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教授的文化简史,带你发现有趣又动人的古代生活文化细节

 西一里2l6sluho 2022-03-14
文章图片1

“风月同天”是一句佛偈。源自盛唐时日本长屋赠送中国大德的袈裟边缘绣着的一首偈子: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生活是文化的承载,文化是生活的根源。正如王阳明诗云:“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自传神。”即便隔着地域与时空,自有一条根脉深长的源流流淌至今,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今天领读君给大家推荐的这本新书是侯印国教授的《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不同于那种宏大的叙事,这本书着眼于古人的吃穿日用等生活日常,选择从文化变迁的细节来观照历史。

窥探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饮食、服饰、节庆风俗、休闲娱乐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中华文明的起源,并非一地一端,而是“八方雄起”,这些如群星一样的文明,经过交融合流,最终都依附于同一个主流。

文章图片2

轻松阅读中get有趣

又生动的历史文化冷知识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书里有多少好玩的冷知识呢?随手翻几页感受一下:

文章图片3

这里有“中国蟹仙”

这才是真正的“吃货”!

文章图片4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素有才子之誉的李渔“以蟹为命”,自称“终生一日皆不能忘之”。

为了每年吃到刚上市的螃蟹,他早早就开始存钱,这笔钱他叫作“买命钱”

他还吃出了螃蟹哲学。他说最美味的螃蟹必是清蒸:“世间好味,利在孤行”,这和宋人“人间至味是清欢”不是一个道理嘛。

为了吃螃蟹,还专门在家养了一个丫鬟做蟹、剥蟹,取名“蟹奴”,他还有专门用来做醉蟹的一整套物资:蟹糟、蟹酒、蟹瓮......这位爱蟹如命的大才子,堪称中国蟹仙。

——《食蟹简史》

文章图片5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乱扔垃圾处罚条例

在古代乱扔垃圾?后果很严重!

文章图片6

中国很早就有禁止随意丢弃垃圾的规定,《韩非子》说“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这里的“灰”,就是指垃圾,说的是如果百姓随手把垃圾扔在官道上,就会受到斩手的刑罚。

唐代的法律有更清晰的规范,据《唐律疏议》记载,在街道上乱扔垃圾者,会被处以六十大板。纵容市民乱扔垃圾的官吏,也会被一起处罚。

——《中国古代垃圾简史》

唐代真的“以胖为美”吗?

没文化,真可怕!

文章图片7

我们追溯唐宋文献,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情况,在所有的文献中,看不到类似“以胖为美”的记载。

宋代董逌《广川画跋》中论及周昉的画,说画里人物“肥胜于骨”“便知唐人所尚以丰肥为美”,这句话往往被认为是唐人以胖为美最直接的证据。但文献学家在校注此书时,已经发现“肥”字其实是“肌”字之误,其实不能作为十足的证据。

被视为“胖美人”代表的杨贵妃,《旧唐书》说“资质丰艳”,《新唐书》则说“资质天挺”,《通鉴纪事本末》说“肌态丰艳”,而“丰”字在古汉语里是“容貌姿态美好”的意思,并不能望文生义理解为“丰满”。

——《古代身材审美简史》

中国最早的“秋裤”竟然是“开档”的?

听着还挺方便的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8

开档裤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悠久的生命力,在福州的南宋墓中曾经出土过23件裤,其中有不少开档单、夹裤和开档丝棉裤,不过这时候的开裆裤已经充分具备遮羞功能了,不用再外罩裙裳了。清代后宫中流行的套裤,也可以看作是早期“胫衣”的流风余韵。

——《古代“秋裤”保暖简史》

文章图片9

什么?灶王神的原型是一只蟑螂!

还敢不敢再对“小强”不敬?!

文章图片10

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在《漫话灶神和祭灶》一文里提出,灶神的来源,其实就是古人灶头常见的蟑螂。

袁先生引用古人灶神为“颛顼之子穷蝉”的记载,经过一系列考证,认为这个“蝉”是灶头一种像蝉的动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蟑螂。

——《灶神简史》

好啦好啦,不能继续“剧透”了!想get更多新奇好玩的历史文化冷知识,欢迎戳下方图片购买新书,一口气过足瘾吧~

文章图片11

全书搭配百余张高清插图

图文相得益彰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壁画、古籍、文物、名画……百余张插图生动诠释了文化变迁凝结在某一时空的历史细节,带我们感受充满温度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附赠全本配乐有声书

听读随心随境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22篇文化简史,流畅风趣的文字。居家、通勤、运动……在声音的世界里,一切碎片化时间也能收获新知。

文章图片14

跟随侯教授的文化简史

来一趟时空与心灵的穿越之旅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文章图片15

侯印国,文化学者,高校教授。整理和主编《东京梦华录》、教材《国学通识》等,曾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中国古文献学奖一等奖、中国目录学会优秀论文奖、南京大学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入选南京市优秀文化人才。在《扬子晚报》开设有学术随笔专栏《侯教授的文化简史》。

以边缘文化史角度思考

当下社会文化碰撞现状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文章图片16

作家 安意如

这本书,着笔于一些古代生活的小细节,但我不认为它是琐细的,相反它们根脉深长,世人难以尽窥玄妙,喝破本来面目。生活是文化的承载,文化是生活的根源,两者如花照水,如水映月,皆可归于中华文化本身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文章图片17

浙江大学教授 杜骏飞

《风月同天》是一本足可玩味的时间指南:它讲述的是古人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风俗仪式,却令读者感到心灵旅行的意义。我一直以为,“风月同天”,远不只是“山川异域”里的关怀,更是人的精神能“来往千载”的证明。

文章图片18

南京大学教授 武秀成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跟着印国走进传统文化的细节。

N E W A R R I V A L

新 书 推 荐

《风月同天》

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文章图片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