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名族家风】欧阳氏好学上进承祖风

 微言喜语 2022-03-14



陈平民
    欧阳,为中国汉族人口最多的复姓。先秦时,欧阳氏主要活动于浙江一带。自汉以降,欧阳氏北上江苏、山东、河北,西挺江西,南部跨福建。魏晋时期,欧阳姓已经西抵陕西、四川,南达湖南。唐宋时,中原两次大规模移民,欧阳姓大批进入湖南、福建、两广地区。欧阳氏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广东省广州西部、湛江北部、河源、江西省彭泽县、吉安、永丰、万载,湖北省枝江、荆州、潜江。湖南为当代欧阳姓第一大省。

     欧阳姓以“画荻”为著名堂号。欧阳修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母亲以地作纸,用荻当笔,教子识字。后来官进翰林院侍读,与宋祁等同修《新唐书》,又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秋天开紫花。
  《欧阳氏族谱》

    后人遂以“画荻”怀念先人,以此为堂号。
    欧阳修祖籍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沙溪镇,其家谱以欧阳景达为一世祖。欧阳景达世居长沙,仕于齐。欧阳修为欧阳景达二十四世孙,他生有四子:长子欧阳发字伯和,次子欧阳奕字仲纯,二人早年外出为官;三子欧阳棐字叔弼,去新郑县守墓;四子欧阳辩字季墨,留颍州守业。

     古徽黟县宋时就有欧村(榔木岭东),有欧阳氏迁居,始迁祖欧阳文一,为欧阳修九世孙。明泰昌元年(1620)九月,欧阳魁手抄明嘉靖壬子(1552)冬月续修的黟县《欧村欧阳氏族谱》的有关记载,比明嘉靖年间成书的《新安名族志》“黟县·欧村”要翔实得多。从元泰定四年(1327)欧阳氏裔孙欧阳允文所作《元欧村欧阳氏续修谱图序》,写得明白详细:
明代修黟县《欧村欧阳氏族谱序》

     欧阳氏之祖本出夏禹之苗裔。自夏而周,由商而而周至越王勾践,而六世枝孙有名蹄者,受楚威王之封于鳥程欧馀山之阳,为欧阳亭侯,子孙因以氏焉。其后瓜𤔅绵绵,散居四处。历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至唐,而有居吉州之永丰以庐陵为郡望者,于吾族为正派祖,其初之封建隆替迁徙有宋观文教学士太子太师文忠公讳修者。谱序详之,今不复赘。自公之子发、奕、棐、辩以文学世其家,辩之八代孙十三朝奉讳文一公就试临安,以不第而旋,道经徽之黟邑渔亭里,乐其山水之佳丽,土地之闲旷,因卜家焉。自是以还,子孙益炽,或以文士显,或以武功称,或商贾向外迁,或富贵而他居。盖公之谱自景达始,由景达至于今,得其次序可纪已三十八世。
家训(局部);

     可见,欧阳修九世孙欧阳文一迁黟县“渔亭里”,是在宋室南渡之后他到南宋国都古杭临安应科考的南宋初年。明《新安名族志》记载欧阳氏迁黟有两处,一处云“(欧阳)辩曾孙文一,就试临安不第,经徽之黟邑榔木岭,乐其山水佳丽,遂卜居焉,因名欧村”;另一处又云“辩之曾孙曰逢世,应试古杭不第,因持文忠公画像迁居于此(榔木岭)”。两处记载均有误:迁者是欧阳文一,这是对的,但他不是欧阳辩的曾孙,而是欧阳辩的八世孙;欧阳逢世是欧阳辩的孙子,不是曾孙,迁黟县的不是欧阳逢世,而是欧阳逢世的六世孙欧阳文一。

     欧阳氏裔孙明人欧阳魁手抄明嘉靖版《欧村欧阳氏族谱》有《沙溪文忠公派传承之自图第五》(欧阳修及以下九代世系挂线谱),其中迁黟一支挂线九世,即欧阳修——辩(欣欧阳修四子)——懋(徽猷阁待制)——逢世(通判,赠朝散大夫)——伋(朝请郎,知连州,有一子名瑜)、仍(徙安东原)——瑜——绍文——忠谋、逊——文一——(忠谋之子,迁欧村)。
《宋欧阳氏族谱序》

    今黟县渔亭镇西部的楠玛行政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其中有个自然村叫欧村。这个欧村,即欧阳修九世孙欧阳文一当年迁居的村落。欧氏始迁于此,约在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8—1130)或绍兴初年(1131),至今将近九百年。
欧阳修后人来徽州生息繁衍,后人一直恪守欧阳氏惜时如金、勤勉问学、忧国忧民、清廉自守的家风。

[欧阳后世好学上进]
    欧阳文一六世孙欧阳桂乙和欧阳梦象,分别当过副使和将士郎,七世孙欧阳时吉、欧阳时清、欧阳时仁,分别做过京学教谕、府学教谕和县学教谕。欧阳后氏子孙,“执礼好义”者有之,“从学于湛甘泉之门”者有之,国课早完后又“输粟拜官”者有之,“通而不滞,介而知义,敬重于士夫”者有之,“以耆德重于乡”者亦有之。湛甘泉(1466—1560),名若水,字元明,广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为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从湛若水游学的有欧阳修19世孙欧阳豸,明正德嘉靖年间人。欧阳豸的孙子欧阳中在明朝末年,早完国课,“输粟拜官”。
欧阳道达像。

[文献研究专家欧阳道达]
     欧阳道达,是欧阳修迁徽州黟县裔孙中比较知名的人士,宫廷文献研究专家。他原名欧阳邦华,清光绪十九年(1893)出生于黟县渔亭欧村。十八岁入苏州东吴大学预科学习,民国四年(1915)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北大预科讲师和研究所助教。民国十三年(1924),参加“清室善后委员会”,查点清宫文物。民国二十二年(1933)受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之聘,担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科长。“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文物安全,将故宫最有价值的557箱文物,分批转运上海,欧阳道达参与文物南运的组织包装和监运,后相继任故宫博物院上海办事处主任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再次组织文物西迁,共有文物9331箱,欧阳道达负责监运,珍贵历史文物未受损坏与损失。南京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将2927箱文物,秘密分三批运往台湾,欧阳道达不愿去台湾,借故留守南京库房。当第三批文物刚刚出库,他就立即组织人力,将文物库门用钢筋混凝土封闭,保证了剩下文物的安全。1949年4月26日,中宣部电告华东局和三野政治部,命欧阳道达保护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的文物。欧阳道达不负厚望,完整地保存了这批文物瑰宝。新中国诞生后,欧阳道达任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办事处主任。1954年调任北京故宫博物院档案馆主任。后故宫档案馆改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下设编辑研究室,由他兼任主任。同年12月,他加入九三学社。1959年退休,担任顾问,但仍前住故宫博物院帮助工作。1976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四。欧阳道达先生为人正派,生活简朴,博闻强记,熟悉宫廷古文献。
                                 (2021年1月9日修订)
【作者简介】陈平民(1948—),男,休宁县人,徽州文化研究资深学者。曾任黄山日报总编辑、黄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山市社科联主席、党组书记。公开出版研究王茂荫专著《王茂荫研究》《王茂荫卷》《王茂荫研究文辑》三部。
感谢关注!感谢分享!图片作者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