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

 微言喜语 2022-03-14

文/徐长才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生前说过:“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换言之,就是做人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从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华西村前党委书记吴仁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望远的,干近的”。这话虽与严济慈说的不一样,但其实质是一致的。

以前我们都批评好高骛远不好,说这是眼高手低,会干不好事的,是不会取得什么成就的。其实,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应当好高骛远,就应当怀有远大理想。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志当存高远”,他是希望人应有远大理想的。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也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但丁说过:“人类生来就是为了高翔”。还有人说:“伟大的目标形成伟大的人物”。这些名言隽语无不是告诫我们,人活着,是要怀有伟大的理想,追求远大的目标的。

诚然,一个人光有远大理想还不够,还必须有实事求是精神,即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仅有理想,仅好高骛远,不实事求是,不实干,理想便成空想,好高高不了,骛远远不了。我国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说:“知识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

好高骛远必须与实事求是相伴而行。只有如此,这个人才会在自己的征途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会取得令人惊羡的成就;才会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

鲁迅先生是个既有远大理想又能实事求是、实干的文学家。他面对苦难的中国人民,他弃医从文,进行文学创作,用它来治疗中国人的心灵创伤。

为了写出更多精美的、有思想性的、有战斗力的、有说服力的文学作品,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写作。他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文学作品。他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极富有战斗力。

周恩来总理也是既有远大理想又能实事求是、实干的一个人。他在少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于是,他始终朝着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向前奋斗。

他在总理任上,一直克已奉公、勤政为民。尤其在“文革”期间,他经常是废寝忘食、日夜操劳,用心处理好很多棘手的问题。他成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民的好总理”。

邓稼先同样是既有远大理想又能实事求是、实干的一个人。他留美归来,一心要为祖国加强国防建设、研制出原子弹、氢弹来而贡献自己的心智。他受命研制“两弹”后,在祖国大西北工作了28年也没有回家过一次。

他全身心地投身研制工作,带领着同事们一道刻苦研制,终于在上世纪60年代把“两弹”研制成功。人们把邓稼先誉为“两弹元勋”。

爱迪生也同样是既有远大理想又能实事求是、实干的一个人。他从小就怀有远大理想,长大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发明的事业中,一心要为人类搞出更多的发明来。为此,他连新婚之夜都忘记了进入洞房,而钻进了实验室,做好他还没有完成的实验。他在75岁高龄时,还照常到实验室签到上班。

他在几十年里,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还要读3至5个钟头的书。他一生搞出了许多发明,取得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世人把他誉为“发明大王”。

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功成名就,要想为人类、为祖国多作贡献,他就得把敢于好高骛远与善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敢于好高骛远是琴弦,善于实事求是是琴键,用实事求是这枚琴键去拨弄好高骛远这根琴弦,就能奏出极其美妙的人生乐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