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丨戏曲在画家笔下会变成什么样?

 曾真菜鸟图书舘 2022-03-13

本文转自:020艺术观察


人的一生很短。很多优秀画家,生前并不为人们认同近现代画家有三座大山,“一座是齐白石的花鸟一座是黄宾虹的山水,一座是关良的人物。”他们手下画作的艺术的价值,时间终给出了证明。

上世纪国画大师方召麟就曾说,关良的画要三十年后才会受到认可

果然,21世纪,关良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在拍卖市场,关良从鲜为人知的画家,一跃成为顶级藏家追捧对象,画作几十万一尺,只不过这一切,已与他无关了。

关良是彩墨戏曲人物创始人,他运用夸张变形手法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情态。笔法简单质朴,富意趣。

17岁,关良东渡日本留学。他放弃了时兴的热门专业,学“一无用处”的绘画。关良为弥补与其他学生存在的差距,潜心苦练,在他不大的居室里,常堆着2尺厚的画稿。

日本学习期间,关良了解到了很多西方的画家,走进了当代艺术世界。


回国后,关良在上海的美术学校教授油画,授课之余他继续挥洒画笔,作品的笔触似乎毛糙却极有趣味表现。

在那时,关良和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一起并称“中国早期油画四家”。

北伐、抗日战争期间,物资紧缺,良难以买到颜料与画布,于是拿起毛笔与宣纸,简单的工具作画。


关良将西方的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因他一生痴迷戏曲,常去戏院听戏,所以戏曲也成了他的主要他画作的主要内容。他的作品。抛却了繁杂绘画技巧,而是重点提炼描绘有趣的水墨人物。

关良爱看戏,凡有送戏票的,他一定去,而且每次看戏都要带着速写本边看边画。正因为对戏曲的这份痴迷,关良才能用简拙质朴的线条,画出灵活精巧的戏曲场景。

郭沫若、齐白石等人非常喜欢关良的画,但普通人却无法欣赏,说这是孩子的画嘛歪歪扭扭的,什么都不像。



“关良的画都能懂就坏了。”郭沫若曾这样说。

李苦禅曾带学生去参观关良的画展,学生问:“关良先生为什么不把人物画得标准些?”苦禅先生说,良公的画法叫得意忘形。



关良始终坚持为艺术而艺术,拒绝画笔介入现实,拒绝绘画功利性这在艺术家将艺术工具化的时代,实在难得。

1976年,迈进了新的时代。关良用一个晚上画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表达内心的喜悦。叶圣陶先生后来还题了诗。

坚持自我,坚持创作纯粹的艺术。




晚年关良生活简朴,一大早起来,就到书房写字画画。

艺术之美是多样的,我们需要关良这样的画家。童年已逝却不忘率性天真,而是用质朴平易线条与明亮的色彩,将笔下所画活灵活现。这是至真至纯的境界,这是艺术上的化境。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责编:mt

整景er灵感 交易担保 放心买 舞美书店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