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播音人,请关注焦虑关口前移

 广院孺子牛 2022-03-14

播音教师的身份是多重化的,表面上看,老师们只要把课上好就行,而实际呢,学生们在学习之外的生活、情感、人生规划等等之类的难题,有时也会拿出来向专业课教师请教。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有时会持续很久,甚至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以职业规划为例,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播音教师,往往不能只定位在普通的教书匠,而是应把眼光从自己教学的一亩三分地放开去、放远去,以历史发展的心态和中肯的语言,为学生给出较为精准的、具备实操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这是我所理解的播音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综合体现。

播音生是一群特殊的学生,这里的特殊,我想指代为人生有过多的选择。播音生从迈入专业学习伊始,就成为了一部超长的沉浸式演出的主角,这部戏的名字叫《神啊救救我吧,人生为何如此纠结》。艺考时,先要纠结于自己走了一条多数人不会选择的路,是否正确,后要忐忑在各种努力付出是否能有等值的回报;大学了,是“我要多多实习,奔赴一线,实现传媒理想”还是“潜心学习、献身学术、全力考研”,这些则是精准拿捏住播音生心理的两大踌躇,不少人在大学的最初两年,时刻在被它们扰乱心智。

其实有时候,我会把以上这些内容,看作为一种“幸福的烦恼”。因为——有得选总好过没得选。当然,这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真正回到每个学生本身(包括曾经的我自己),如同那句话所说: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没有人愿意为错误的人生路线去白白付出,因为人生际遇这个东西,可能一旦错过就不再。

选择太多了,会徒增烦恼,焦虑也就不期而至。我们不去刻意扩大化焦虑,但也不能完全无视它,用躺平理论来麻痹自我,过早地抛弃人生的主动权。这两天的考研分数线划定、新内卷的形成,很适合放到这个话题中来讨论。

网友们说,在今年考研国家线畸高的背景下,诞生了超过三百万的落榜生,而这其中高分者众多。显而易见的是,因为这帮大牛群体的存在,辅以疫情的影响,未来一到两年的研究生考试,都将是困难重重,分数线恐怕会持续居于高位。一夜之间,群体性焦虑已经形成。考研人的新内卷,在悄然蔓延。

澎湃新闻最近就考研话题,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任孟山。因为中传是播音人无可争议的梦想院校TOP1,任教授的一席话,我觉得对于未来的考生,非常具有指导价值:

事实上,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在招生考试方面做了比较大的改革,在评价方式不是唯分数,而是引入过程性评价。也即,初试成绩是一个考核的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会看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是不是一直都很优秀,比如看他大学期间的成绩单,看他的社会参与度、活跃度以及科研能力情况。我们把这些过程性评价放到了考生最终能否进入到复试考核的评价体系中。——任孟山
澎湃新闻

结合当下的分数线话题,我觉得不难理解孟教授所言的核心意思:我们要招收的研究生,不仅是考研成绩优异,还应当是大学期间就始终保持优秀的学生。结合他的大学综合成绩、对社会事务的关心程度、学术科研基础,最终展示给导师的,是去掉所谓水分、过度粉饰,或是筛除掉那些寄希望于考前突击达到成绩合格的人,把机会留给那些经得起全方位审视的申请者。

我完全没有意料到,一场持续三年的疫情,居然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如此多的巨变。我原本只以为,“双减”之下,素质教育逃出生天,教育市场对素质教育教师的需求会带来井喷。现在看来,考研分数线暴涨,则是在艺术教育高级人才的争夺上,火上又浇了一把油,并且这个趋势,会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布局的铺开和深入,越燃越旺。播音学子的焦虑也好,内卷也罢,怕是一时半会走不出无解的境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