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平潭岛(一)

 昵称42722649 2022-03-14

因为工作,我经常去福建省,这些年,几乎每年都去一趟,少说也有十几趟,也许是经常去,走的地方反而不多。这次去的厦门,回程经过福州,专门去一趟平潭岛。
在改革开放以前,平潭岛是个很不起眼的破岛。老百姓很穷,人多地少,渔业和运输业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国家不可能对战备前线有比较大的工商业和城市公共设施投资,是一个落后的,贫穷的岛屿。因为钱不好挣,平潭人从事的都是非常危险和很辛苦的工作,比如打矿道隧道的员工,就有许多平潭藉,还有从事远洋运输的水手,有许多是平潭籍的。记得2000年前后,我从事大宗农副产品货物贸易,需要雇佣载重量为千百吨的近海运输船,当时保险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平潭籍的近海运输船一律不予保险,因为保险公司曾经遇到过好几次平潭籍近海
船沉没骗保的案件。可见当年平潭老百姓的真是苦,如果日子好过,谁愿意拿命赌钱骗保索赔?

现在不一样了,当年的穷山恶水变成了好山好水。当年海防前线成了交通枢纽,为了实现和平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在平潭岛投下了巨额资金,分别建造了投资11.3亿,长度为4976米的公路大桥,于2015年通车。又投资147亿,长度为16.323公里的公铁跨海大桥,于2020年底通车。建造了高铁站,环岛公路,各种码头,开发了许多旅游景点,现在的平潭岛是赫赫有名的海上花园。

此行平潭,先从网上大概了解了一些平潭岛有关信息,做些功课。
我从福州站速8酒店出发,花5元钱坐地铁到福州南火车站下车,用时约50分钟。就地买好福州南~平潭高铁票,坐车35分钟,就到平潭站。高铁平潭站很气派,广场上有许多班次的公交车,按点发往各个村镇和旅游景点,票价就几块钱。也有随时出发的约巴,价格稍贵些,我嫌等车,坐了15块钱的约巴,即行到交通比较方便的老城区找个酒店住下。基本上是无缝衔接。

平潭高铁站鸟瞰(照片选自网络)

高铁平潭站(2020.12.26启用)

平潭站共三层,建筑面积5.39万平米,站台规模二台五线。

平潭站。大陆高铁网伸入海岛,平潭是第一个。

自由行比较轻松,订好酒店,要了一张平潭旅游图,便在附近寻个小饭店,边吃午饭边研究行程,怎么玩得爽。

酒店免费提供的平潭旅游图

平潭岛说小也不小,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但是山坳起伏,景点比较分散,由于开通了公铁大桥,从外地来的,福建省内来的大部分游客都是自驾,一般来说,两天时间就能够把整个岛内景观玩个够,走个遍。我没驾车,只能借助岛内的交通设施。一个是公交车到各个景点,基本上都有,但是班次比较少,一天最多看一两个景点,时间就没了。另外一个是打的,但也存在问题,有时候晚上回酒店太迟了,的也打不上。再一个是约巴, 价格不比打的贵,车子还大,但是包车费用不便宜。再一个是电瓶车,根据电瓶车的续航能力,24小时的租金价格,分别是120元或者158元。比较再三,权衡利弊,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电瓶车,在春暖花开时季节,边兜风,边看景,自由自在,应该也是十分浪漫和惬意的玩法。
于是回到酒店,要了一个电瓶车电话,叫送车服务,片刻之间,就有一个小伙子将电瓶车送到酒店门口,现场边教如何操作,边签合同,网上付款,即刻而成。立马导航启行。

骑上车,出老城区,第一感觉是这个岛上的风比较大,迎风上坡很顶,这电瓶车又经过改装限速,最多只能开33码,骑不快。

路边海景

路边海景

路边海景

一路上看看风景,边开,边停,随开随停,倒也自在。

进入东美村,拍摄几张民居建筑。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外墙

民居

石粉泥灰抹糊的外墙面

村所步道石阶

民居的方条石立柱

居民房的屋顶

屋顶防雨水的瓦片,约25公分长,20公分宽,厚度不到一厘米。比我们家乡的瓦片略大些,弧度要小些,厚度要薄一点。

屋边备用的瓦片

这里的民居建筑,从拍摄的几张照片来看,有几个特点,屋顶栓子瓦片的排布与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无异。最惹人眼球的是屋顶瓦片上有序排列着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基本相同的乱石块。这些乱石的作用是防止海上大风时将屋顶掀翻,瓦片刮走。其次是房间的窗户门堂相对较小,受风侵影响会小些。再则是用花岗岩堆砌而成的外墙特别结实,二层楼小房子外墙有50公分厚。同样的房子,建造成本比内陆高多了。从材料上看,以花岗岩条石为主,没看到有用砖块造房子的。民居建筑所有特点,证明这里是一个风灾频繁的地区。

前行不远,便到了第一站,仙人井景区。

仙人井景区位于福州市平潭县流水镇东美村王爷山南麓

景区收门票,全票15元,半票7.5元。当地老人满60岁免票,外地人60~70岁半票。

从这石阶下行至仙人井

仙人井的井口

借用自拍杆长度,拍到了仙人井底部。

仙人井鸟瞰

画圈处是仙人井井底的三个进水口

仙人井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海蚀竖井,井深41.7米,井口直经50.4米,井壁是悬崖,井底有三个小洞与大海相连。每当涨潮的时候,井底狂涛雷鸣海啸,奔腾的海浪从三个小洞涌入井中,浪花腾空交汇,古称“仙井吼涛”,险绝壮观。

景区观景台

仙人井海景

从仙人井观景台眺望,碧波万里,浩瀚的东海,无论远近,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和道不尽的传说。

在这里,讲个“阿波丸”沉船的故事。在我前面便是“阿波丸”沉船海域。

阿波丸,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万吨巨轮,全长154.9米,宽20.2米,深12.6米,总吨位11249.4吨,最高时速20级,往返于日本到新加坡航线,起初为陆军运输船,为新加坡日军提供给养。1945年4月1号,在新加坡搭载日本高官、富商,计2009名乘客大批货物,返航日本时,途经此地水域,被美国“皇后鱼”潜艇误认为是日本军舰,发射四枚鱼雷攻击,三分钟内迅速沉没,除一人被救起外,2009名乘客,船员及近万吨货物全部沉入海底,死难人数超越了泰坦尼克号的1503人。据说船上装载有400吨黄金,12吨白金,15万克拉未加工的宝石,据说还装载有北京人的头盖骨。
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了一份阿波丸的沉船位置和拥有大量宝藏的秘密清单,促使了我国1977年实施首次打捞阿波丸,但是受到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打捞行动在1980年中途停止,没有发现黄金白金珍宝以及传说中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这“阿波丸”以前曾遭多次袭击,只受伤而不沉,这次怎么三分钟就沉没?

为什么阿波丸落水者拒绝美军的营救?为什么不见价值50亿美元的珍宝?等等,一系列问题,至今仍然是个迷。

褐礁、碧海、蓝天。

伸向大海的防波堤

鸟瞰东美村

岛上村民祈福的庙宇

村道及龙王庙

与仙人井隔百十步远便是仙人谷。

仙人谷

仙人谷

仙人谷

仙人谷

仙人谷

仙人谷

仙人谷

仙人谷

仙人谷长70余米,内窄外宽,窄处约30余米,谷口开阔连海。两侧绝壁挺拔垂直。谷中密布鹅卵石,是崖壁两侧碎石风化剥落经千万年海水冲刷侵蚀而成。

仙人谷地处风口,阵阵海风捲带着排浪,拍打在谷口的鹅卵石上,礁石上,撞击出几米高浪花。

谷中卵石,礁石,被海浪拍洗得一尘不染。

现在是春天,如果在冬天,在这风口,一定会冻的瑟瑟发抖。

到此一游,仙人井留影。

仙人井、仙人谷,是大自然千万年鬼斧神功之作,世所罕见,平潭一绝,不可复制,真乃奇观,值得看。

仙人井感吟

浪蚀千秋绝壁成,天工凿井眼前呈。

欲寻仙迹存何处,但见惊涛系吼声。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