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跑步测试”验证最大心率等数据

 老威小屋 2022-03-13

“用尽可能安全与合理的手法,了解自己的身体。 

最大心率这个数值,几乎是每一个跑者心中的结。一方面很多设置需要用到它,另一方面,获取它又很冒险,需要把自己弄到几乎榨干的地步,才可能符合'最大’的标准。所以,几乎所有评测机构,或者数据分析平台,都会提示'必须要有他人在场’才好做这类测试。

之前,我一直用乳酸阈值法。因为它不是取得“最大值”(5区上限),而是取得5区下限值,所以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逻辑很简单:通过训练,能够把乳酸阈值尽量往最大心率值推进。训练有素的人,这个比例可以到达最大心率的90%附近。体能差的,则应该比90%这个数值低。

所以,如果能够取得乳酸阈值的读数,用它除以90%,大致是个比较保守的最大心率值。如果除以85%,则得到的最大心率值就更高一些(被除数不变,分母变小,余值变大)。

这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方法。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近日,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过去一段时间,用的丹吉尔斯博士心率分区法,这个分区法以储备心率的59%为起点,比一般采用的50%为起点,差不多少一个区(10%),所以,它的Easy区(1区)相当于其他分法的2区。它的Marathon区(2区,储备心率的84%为上限),在常用的分区法里,已经插入4区了——所以这个分区法要求比较高,后来我就不采用了。

有朋友看到160这个数值,在本体系下还在2区,觉得我的最大心率值非常高。其实不算高,要是在常规的分区法下,已经接近4区上限了。

正好手头的跑表具备“跑步表现测试”(Running Performance Test),决定用这个工具做一个测试,再来与乳酸阈值分区法做个对比,看究竟过去自己推定的最大心率,是否合理。

有兴趣科学跑步的朋友可以看看。对运动科学不感兴趣的朋友请到此关闭。

一、真实的测试

1、测试工具如下:

Polar H10心率带,Grit X,Saucony Kinvara(特地穿的轻量竞速鞋),Garmin Fenix 5X(同时佩戴它的理由,后文在说)。

2、测试步骤和逻辑(厂家给出的):

手表会给出一个标杆配速,测试者尽量保持不低于标杆速度,如果低于标杆速度且持续追踪不上,系统会自动停止,结束测试。也可以自己在还有余力的时候,主动停止。

测试过程:

1、慢跑10分钟热身(之前在家也热身)。慢跑10分钟,正好可以到比较开阔的地段,免受附近玻璃外墙大楼的影响,毕竟速度是主要指标。

2、热身后掐表。随后稍稍拉伸,正式打开测试流程,内置还有一个10分钟热身,也将它跑完。

3、由于10分钟热身过程中的配速,已经高于预先设定的标杆启动配速(我设定了从620开始),没想到预热时就快过它不少。所以,有10分钟时间,基本上是标杆在测试者实际跑的配速之后(我尽量保持匀速,等标杆追上来,标杆提升的节奏比较快)。

如果是标杆快于实际,时间一长,系统就自己关闭测试了。

在标杆追上来离实际速度差20秒配速的时候,我也保持提速。越到后面,标杆维持均匀地提速,测试者提速则越来越困难(肯定如此,要不然测试就没有意义了)。等到标杆速度与测试速度齐平时,由于标杆的提速比较快,所以要保持与其同步,就更困难了。

这时候虽然很困难,但速度还是可以顽强地提高。但已经追不上标杆了。

这个时候——(1)标杆配速超前,已经很难赶上了;(2)虽然赶不上标杆,但测试者的配速还能顽强提高,没有退落(决定停步前两三秒钟毫无疑问会因为做掐表的动作而速度慢下来);(3)系统还没有自动判断测试者“追不上”而停止测试,可能是测试者和标杆的“比赛”还没有完全分出胜负——我主动停止了测试。

测试用了20分钟。

这个时候,系统询问是最大值测试还是次最大值测试,我选择了后者。

理由是,尚没有到达最大的力竭的阶段,但已经非常接近了。

1、主动结束时,速度还没有回落,不仅能够维持,甚至还有“加把劲能快1-2秒”的状态,如果“力竭”,肯定会出现速度回落。

2、在测试结束后,我紧接着又跑了一个1小时的中等强度跑,这是测试没有力竭的最有力的证据。下表是热身,测试,测试后中强度跑1小时的时间记录。从中可以看出,测试一结束,几乎马上就开始1小时跑了。

而从实际测试中,得出来的数据如下:

二、与无氧阈值推算的最大心率做对比

以上的测试,可以从中提取这样几个有意义的数据:

1、未力竭,但很接近。未力竭的依据,一是测试中速度还能维持和顽强提升,二是紧接着进行1小时中强度跑。测试的强度大致在90-95%之间。本次测试最大值为173。

2、本次测试强度下的有氧能力(最大摄氧量)55。与平时跑速度时系统给出的Running Index比较接近,低于有氧跑后的评估值。是正常的。

3、最大有氧速度3:47。也就是“跑崩之前”可以维持的最大速度。再也没法快上去了。

以本次测试为依据,以接近最大强度的90-95%来推算,本次测验的最大心率173,折算成最大值,相当于182-192之间。

我们再来看按照无氧阈值来测算的最大心率。

从去年4月份开始,我的无氧阈值的数值从160到167都出现过。

167的时候,是去年的6月份,状态十分好,估计真的是“最大程度地推高了自己的无氧阈值”——假设到达了一般认为“训练有素”的水平,即最大心率的90%吧。

这图看属性,是2021年6月12日的截图。

用167除以90%,得到185。

最近的一次得到乳酸阈值(无氧阈值),是本周二,164。冬天以来,好像164附近比较多出现。

现在状态比去年5-6月份的状态略逊(春天到了,春夏两季,状态都会会提升,快到了)。假设“无氧阈值略低于90%”,用164来推算,得到最大心率,也在185附近。

无论是用Garmin无氧阈值法的推算,和用Polar跑步测试功能的测算,最大心率都落在185附近。我相信这个值是比较靠谱的。

如果有跑友在场,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愿意试试最大值测试,没有人陪伴的话,多用几次“次最大值”测试法。

三、为什么同时佩戴的Garmin这次没有得到无氧阈值

理由很简单。

在Polar上,我把内容切成了三段,分别是:热身期,测试期,测试结束后1小时中强度课表。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还有适当的拉伸时间。

而Garmin我一直开着,即使停下来在原地,切换课表,甚至课表之间做拉伸,我都没有停表,这样会使得整个一条记录的速度非常不均匀,而且平均配速也会拖得非常低(我不在乎速度)。因此,这样三个课表,独立起来都是有意义的,但把他们连接起来,作为一堂训练课来看的话,匀速不像匀速,有氧不像有氧,间歇不像间歇,因此,虽然本次最大心率也超过了Garmin上一条无氧阈值的心率,但也没有记录新的无氧阈值。

顺便说一下,并不是运动中速度达到或者超过某个值,就一定要被记录成无氧阈值。因为判断为无氧阈值,除了心率数本身,还有呼吸,速度……其他诸多数据综合起来进行判断。

之所以在这个地方要多说一句,因为以前有朋友问到,ta的单次训练期间的心率达到什么什么程度,但是从来没有测得无氧阈值这个记录。

我想,要么是运动呈现的形式,并没有让运动达到了记录无氧阈值的强度,又或者设备本身不支持。

以上述20分钟测试为例,看上去以“接近拼老命”的程度,但因为时间短,整体强度还是很小的,而心肺刺激,更是微弱。

四、对两个方法论的小结

1、最大心率值虽然在很多地方要用到。但是要获取令自己信服的这个数值,却比较难。最准确的是实验室数据,可是我们怎么可能为了这个专门进一趟实验室呢?

2、取得它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在“力竭”状态下才能呈现。而取得无氧阈值相当于比它低一个心率区间(即5区下限),强度小了一个区间,要得到就容易得多了,也安全得多。所以,如果用Garmin设备且兼容该功能的话,我非常主张用获取无氧阈值的方法,来准确地划分自己的心率区间。

3、就无氧阈值法而言,因为它界定的,是5区下限,因此5区上限(即最大心率这个值)本身,变得不重要了。

4、对于训练有素的人来说,最大心率实际值,比220-年龄这个公式,会差得比较大。

5、用Garmin的无氧阈值法,和用丹尼尔斯博士的心率分区法,在低区,差不多正好差一个区,高区则不然,博士的分法,高区比较窄。

我用真实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这是我在Garmin无氧阈值法的分区,其中160已经在4区了。(各门槛的百分比是Garmin系统自动给出的。)

而在丹尼尔斯博士的分法中,还在2区。(各区门槛也是根据系统自己给出的。)

请注意,根据这个分区法,安静心率应该是站立时的安静心率,而不是清晨躺着的安静心率,两者差基本上10-15的样子。

五、一点小小忠告

老威喜欢研究数据,但绝对不以数据控自居。因为我对于数据历来持这样的观点:

如果数据不能被用来分析,被用来指导我们更科学地运动,那这样的数据没有任何价值。

1、长期进行高心率区的持续运动,导致运动损伤。

也许有人会以短跑选手为例来做反证。我劝你就省省吧。我见过短跑运动员训练:他们在100米,200米的训练中,固然全是冲刺状态,心率开到高区。但是他们的持续时间很短,只有10几到几十秒,随后有很长的间歇时间,足够他缓解冲刺时造成的疲劳。而我说的长时间在高心率区的运动,指的在高心率区长时间的持续,中间连个转换的机会都没有。

偶尔为之没有什么,但长期呢?

具体危害可以搜索网络公开资料。

2、不正确的设置,导致训练课收不到预期效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经常说,“今天跑E60”。这个E60指的什么呢?

用EMTAI这样标法,好像是丹尼尔斯博士训练法通常采用的叫法。而该系统的E区(即第1区),在我们通常的设置中,却是2区,甚至可能进入到了3区。如果机械地理解E区就是1区,那就是长期在“强度过小”的要求下进行训练,收不到效果。

3、无法判断自己一周下来,主要在什么区间运动,进而无法合理地判断自己的训练收益。

很多平台都会给出每周训练时间在各心率分区的分布。它们是衡量自己一周训练强度的很好的工具。

如果心率区间设置不好,所得到的统计结果,只能乱七八糟解读了。

打仗强调的是“知己知彼”,就运动而言,这个“彼”,就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如把体能从不够好,练成好,甚至更加好),以及解决这个问题时,所依仗的工具,认知,方法论。了解这个“彼”,反过来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地了解“己”,这样做事,才会事半功倍。

科学训练,永远是健康路上的第一道关。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