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困难症?想要什么之前,先扔掉不想要的

 芥菜树下 2022-03-14

  

当眼前只能看到一条路时,事情往往还算简单:没得选,走就是。

选择多了,事情似乎反而变得有点乱。为什么呢?和被动没得选相比,多条路多个选择,多好。怎么会乱呢?乱在作出选择的当下,人把握不了自己的思路。如果事先知道,是捡了芝麻还是摘到西瓜,做决定也不难。想要芝麻就捡芝麻,想吃西瓜就摘西瓜。没有特别想要的,看哪一样的通常价值高。芝麻小,西瓜大,选大的就行。

问题是,芝麻和西瓜,看得清吗?不是每一次的选择,都给你配上望远镜和放大镜,好看清楚哪些是芝麻,哪些是西瓜。普通人没有全知的天眼,站在路口的一角,视野所及,看到的只是模模糊糊一条路。远处即使是西瓜,站在此时此地的角度,看上去还没有近处的芝麻个头大。前途未知,胜败不明。

看不清的同时,往往还会带上点优柔寡断。今天问他,是一个主意。明天再问,又是另一个主意。让他选一个,怎么都选不出来。都好,都想要。可您只有两条腿一条命啊,咋可能真有分身术呢?(友情提醒,当我们在嘲笑别人优柔寡断的时候,也想想自己。自己何尝有想象中的果断呢?何尝不是常常左右为难呢?)

优柔寡断,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性格软弱的表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何尝不是一种贪心不足?或者说,是某种能力配不上野心?因为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然而眼下的能力,就只能够得上一,得不着二。职场的优柔寡断,真的要不得。

于是,留给我们去面对的现实,往往就是这种看不清叠加上贪心。看不清路,也看不清自己,又什么都想要。这样一来,唯一的结果就是,选什么都乱。选择困难症,也就随之而来。

那么,怎样才是好的选择?各人的价值观不尽相同,所处的形势不尽相同,子之砒霜我之蜜糖。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去定义每一个不同个人所作出的选择,是否足够好。但也可以找出一些通用的办法。比如,选择之后,是否会后悔?比如,和自己有利益冲突的角色,为之喜还是为之忧?无论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只要其后的结果,不比选择之前差,就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即使你觉得不够好,但时光不能倒流,说好说歹都已无益。)

同时,也可以换个思路,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哪些选择是不好的?既然思来想去,都还是勉勉强强,那就避开它们。扔掉那些不想要的选择,剩下来的,就是可以备选的方案。就像考试中做选择题,划掉那些明显有错的,不会选的,不对劲的,留下可选项。再结合上下文,也就是我们实际的环境,找出偏好和倾向。芥菜树下看,这样作出的选择,也许当时并不觉得是最佳选择,但也不至于太离谱。

选择困难症,也许一直会有。但选了,就选了。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敬请关注:<芥菜树下>,闲扯工作,南北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