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景力|260-内心挣扎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22-03-13

周四晚上,峰哥在群里发了一段话。

交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自己交易的同时,带大家,陪伴大家面对市场,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如果大家在市场中觉得挫败,难于接受,我很理解。

困难时期,我有信心,但是很多时候也会有无奈,我们经历的,是无数周期中的一轮,挺过去,就是挺过去的体验。

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小组,或者实践起来对交易没有信心,我会理解大家的任何选择。

最后,感谢一路同行。

我感觉背后肯定有事情发生,果然是一位优秀的小伙伴退出了小组。看到这位小伙伴退出,我心里也是很难受,真的非常稳重和优秀。

看到他的退出理由,我反观自己是不是也走在“退出”的路上:1、我用读书和写作逃避交易;2、我用工作繁忙逃避交易;3、我用情绪调整逃避交易;4、我用家庭陪伴逃避交易。以上每一条,最终会成为一条理由:“时间和精力无法投入到交易中”。

但在退出之前,用“正在整理交易策略”作为最近没进行交易的理由再恰当不过了,毕竟这理由我已经用了2个月了。我想,不管是交易还是其他事情,走在放弃路上的人的行为肯定出奇一致,就像股票见顶的信号也是大同小异一样,因为人性和心理差不多。

这里是一段漫长的内心挣扎:有很多不甘心,毕竟过去投入许多许多;但又很想放弃,按照自己的交易历史来预测,未来大概率继续亏损。人的内心最痛苦的时候是希望和失望并存的时候,失望的负能量慢慢地拖垮希望。这个过程非常的痛苦,躲避痛苦的方式就是转移注意力,于是花了很多精力工作、参与家庭活动、参与社交、坚持读书和写作,我越为转移注意力投入时间和精力,放在交易中的时间就越少,可以看到的结果是:两个月过去了,交易策略还没成型,昨天在做回测的时候,结果不如预期更是一剂重拳打击。

我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转移注意力上,交易上做的事就越少,产出就越低。这时候,“时间和精力不太能投入到交易中”的结果就出来了,这结果一出来,退出的理由就很充分了,这时候,去思考“我还要不要走交易这条路”的答案就很明显了。(当然,这是我的情况,那位小伙伴和我可能不同,生活中有许多不可抗拒的事,战略性地离开赛道再回来是正确的做法。)

我的思绪回到去年实盘小组建立,大家都会非常地虐自己。那时候,交易书籍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而我们却能一边读着交易的书,一边读书保险学,一边做着交易,丝毫没有觉得自己时间和精力不足了,但压力确实很大,越累积越大,最终让我怀疑这份努力是否不值得。

峰哥在《构建复盘的交易习惯》中有句话很好:“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衡量一个交易员的标准,不是看这位交易员在盈利的时候,而是看TA在面对亏损时候的勇气和坚韧。” 其实我也没亏多少,但内心却充满了倦怠,明显是韧性不够,稍微有点压力就气馁了,就踌躇不前了。

我看到自己此刻就在低谷,步履蹒跚,已经不想挣扎,连最近的写作都有点敷衍了事。但写完这篇分析,我就不能用“时间和精力不足”来作为放弃交易的理由了,虽然我当前对交易还是没什么信心,但我现在觉得继续往下做可以没有信心,只要不断地打破放弃的理由就好了。

我想这一年多时间里,峰哥无偿地奉献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带我们读书、看盘、辅导以及心理安慰,而我们丝毫没有成绩,没有一个成功案例,但他却依然坚持激情四射地陪伴我们面对市场,是对我们有强烈的信心才如此的吗?不是的,他是对我们无期待。峰哥只是尽其人事,然后听天命,做好该做的事情,然后静待花开。

这是我该学习的态度,我要从低谷中爬起来:放弃逃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交易中来。按照自己《追求可能性》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做好该做的事,静待花开。

图片

(字数:1483,耗时:90m,日期:2022-03-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