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乌之狼:由跑步700公里所带来的5000字总结

 义乌之狼私人号 2022-03-14

一、关于跑步装备:

我认为一开始新手跑步,没有必要太注重装备的问题,穿个背心,一个短裤,买个运动手表,甚至也没有必要买手表,买个运动手环也可以,或者用健身软件自带的跑步功能都可以,没有必要太注重于各种装备。

当然,本人目前用的小手表是小米cloro运动版(说句实在话,用了八个月,不好用,不推荐买)

但确实跑到后期你会发现一双好的跑鞋非常的重要,它会保护让你的脚,不会让他轻易的崴脚或者是受伤,也可以让你的跑步速度有所提高,当然并不是跑步的跑鞋,能够让你的速度有绝对性的提高,它只是辅助性的,所以还得靠你平时的积累,并不能依赖所谓的跑鞋增速。

还有就是手表我发现有很多手表,它的公里数确实是不标准,你如果用一个不标准的去跑5公里,你会发现可能你已经跑了6公里了,计时计延时它还是显示你只跑了5公里,或者是说你跑了4.8公里,它已经显示你已经跑了5公里,那么这个一定要进行校准。

但是为了手上不拿笨重的手机,我也没有买蓝牙耳机,所以我就买了一个腰包,跑步的时候把手机放在腰包里面,基本上也可以。

这是前期的我自己装备的问题,到了中后期事实上对跑鞋要求是比较高的,还有部分对品牌服装运动服饰的要求也是可以有的。像是安德玛,美津浓,迪卡侬,耐克,李宁等等的运动套装。

这里不做跑鞋的推荐,(耐克,李宁,飞马,彪马,威马,安踏,海尔斯,回力,361°,……)也不做运动服装的推荐。(迪卡侬,安德玛,耐克。)所以我主体的意思很简单,跑步是先出去跑,而不是先去选个各种昂贵的运动套装套件,各种装备。

二、关于最开始跑步:

首先跑步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自己也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1)是为了减肥还是为了锻炼身体?

2)还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健康?

3)还是为了参加比赛,甚至说参加马拉松。

那么这个是跑步的一个目的。

当然上面三四种目的都可以,我们没有必要每个都拿出来说,这事,你一定要记住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如果是当成跑步锻炼,身体就没有必要太追求速度,没有必要一定说5公里,跑进20分,甚至说10公里跑进40分钟左右。

有很多人跑步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目标太大了,然后每天跑,坚持跑,导致肌肉拉伤,肌肉损伤,关节损伤。

特别是瘦子处于增肌增肥状态当中的,一定是不建议长跑的,长跑只会让你越来越瘦,还不如多做器械运动。

跑步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有一些过量跑步反而会让你身体吃不消,这是很多人犯的一个通病。

所以一开始跑步应该是从低的数量开始跑,慢慢的循环进去,甚至一开始你跑不了步,你就慢慢的慢走,到快走,然后再跑一2公里,用走路的速度去跑步,而不是一开始就追求5公里跑20分钟。

有时候太过于勤奋也是一种错,一开始没有跑步经验,每天都去跑5公里,你跑两三年之后发现关节肌肉非常的疼痛,甚至你的身体已经出现了应激反应,那么这个时候你还不停下来跑步,觉得要坚持,只能越练越受伤。

跑步的执行力并不是说你每天跑你就是牛人,要懂得符合自己的身体特征结构,比如说跑两天休息一天,跑三天休息一天,跑5天休息两天,而不是每天跑,365天,每天都跑5公里。

所以刚刚开始跑步的兄弟肯定是低数量为基础开始慢慢增加的,前一两个月可以每天跑一2公里,然后后面三个月开始每天3公里,跑了半年,每天五六公里都可以。

当然这是一个例子而已,你也可以说前面半个月每天一2公里,然后第2个月开始每天3公里,第3个月稳定了,每天5公里,然后练二休一,练三休一,一定切记的一条路就是不是专业运动员,切记不要每天去跑步,没有必要每天去跑步,而且也不应该每天去跑步。

当然了,专业国家级的运动员,训练的时间都会有科学的分配,也不排除一些因训练受伤而休整的案例。

三、我的跑步逻辑:

所以我的逻辑很简单,新手一开始跑步不要追求数量,也不要追求速度,先慢慢的把自己的身体调节过来,适应这个频率,慢慢的再去增加跑步的公里数。

跑步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我基本热身的时间在5分钟到6分钟,每天跑5公里,时间大概在30分钟以内,接着是每天跑完步之后先不要马上停下来拉伸,而是先慢慢的走个500米左右,再进行拉伸,拉伸之后放松,然后回去吃饭洗澡。当然生理调节基本平衡了,回家之后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所以基本上下午6点多才吃饭,6:30之后洗澡。

这个完整的逻辑,是大伙都通用的。热身、锻炼、拉伸。拉伸的时间我不太固定,基本上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如果说你也想训练5公里,你可以进行间歇性的训练以及组合性的训练,还有就是我们所讲的训练的频率。

一开始是先让自己能够把5公里跑下来,而不是一开始追求5公里跑近20分钟以内,其次是男性,20多岁的年纪,5公里能够跑进30分钟以内,接着是25分钟以内,再是20分钟以内。当然跑近20分钟以内没有经验基础,我认为最少也得三个月到6个月。

我的跑量才700公里,说实话非常少,没有太多所谓的建议,只是我自己的一个个人看法而已,请不要对号入座,我现在5公里跑的时间段是24分钟左右,平时我是跑28分钟的。

所以很多大佬觉得跑进17分钟也不是啥大问题,跑近20分钟也是小打小闹,在此我不做太多的评价,我只是一个人的跑步经验,做一个自己的跑步总结而已。

四、关于跑马拉松:

首先一定要把5公里攻克,5公里跑下来了,去抓10公里。10公里能够跑下来的,慢慢训练,每次加一2公里直到15公里16公里,然后到21公里,你想跑到21公里,你一定要比21公里多跑一2公里慢慢去训练这一个跑量,那么参加半程马拉松跑完全程是没啥问题。

跑进某个时间段,和能否跑完全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跑一段时间走几百米,再跑再走,它也是不同的概念。

这边就讲到配速相关的概念了,基本上我5公里的配速是5分半左右,如果是日常训练,我觉得5分多钟可以了,如果说是竞赛训练最少也得跑进4分钟。职业高手的话,5公里得跑进17分钟左右,像是10公里要跑进40分钟左右,当然40分钟,在数据上来讲应该是高级的。

很多人5公里配速能够在4分钟,他不一定10公里配速也是4分钟,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跑5公里之后的下半程体力,他的体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不要用累积的想法说,你5公里能跑多久,那么半程马拉松能跑多远。或者是说10公里能用多长时间,代表着你半程马拉松能用多少时间,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五、关于跑步时间:

我刷了很多快手抖音的跑步视频,大多数跑步的时间段还是很分散的,有时候凌晨的有时候早上的,有时候中午的也有说晚上的,但大体时间段还是这三个。

1)一个就是早上五六点钟晨跑。

2)第2个是下午4:00~5:00。

3)第3个是晚上8:00~9:00的夜跑。

当然了,我认为这个时间段没有完全的一定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我们的工作时间,工作的内容,日常自己工作训练的规划都是不一致的。

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时间段,然后进行训练,我认为是比较好的。并不是说他在冬天里面光着胳膊在雪地里面跑步,你也要光着胳膊在雪地里跑步,并不是说他每天中午大太阳在操场上跑步,你也必须每天中午大太阳在操场上跑步,人对标的对象,是不是有时候搞错了?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跑步训练的方法方式,学习其他优秀同行的跑步的方法方式,优化自己的跑步的方法方式,达到最大化程度有效的训练结果,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所以我跑步时间基本就是下午,然后就是每次热身5分钟,跑步半小时,拉伸10分钟,然后就回家了。

六、关于刚开始训练:

刚开始训练确实跑个几公里,呼吸心率节奏极其不稳定,然后也没有经验,甚至跑姿也是错误的,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了,你不懂的互联网都有,但要有一个判断的能力,不要偏听偏信,我们要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方式进行训练。

抖音快手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社交互联网资讯平台,有很多很多跑步相关内容,但是如果没有判断的标准,胡乱的学,生搬硬套,照搬照套,我觉得并不是所谓的学习。

就如同健身啊,是不是健身饮食当中,一定要吃西兰花?是不是每次每餐健身吃的食物每次都要用电子秤去称,这个要卡路里,一定要达到这个卡路里,多少克才可以吃啊?

可能我们的思维逻辑,都被很多人搞错了。

他身材牛逼,没错,但是他身材牛逼的训练方法方式,适合你吗?很多大佬每天生吃30个鸡蛋,你也去生吃30个鸡蛋吗?所以我越发觉得,我们必须有一个健身基本的判断能力,否则我们其实学习的这些健身知识,都是伪科学。

七、关于跑步的伪科学:

很多人说跑步会让你膝盖积水,会让你膝关节永久性的损伤,我以前也在百度经验看到这么多的回答。

后面自己真正开始跑步了也注意到这些问题,才发现很多人没有跑步经验,跑步之前没有充分的热身,然后又常常坚持长距离的不规律的跑步,可能会导致上面的问题。

我没有经验,一开始就跑个两3公里,慢慢的匀速跑个5公里,我跑两天休息一天,我跑三天休息一天,然后是合适的睡眠,然后热身拉伸锻炼,我半年多了也没有出现上面的问题啊,到底是为什么?

1)他可能每天坚持跑,他可能每天跑十几公里,20公里。

2)他可能跑步姿势不正确。

3)他可能原本就有腿部的疾病。

4)他可能超额超强度的进行训练。

5)他可能学习到了错误的训练方法。

上述,都可能会导致膝盖损伤、劳损、积水、拉伤的问题。

如果遵循一个正确科学的跑步方法方式,我觉得膝盖积水的问题应该是不会出现的,当然我不能打保票,我们不能够一竿子捅所有的人。

但是我所用我自身的经验来讲,科学的跑步,他不会让你的膝盖出现各种问题,反而会让你身体越健康。当然这个分界线和临界点在哪里,其实目前来讲我也搞不太清楚。

一个跑量达到1万公里的人来讲,他有信服度,一个拿过马拉松拿过长跑各种赛事冠军的人来分享,他也有信任度,权威性。对于我这种小罗罗来讲,事实上,上面的这些内容都可以几乎判定为扯淡了。没有一个全方位成功案例,作为对标来源。

八、关于跑步好处:

我发现跑步大半年了,确实记忆力会有所提高的,言语表达能力,口语演讲演说能力,它也有相对的提高。这个东西确实很神奇呀,按照那一些研究心理学,研究运动神经这一些大佬的话来讲,刺激啥啊睾酮素啊,刺激啥内分泌啊,肾上腺素啊。

1)但我想要说的就是坚持跑步,你的执行力会有所提高,因为对一件事情要有强大执行力,你才能够干成,如果说你跑步能干成,那么你做其他事情他也可以干成,所以这是第1个方面吧。

2)接着就是跑步过程当中,你在户外,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也有像同样在跑步的人。你的内向的性格可能会有所改变,社交能力可能也会有所变化,这是我认为的第2个点。当然在此期间,可能还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你作为朋友。

3)其实是跑完步之后,洗个澡,身体会比较的清爽,做事以后有效率。你没有锻炼身体去洗澡,和你锻炼完身体满头大汗,把身体的汗排出去之后,再去洗澡,的两种状态真的是截然相反。

九、关于跑步的虚荣度:

最近我在某个贴吧,看到很多人没有跑步,然后去找一些ps的业务,让他把这一个跑步的截图P一下,发到朋友圈装逼。我觉得这个东西有点神奇,我觉得为什么要去这么去做?这么做有意思吗,有意义吗?到现在其实我也没有搞懂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跑步的要p一个跑步的,没有跑这么多公里数的,要批p个假的公里数,然后只是为了晒图片吗?

当然现在不会去评论这些现象,因为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不去讨论这一些案例,只是给大家聊,跑步没有必要去弄什么虚荣度。

想要完成马拉松,和完成马拉松跑进多少个小时分钟以内,他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一个中考高考到大学也是体育特长生,在某某体育院校的一个特长生来讲,他对于这个5公里跑进17分钟,觉得很简单,觉得理所当然,觉得平常事。但如果对一个没有训练基础的人来讲,他觉得5公里跑进30分钟,都太难了,怎么能跑17分钟?

我们所处这个互联网社会,让我们很多人把一些逻辑搞错了,觉得抖音快手的跑步博主,都是大神,自己是个渣渣,自己太弱了,自己太屌毛了。

就是因为对标的对象让我们深陷其中,让我们觉得技不如人,当然这种现象有一个好处一个坏处。

1)好处就是,能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原来5公里跑20分钟,也不是最屌的,原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他就会更加刻苦的训练。

2)坏处就是,那让那些原本5公里跑进30分钟或5公里跑进20分钟,才觉得自己怎么跑也是最弱的,觉得这么自己怎么练都没有天赋,都比不了别人,那些没有训练过就能够跑多少分钟的那些人。

这种现象我在知乎看到太多了,很多人说我高中没有跑,不过,去参加校运会跑步,也在学校里面拿了一个前三,我觉得跑步没什么难的。

事实上,我三个月之前写过另外一篇文章,现在再写上第2篇吧。文章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和我跑步的总结而已,没有任何的教育色彩,请勿对号入座。本人是小白,不做理论性的批判以及价值性的建议。

关于跑步环境、跑步姿势,跑步鞋推荐测评、跑步的各种科学的建议,知乎很多大佬都有很多回答,我也有看,我并非专业人士,不聊这个话题。

最后,换句话说,本文是没价值的,只是我扯淡用的,谢谢支持。

文/义乌之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