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真的向巴金先生学习

 微言喜语 2022-03-14

文/徐长才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是一个具有伟大和美好品性的人。因此,我极愿意努力且认真地向巴金先生学习。巴金先生具有哪些优秀人品呢?下面,我就分四个方面来说一说。
一、他努力践行自己的理想
        巴金在《<春天里的秋天>序》里写道:“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这是巴金先生通过帮助别人来践行自己的理想。
        巴金先生一直主张做人是应该有理想的。上个世纪30年代,巴金曾引用法国哲学家居友的话说过,理想就是:“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散,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这种理想,其实就是巴金先生抱定的理想。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到来后,他对商业大潮中出现的拜金主义风气和人性的畸变、道德的沦落,充满着忧虑。他常常会谈到理想的重要。他说,做人“应该有理想”。1985年,巴金先生在回答一小学生的信中说:“在这一场理想与金钱的斗争中,我们绝不是旁观者,斗争的胜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巴金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理想。他年轻的时候,“常放弃稿费版税,用来支持朋友从事文化工作。”他写作是为了“怎样让人生活得更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直到晚年,他带着病痛仍然坚持写作。他乐于当义工,以前在文化生活出版社踏踏实实地做了十几年的不领工资的义务总编辑。他在日常生活中,不知帮助过多少人。晚年,他把存款、稿费几乎悉数捐赠给了各种公益事业。
        晚年的巴金还这样自励:“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我自己,到了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我活下去只是为了'给’,不是为了'取’,这样的生命是有光彩的。”
二、他说的是真话,做的是好人
        李致是巴金先生的侄子。他小时候,做了本纪念册,请巴金给他题词,巴金先生欣然同意,用毛笔给他写下了这样四句话:“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这四句话中最主要的是“做人得做好人。”因为不做好人就不会讲真话,不做好人,“用功读书”和“放心玩耍”就失去意义,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可见,巴金先生是把做好人看得何等重要。
       做个好人是巴金先生的真实写照。在十年“文革”浩劫中,巴金先生受到了非人的迫害。劫后余生的晚年巴金,仍不忘要讲真话, 要做好人。他对人类解放的探索,不但未减当年的执着,而且以其久经磨难的深邃和无畏,在超过古稀的高龄和身体多病的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仍然笔耕不辍。1986年9月,82岁的巴金完成了150篇42万字的《随想录》,它被誉为当代“第一部旗帜鲜明的'真话文学’。”这部著作是巴金先生以对历史、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而写就的。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文学范畴,正如有人说的:“它标志着巴金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在新时期达到了新的峰巅。”
        巴金先生的一生是说真话的一生,是好人的一生,是鲁迅先生所赞誉的“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三、他具有博大胸怀和谦虚美德
       巴金先生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这个家庭雇佣了很多仆人。被唤作“四少爷”的巴金,最愿意与仆人们在一起。轿夫老周,是巴金一生中最敬重、最不能忘怀的人之一。巴金小时候,常去老周那儿,听他讲故事。讲完后,老周总要“教育”巴金:“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自己不要骗人,不要亏待人,不要占别人的便宜。”巴金也常到轿夫们的厨房去,帮他们烧火。他坐在灶前的一块石头上,不停地向里面送柴,结果常把火弄灭了。这时,老周就把他拉开,用火钳往灶膛里捅几下,火又蓦然着了,老周就趁机“教育”巴金:“你要记住: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叫赵兰英的记者与巴金先生聊天,巴金先生当时显得很悲哀,说自己这辈子没做什么,现在又成为大家   的包袱。赵兰英安慰他,说他的那些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巴金听后却哀哀地说:“我的几百万字作品,还不及老周的八个字。”老周的八个字是什么呢?就是“人要忠心,火要空心。”看,巴金先生的胸怀是多么博大啊!巴金先生是多么谦虚啊!
         巴金先生在晚年十分看淡名利。他这样写道:“名利之事我已看得很淡,而且有时甚至感到厌恶。现在想的只是把一点真情留在人间。”如此看淡名利,不是胸怀博大和谦虚的人是做不到的。
四、他时时处处为读者着想
         巴金先生说过,我是广大读者养活的,我要对得起广大读者。我只有努力地为他们多写好的作品,才会觉得问心无愧。正因为如此,所以巴金先生对读者的情感就格外真挚,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就格外强烈。
         1997年,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为巴金铸造了一尊铜像。在这所学校的请求下,巴金先生为这尊铜像题写了“掏出心来”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其实就是巴金先生一生忠于人民、忠于读者的真实写照。在巴金先生看来,作品最重要的是它的“含心量”,而不是“含金量”。因此,巴金先生总是用“心”写作。他倾尽毕生之精力,写出了许多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广大读者极其有益的妙文华章。
        巴金先生把广大读者视为知己,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从不隐瞒自己的思想。他肯“把心交给读者”,肯向读者讲真话。尤其是在十年“文革”后,巴金先生向读者所讲的“真话”更多。什么是他讲的“真话”呢?他说:“我所谓'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真话。我从未说,也不想说,我的'真话’就是真理。”由于巴金先生肯向读者“讲真话”,所以广大读者分外敬爱他。巴金先生对读者有着真情实感,他总是“用自己的感情去打动读者的心。”由于巴金先生能把心交给读者,“掏出心来”为读者写作,所以他的作品通俗而不媚俗,他的情感真诚而不虚伪,他的思想深刻而不深奥,他的文字从朴素中显出优美。
        巴金先生对广大读者分外友善,也分外谦逊。对读者的来信,他始终十分看重。巴金先生对读者来信基本上是“有信必复”。就连他与夫人,也是通过读者来信相识的。他对大读者是如此,对小读者更是善意有加、爱心无限。对小读者的来信,他总是竭诚地加以回复,从不怠慢。有一年,江苏某县有10位小学生给巴金爷爷写信,在信中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当您伏案写作的时候,你想的是什么?您写了那么多的书,您追求的是什么?”巴金先生不仅照登了这些小学生的来信,而且还写出近五千字的回信。在信中,他就孩子们关心的问题一一给予解答。这封回信既是一封珍贵书信,更是一篇有关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文章,它无疑对广大读者十分有益。
  ,  巴金先生的人品是伟大的,美好的。上面所述的他的美好品德只是他的人品的一部分。他的美好品德是永远值得我学习的,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我极愿意向巴金先生学习,为祖国为人民多写正能量和充满教育意义的作品,为祖国为人民多作一点贡献。
 

作者通讯地址与职务:231404,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桐城市作协会员   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爱好唯读书与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