人从斯洛伐克全部撤走。如此一来,大批的公共职位空缺,如法官、教师和行政人员等等。 斯洛伐克人不是不想从事以上工作,而是他们整体文化水平低,大多数人根本不能胜任这些工作。在此情况下,文化水平高的捷克人只好来到斯洛伐克,在有关岗位上工作。 ![]() 起初,斯洛伐克人还没有感觉到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周围都是捷克人,他们处处受到捷克人的管束。于是,斯洛伐克人对捷克人的不满日益增加。 当时,东欧国家存在严重的政治腐败,这让斯洛伐克人对捷克人的敌对情绪增加,觉得他们是殖民者,自己是被压迫者。而捷克人也感到非常憋屈,因为虽然公务员大部分是捷克人,但掌握决策权的国家高层大多是斯洛伐克人,他们经常独断专行,出台违反捷克意愿的政治、经济政策,让捷克人感到非常不满。 ![]() 捷克经济繁荣,工业发达,于是,政府强行将政策向斯洛伐克倾斜,大力向斯洛伐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让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捷克。换言之,无论捷克人怎么努力工作,生活都不如斯洛伐克人。叫人啼笑皆非的是,斯洛伐克人对联邦政府也是一肚子气,他们认为政府在自己家大力发展钢铁、石化等高污染的重工业,污染了自己的家园。 总而言之,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选择了“分手”,但两国依旧是友好邻邦。无论是捷克还是斯洛伐克的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就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和卸任前最后访问的国家往往都是对方。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