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经》导读(十五)——第十四章解析

 叶落无痕73 2022-03-13

广扬名章第十四

(扬名显亲为孝)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释】

(1)行:指孝、悌、善于理家三种优良的品行。内:家内。

(2)立:树立。这里指名声长远地流传。

【译文参考】

孔子说:“君子奉事父母能尽孝道,因此能够将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奉事君王的忠心;奉事兄长知道服从,因此能够将对兄长的服从,移作奉事官长的顺从;管理家政有条有理,因此能够把理家的经验移于做官,用于办理公务。所以,在家中养成了美好的品行道德,在外也必然会有美好的名声,美好的名声将流传百世。”

【故事天地】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小就特别孝顺,她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专门派人去寻找他的母亲,并且接了回来。她的母亲有病,经久难愈,他就亲自给母亲喂药,尽心服侍。岳飞的母亲去世,他三天不吃不喝,丧尽其礼。

岳飞家中没有婢女伺候,吴玠一向敬仰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成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能是臣子贪图享乐之时?”岳飞没有接受,将美女送回。吴阶就更加的敬仰飞了。

岳飞嗜酒,皇帝告诫他,于是从此不再饮酒。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皇帝曾经想要给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他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刘备逝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撑起了整个蜀国的脊梁。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于蜀汉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十二、三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少年时期就有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他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一生严以律己,严谨细致、求真务实,顾全大局、光明磊落,廉洁奉公,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和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既是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党和国家各项重大决策创造性地付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为党的每一项重大胜利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文化大革命”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下,周恩来同志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运转,全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

他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规模科技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

钱伟长—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5月,钱伟长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至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作为“三钱”之一的学界巨星,钱伟长提出的“浅壳大扰度方程”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钱伟长方程”;在圆薄板大扰度问题上,他提出的以中心扰度为小参数的摄动法,在国际上称为“钱伟长法”。在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

这些科研成果是后人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他用赤子般的爱国情怀,实现了科学救国的伟大抱负。据钱老回忆,他这一生学过十几个专业,科研生涯涉足几十个行业。钱伟长有句名言: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1931年,当他以中文、历史两个满分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历史系的时候,日军侵占东三省的炮声,让他作出弃文从理的抉择,改学了物理,并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在试读一年的时间里,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补上了原先总共只考了25分的数理化课程,因为他要学造飞机大炮,抗日救国。

1946年,他在美国和导师“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合作发表论文《变扭率的扭转》后,以探亲的名义悄然回国,并出现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承担了工学院全部班级的力学课,因为祖国需要他回来建设新中国,因为学校当时缺少力学教师。而此前在国外,他搞过雷达、火箭、航空工程,并非专搞“力学”。

1955年前后,他参加制定新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在激烈的争论中,他和钱学森、钱三强一起,顶着压力,极力主张列入原子弹、宇航、计算机和自动化等4个项目,而没有提自己的专业,因为诞生不久的新中国需要它们来扬眉吐气。

浩劫当年,中苏边境发生珍宝岛事件,由于没有高能电池,我国的坦克只能走走停停。“靠边站”的他就研究起了电池,一搞就是6年,做出的电池不仅体积小,而且能量高出8倍多,大受工厂、部队和地质勘测部门的欢迎。

拨乱反正以后,年已60岁的他,又迷上了计算机,可不是赶时髦,只因为一个最简单的理由:“国家需要我干,我就学”。

多舛的命运,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再坎坷的磨难,也消蚀不了他的那颗赤子之心。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科学,献给了祖国的强盛与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