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问题,你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我们总是这样认为: 老人家说,娶媳妇要找屁股大的,屁股大容易生儿子。 可是学了高中生物,我们都知道生男生女是由父亲的染色体决定的。跟母亲的屁股没有关系。 但这是我们老祖宗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有错吗?问题出在哪? 原因可能是:男婴的头部比较大,在怀孕期间,会把母亲的盆骨韧带撑得比较开。所以,生产后的女人形体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屁股大”与“生男孩”是一个相关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性。 我们大多数人,把事情之间的相关性当成了因果关系,再比如,看到别人投入资金到平台上赚到了钱,就认为我投资也是可以的,这是大多数人受骗上当的原因,他赚钱不是你赚钱的因果关系,但你们是相关的,因为都是投资到一个平台。 总之,生活中我们的决策很多都是依靠“相关性”来决策的,因而,我们总是感叹自己不幸运,赚钱不容易。 为了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国外的研究者在:因果关系上取得的成绩很多,并且在国外的大学里开设了因果推理的课程,让人们尽量减少思维上的误区。 我是一名职业命理师,给人算命,帮助用户预测事情的发展都是我的日常工作,但更重要的工作是做研究。
从这个图上,可以知道我研究的方向是:人工智能哲学算法,研究领域是易经,因为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藏,作为学者有责任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最直接的工作,就是开发软件为每个人服务。 最近我带来团队成功开发出:用因果语言与人交流的软件:思考者。 开发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国外的文献,其中这本书是介绍因果推理成果的书,大家可以看看。 朱迪亚·珀尔写了:《为什么》这本书 在本书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朱迪亚·珀尔及其同事领导的因果关系革命突破多年的迷雾,厘清了知识的本质,确立了因果关系研究在科学探索中的核心地位。
而因果关系科学真正重要的应用则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作者在本书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智能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换言之,“强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吗?借助因果关系之梯的三个层级逐步深入地揭示因果推理的本质,并据此构建出相应的自动化处理工具和数学分析范式,作者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作者认为,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机器学习技术,都建基于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要实现强人工智能,乃至将智能机器转变为具有道德意识的有机体,我们就必须让机器学会问“为什么”,也就是要让机器学会因果推理,理解因果关系。或许,这正是我们能对准备接管我们未来生活的智能机器所做的最有意义的工作。 但这本书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用软件来实现其想法。 而我们的团队开发出:用因果语言与人交流的软件:思考者。这是我国在这个领域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我们接着看,思考者软件中建立的:因果图。
因果图中的概念介绍: 1、想法:就是你对自己当下状态的描述,或者对某件事情的想法、心态、期望等,比如,你可以用“失和落”,“好和坏”等来描述。 我写了一篇关于:64个字与4096种活法之间的因果推理,让你形成基于原因的思考体系。的文章,介绍人类对自身想法和状态描述的文章,你可以看看,就知道了文字的魅力。 2、活法:就是你的生活状态,比如,徒劳无功,一帆风顺,雪上加霜等,每个人可以感受到的生活状态。 3、思路:就是做事情或者改变自身状态的方法。 4、出路:就是自己在当下,未来把事情做好,或者改变状态应该做的事情。 你只要在思考者软件里选择两个字,来描述自己,剩下的:活法、思路、出路,统统软件自动告诉你。 其核心是:你的想法和活法之间,想法和思路之间,思路和出路之间都是因果关系。你只要按照思路去处理好出路,你就会非常顺利。 思考者软件对你最大的帮助就是:让你按照“思路”去处理“出路”,这就是你想到的状态或者事情的因果关系。我们人类是没有能力从自己的想法中扑捉到与思路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辅助人类思考的人工智能软件是未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哲学家就已经提出了因果的概念, 并开始思考事件之间的'导致'关系,其认为宇宙是由因果律支配的一连串事件,一切自然规律都有其因果基础。佛教也特别强调因果律,《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非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为我们所知。'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理由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人类常常捕捉不到。 我们再看看因果图:
想法决定活法,这个因果关系是不变的,每个人都是无法改变想法的,这个“想法”不是你感觉的,我一会儿认为自己很开心,一会儿认为自己很生气,“想法”是真实存在于你对自己或者事情的描述中的。所以,当想法确定后,活法就确定了,任何人都如此,当然,想法一样的人,活法也是一样的。 这里的活法一样,仅仅是描述一种状态,比如,都是徒劳无功,都是一帆风顺等。 因为从因到果之间,还有一个“缘”,我们经常说:“有缘无份”,就是指,你们经历了中间的很多事情,但到最后却没有走到一起。 因果图中:“思路和出路”就是“缘”。 由于思路和出路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经过时间后,产生的结果就不一样,这样就会改变:活法的“吉凶”中的“利和害”。 注意:活法的吉凶是无法改变的。 比如,一个团队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最后,公司上市了,但是团队成员之间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过程中形成的“利和害”的不同。 所以,整个因果图,是由易经中的“不易”和“变易”组成。 不变的永远是:人。 变化的永远是:事。 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大卫.休谟给出了因果关系的现代定义:'我们可以给一个原因下定义说,它是先行于、接近于另一个对象的一个对象,而且在这里,凡与前一个对象类似的一切对象都和与后一个对象类似的那些对象处在类似的先行关系和接近关系中。或者, 换言之,假如没有前一个对象,那么后一个对象就不可能存在。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0749—1827 〕说:'我们应该把宇宙当前的状态视为它上一个状态的果,以及它下一个状态的因。' 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决策问题,思考者软件是领跑者。 最后,我们讲一下易经里的吉凶和利害。 吉凶和利害不一样。 吉:顺从易理就有所得。即使做生意赔了本,你还有了长进。即使你被人骗了,你没有再去骗他,你的品行就变好了。 凶:违反易理,即使你得了不义之财,你也守不住。 利害是短暂的,得失是长远的。 恩生于害:领导对你好,你就容易不上进。 害生于恩:领导对你严苛,你就长了一身的本领。 利——害的来源;害——利的基础。 你成功要想到会失败,因为你长进,别人马上就会赶上你,给你带来压力。 所以,我们在使用:思考者软件的时候,应该想到的不是:活法的吉凶,比如,雪上加霜、追悔莫及,而应该思考从活法中获得收获的:利与害。 很多人忙活了半年,项目成功了,但没有赚到钱。 也有人,损己利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思考者软件带给你的是:对生活的思考,是平常心,因为你了解了因果后,心里就踏实了,就会拥有平常心。 为了让你更好的理解:思考者软件,我计划用思考者软件来解读:思维中的缺陷,写成文章如下,有兴趣的可以关注头条号:汤阴易创。 1、用思考者解读:百般抵赖---------否认事实的诡辩 2、用思考者解读:强词夺理--------否认事实的诡辩 3、用思考者解读:信口雌黄--------歪曲事实的诡辩 4、用思考者解读:假痴不癫--------模糊概念的诡辩 5、用思考者解读: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 6、用思考者解读:瞒天过海-------偷换概念的诡辩 7、用思考者解读:随心所欲-------肆意曲解的诡辩 8、用思考者解读:清浊不分-------模糊语境的诡辩 9、用思考者解读:故弄玄虚-------模糊判断的诡辩 10、用思考者解读:含糊其词-----模糊判断的诡辩 11、用思考者解读:闪烁其词------模糊判断的诡辩 12、用思考者解读:以假乱真------虚假判断的诡辩 13、用思考者解读:无中生有------虚假隐含的诡辩 14、用思考者解读:节外生枝------混淆模态判断的诡辩 15、用思考者解读:移花接木-------混淆时态判断的诡辩 16、用思考者解读:似是而非-------错误复合判断推理的诡辩 17、用思考者解读:是非无度-------自相矛盾的诡辩 18、用思考者解读:模棱两可-------非两不可的诡辩 19、用思考者解读:胡搅蛮缠-------混淆论题的诡辩 想体验:思考者软件的,请点击---了解更多。 |
|
来自: 新用户49272060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