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人文:再说凭祥友谊关——边关十名垂青史,不忘初心镇南疆

 浔州鑫森淼焱垚 2022-03-14

上篇友谊关文章《广西人文:凭祥友谊关——我的曾用名很多,但叫镇南关最适合我》说到,友谊关的六个历史名称及其来源说法,但也是有读友提出不同的历史说法,说当地老人还不同的说法。顺着网友提供的线索,又去翻翻资料,果真发现,关于友谊关的名称的说法,其实还是有很多的。

除了前文所说的六个名称:雍鸡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南关,睦南关,友谊关,民间,文献中还有镇夷关,南关,咘村关,金鸡关等多种叫法。历史两千年,天下名关有不少,但一关沿革中有过这么多名字的,估计仅是友谊关一处了。

金鸡关

读友留言中提到的“金鸡关”的说法,其实更多是在当地民间口口相传,毕竟当地人更为熟悉本地的地情。

在友谊关的侧边,有座596米的山岭,就叫金鸡山,古称右辅山。友谊关就在的交通要道之上,因为地域关系,当地人也就习惯称之为金鸡关了。

山上就是当年边关守防的军事要塞,有三个古炮台,分别名为镇南、镇中、镇北,与北面大连城的八座炮台相呼应。居高临下守护着山下关防通道,镇守着南疆安全。

咘村关

按现在的行政划分,到了凭祥市区,在当地一般说友谊关,都知道要去哪里,主要是去友谊关景区。那友谊关由哪个镇管理,所在哪个村的地界,不说外地游客,就是当地人估计都要停顿三秒才能回答。毕竟友谊关关楼的名气大,已经成为区域的代称了。

友谊关是在凭祥市友谊镇范围,要说什么乡什么村,不是当地人,这个还真答不上来,总之“友谊关”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行政建制。

翻翻旧书,以前友谊关还有一个名字,叫咘村关。这个叫法,是明洪武年间开始的,据说,明洪武时,就在这里重设关楼,因为关楼所在位置,就在一个叫咘村(也有叫板咘村)的范围内,所以就把这个关叫咘村关。同样,和金鸡关一样,主要是当地人的认知称谓,不算是正式的名称,而且,两个名称也很少见于正式的史籍中,多是一些口头上,“野史”,“外传”,故事传说中才看到了。

镇夷关

明永乐初年,安南外戚黎氏弑主夺位,夺取陈氏地位,引发永乐帝出兵征伐。任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率领丰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将领,号称八十万大军,与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在永乐四年(1406年)九月,分道出征安南。

所以,在永乐四年(1406年),把咘村关改为镇夷关

不料,征夷将军朱能在出征途中,不幸突然病逝,后来由张辅接任代为统领其部属,继续征伐安南黎氏事宜,待安南事平后,为了巩固南疆,镇摄安南,于是,在永乐五年(1407年)又把关名改为:镇南关!这也是一种说法了。

南关

《明史·地理志》 凭祥:“南有镇南,一名大南关,即界首关也。”南关之名,其实也是出自于地方的地理认知,一种地方习惯。

前文说,大南关之名源于唐,这只是说法之一,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明正德年间,又习惯称之为南关

据网上很多文章介绍,友谊关还不止两篇文章中提到的十个名字,还有其他名称,总之都是故事了,这么多故事都有一点是相同的。

友谊关就是祖国南疆边防线上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关口,这里的历史厚重,也沉重,正是前代人的浴血拼守,才换得关内的安祥与和平!

山还是这座山,关还是这个关,友谊关之旅,除了寻幽问古,一赏风光外,更应记住的,是这里炮火连天的岁月,和渐渐远去的那些人,那些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