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物质条件那么差,为什么古人还愿意多生孩子?

 江山携手 2022-03-14

前段时间,全面开放三胎政策一经发布,立马引发大家热议。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正在步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后尘。全国人口基数当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越来越多。

之所以会全面开放三胎,主要还是想维持稳定的人口年龄结构。现如今,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二孩、三孩占比并不大。

再加上有不少年轻的朋友,因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开始对婚姻包括育儿产生恐惧,开放三胎政策势在必行。

然而,我们的上一辈包括更久远的封建时期,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不低于两个孩子。那为何物质条件较差的古人,不实行计划生育,而是愿意多生小孩呢?

我认为,社会环境与思想观念是影响生育率的两大关键因素。

先从社会环境这个大方面来进行简单的分析。众所周知,封建时期的中国与欧洲国家都是农业化社会。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普通人想要吃饱饭全靠天收。如果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不错,既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还能留有节余。

反之,若是今年闹天灾,粮食收成不好,全家人都得饿肚子。为了规避风险,古代人大多数是以家族为主形成的社会性团体。普通家庭想要活下去,必须依靠整个大家族。

许多影视剧里都会出现这么个场景,一个地方有两支不同的家族。为了争夺地盘,获取更多的资源,这两个家族经常明争暗斗。

其中一支家族在争斗中落于下风,突然家族里有一位后辈考中功名,借着这股东风便能反败为胜,这也是许多网络小说中经常使用的“扮猪吃老虎”的套路。

时至今日,广东、福建等地还有许多以家族为性质的宗祠中心。

2020东京奥运会上,一位来自广东湛江的14岁女将全红婵,在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以总分466.2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冠。

全红婵在家中排行老三,她还有四个兄弟姐妹。而全红蝉所在的全氏家族,在湛江当地小有名气。

按照传统习俗,家族里的女性成员不能进入族谱。但因为全红婵勇夺奥运会金牌,2021年11月份,现任全氏族长破例,将全红婵的名字收入进族谱中。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大家,在宗族集体当中,核心竞争力就是比拼人口多少。一个大家族里若是男性较多,则可以多开垦荒地进行种植。聪明读书好的,帮助他考取功名,女性成员则可以联姻。

当一个家族涌现出诸如全红婵这样的奥运会冠军,不仅可以光宗耀祖,同时还能用血缘关系为纽带,让这等杰出人才永久地为家族效力。这便是俗语说的“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

另外,封建时期医学条件落后,死于难产的妇女数量非常多,年龄较小的宝宝,没有疫苗的保护,夭折率也特别高。

结合之前说的,想要在家族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多生孩子,用数量弥补质量。

古人多生孩子,除了能够壮大家族,还能对国家起到帮助。一个国家的人口多寡,能直接决定在交战中生存下来的几率。正因为如此,中国历朝历代都有鼓励生育的政策。

汉朝时期,如果女孩到了婚龄却不婚配,就会被罚缴纳重税。

《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汉朝规定,百姓都要交人头税,税额为每人120钱,违反计生规定,就必须再多缴纳5倍的人头税。多缴纳的罚款,相当于一家四口一年的生活费。

《晋书·武帝纪》记载:“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女孩已经长到17岁,父母还没有给他找个婆家,那么官府就会代替女孩的父母为其指个婆家。

战争最为频繁的南北朝时期,许多国家对适龄女子不嫁的惩罚就更严重了。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政权,若女子适龄未嫁,全家都要坐牢。

《宋书·周朗传》:“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除了对于适龄不嫁有相应的处罚政策,古代还会为百姓提供优厚的结婚生育福利政策。

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提出了一系列鼓励结婚的政策。封建时期有权有势的男性,往往会霸占许多女性。

管仲向齐桓公提议,可以释放后宫内没有与大王发生过关系的女性,让她们去民间另寻良配。齐桓公同意了管仲这一提议,于是齐国迎来了人口生育潮。

越国也施行了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根据《国语·越语》记载,越国女人快生产时只要通知政府,大夫便会很快就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生下孩子后还有奖励。

如果生男孩,则奖励两壶酒,一条狗;如果是女孩则奖励两壶酒,一头小猪。生下双胞胎,政府会免费提供月嫂,若生下三胞胎,则是朝廷派人全程照管。

因此,在人口就是生产力的古代,大家没有选择,只能通过多生孩子来改变现状。加上官方提供许多“优生优婚”的政策,普通人似乎没有太好的选择,只能随大流,多生孩子。

其次就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如今社会工作节奏非常快,许多年轻人不生小孩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时间、缺乏社交。加上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从心底里有些害怕结婚。

还有许多女性朋友,大学毕业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在职场打拼多年,成功占据一席之地。渐渐地,这些女性也不想结婚,更不想生小孩。

反正一个人生活也有滋有味,赚的钱全部给自己花,不需要处理家庭琐碎,更免去了带孩子的麻烦。这么看起来似乎不结婚,不生小孩,反而很让人快乐。

除此之外,现在年轻人对于血缘后代的观念,比老一辈人要淡薄许多。我们的父辈,包括更久远时期的古人是十分看重血缘留存。

所谓的血缘留存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人们常说一定要生个小孩,不然百年以后都没人为自己祭拜烧纸。

但现在的年轻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信奉“活在当下”的观点。反正百年之后黄土一埋,世间的纷扰与自己无关。即使有孩子,谁又敢保证不会出现赡养老人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

再加上现在养老福利非常完善,各地建起许多大型养老机构,等到退休后住进养老院,或是单独生活也不成问题。

正因为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甚至害怕结婚生子。

但古人则不会想这么多,尤其是古代女性地位低下,一个女子若是无法为丈夫生下孩子,那简直就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

与今天又有所不同,现代讲究男女平等,女性不愿意生小孩,谁也无法强迫她们。

在古代,娶进家门的媳妇就成为整个家族的财产,她必须要尽到为家族繁衍生息的义务。

现在的女性朋友不生小孩,父母即使会唠叨两句,但也绝对不会强迫她们。可古代女子不生小孩,会遭到双方父母,甚至乡里左右的一致谴责。

这样的精神压力,就会迫使古代女性尽可能多生孩子,以提高自己在夫家的话语权。

因此,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因为生活环境加上思想观念的不同,导致生育率也有所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