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涂饮食轶闻(五)

 微言喜语 2022-03-14

打草惊蛇

文/曾再新
 
        打草惊蛇,是一句成语,但在当涂县也是一款乡土气息的菜肴。据相关资料传记有二。
       一是唐朝时当涂有个叫王鲁的县令,来到“鱼米之乡”的当涂任职。在任上贪赃枉法,搜刮了不少钱财。衙门里上上下下的官吏,也都暗中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无恶不作。老百姓怨声连载,对这伙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一天,王鲁批阅案卷,发现他的主薄被人联名控告。告他假借征收税赋营私舞弊,违法乱纪。一件件一桩桩揭发得清清楚楚,有凭有据。这些劣迹也正是王鲁平时所干过的,而且就主薄所干的坏事,认真追究起来,桩桩件件都与王鲁有关。因此,他一边看着案卷,一边如坐针毡,一阵阵毛骨悚然。心想:“新亏这个案子落在我手里,”情不自禁在案卷上批上八个字:“汝虽打草,吾蛇已惊。”王鲁的这八个字字面的意思是说:你们虽然打的是草,可我这条藏在草里的蛇,却已有所警惕了。其含意为:惩办某人或某些人,而使同一类型的其它人受到震摄,后来这句成语,却逐渐演变成另一种意思。一般用来比喻作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或受到了阻碍。这个典故出自唐代段成式所撰的《酋阳杂俎》。
        二是明朝万历年间,当涂县令章嘉祯是位好官,既有业绩,也很廉洁。在筹建金柱塔时,他担心手下经办人员偷工减料,中饱私曩,想了一个主意。一天,他请手下官员吃饭汇报工程进展,头道菜上来,他便用筷头轻轻拨开盘中的马齿苋,露出一道缝,现出红烧黄鳝。向在座官员问道:你们猜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大家一时答不出来。章嘉祯说:” 你们先听我讲一个典故, 再猜猜看: 唐朝当涂有个叫王鲁的县令,贪赃枉法,一天,他在批阅案卷时,发现他的主薄被人联名控告营私舞弊, 接受贿赂。状纸上列举的罪行, 与自己的违法行为大同小异, 一边看状纸, 一边打寒颤, 不由自主地批注'汝虽打草,吾蛇已惊’八字。”众人听罢恍然大悟,对县令的谋略大为赞赞,脱口而出:“打草惊蛇” !
       此事传到民间以后,一些开饭店的厨子,仿效制出这款别有风味的菜,一时轰动全城。当涂老百姓对这位有智谋的县令深感钦佩,事后调任,百姓特地为他建了“章公祠”,以纪念这位“百姓官”。
 
 
作者简介:曾再新,男,75岁,中专文化,安徽省散文协会会员,安徽省烹饪协会会员,当涂县作家协会会员,政协马鞍山市文史馆员,退休职工。热爱乡土文化,准备自编《当涂乡土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