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证明时间不存在,科学家让一女性在洞穴中住130天,结果怎样?

 草灰CHLH 2022-03-14

时间存在吗?如果关掉一切可以显示时间的设备,你还能够意识到时间的存在吗?在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中,你工作的电脑右下角无时不刻不在提醒你现在是在什么时间,当你抬起手腕,手腕上的手表也能告诉你答案,当你抬起头看向墙上的挂钟,它也能准确的告诉你时间。

但是,关闭这些可以告诉你时间的东西,你还能感觉到时间吗?早在1989年1月,由美国心理学家毛里齐奥·蒙塔尔比尼(Maurizio Montalbini)博士主导的一项“丢掉时间”的实验展开了。

为了打造一个与时间无关的环境,研究小组找到了一个深30米的天然岩洞进行了改造,他们在里面放置了床、沙发、400本书籍、吉他、绘画工具、一台可以与外界联系但不会显示时间的电脑,同时提供正常的一日三餐和水。

这个小窝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就是一些宅男宅女们的乌托邦吗?没有打扰,自己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于是,当洞穴布置好之后,研究团队进行了招募志愿者。

招募令一经发出,果然吸引了大批来自各地的“宅男宅女”。不过,想要参加实验,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因此经过了层层的筛选之后,一位名为斯特凡尼亚·福利妮(Stefania Follini)的室内设计师成功的脱颖而出。

就这样1989年1月13日,福利妮正式进入了洞穴中,开启了她的“无时间之旅”。起初的几天内,福利妮心情非常好的,她的作息也很正常,每天早上起床,整理房间、跳健美操、阅读、玩电脑上的纸牌游戏,到了晚上规律的休息。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问题出现了,福利妮的作息逐渐地被打乱,比如无法在早上起床,连续超过20小时不睡觉等。当研究人员用电脑与她交流时,她对自己的作息变化毫无察觉,并且坚持认为自己与之前的作息是一样的。

由于作息完全没有了规律,福利妮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在进行到130天时,福利妮的体重就下降了7.7公斤,而且就连规律的月经都消失了。同时,福利妮的免疫力、骨骼中钙含量都已经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了。

为了确保人的安全,研究人员不得不终止了原本计划为其210天的实验,在130天后叫停了实验。当福利妮从洞穴出来时,现场响起了掌声,福利妮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当研究人员问起福利妮在洞穴里待了多久时,福利妮表示不知道,或许有两个月了吧,但其实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

正是因为这个实验,让许多人也认为时间是不存在的。但其实,这个实验并不能说明时间不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这个实验进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时间不存在,而是要研究人类在长期隔离情况下对时间的感知,并收集研究对象的生物节律、睡眠模式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其次,这个实验对于志愿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挑战和环境,在这种完全陌生的环境下,人失去了时间的“参照物”。举个例子,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时钟的年代,照样过着规律的生活,而他们对于时间的参考就是日月以及家禽,比如鸡在正常情况下,从凌晨一点开始叫第一遍,之后每隔1-2个小时叫一次,所以古人才有了“鸡唱三声,天下白”的说法。

而福利妮在地下洞穴里,只有灯光,没有任何的时间参照物,所以久而久之,她原本的生物钟会被打乱,其实不止是人,曾经有科学家将鸡放在一个只有灯光的密闭环境中,结果发现一段时间后,鸡用了数百万年才形成的生物钟竟然也出现了问题。

如果说“去掉时间”的实验是在我们的家中进行的,只是让我们看不到任何显示时间的道具的话,人的生物钟是不会发生大的偏差的。

时间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人类给时间了一个量化而已,在古代,人们的量化工具是太阳在太空中的位置,在现代,人类量化的工具是各种显示时间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于时间的量化越来越确切。但是不变的是,时间一直是人类了解变化的一个尺度

假如宇宙中存在其他的文明,它们也是会有“时间”这个概念的,只不过,它们对于时间的量化方式可能不同而已。

在我看来,对于我们地球生物来说,时间其实是万事万物规律的一个量化。在大自然中的动物也是有时间概念的,只不过,它们的量化更加的粗糙,只有白天和黑夜以及季节,这一点通过有昼伏夜出和昼出夜伏动物的差异,以及许多动物有着固定的发情期就可以看出来了。

综上,时间其实是事物的变化规律,它必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时间存在的形式被我们用刻度表达出来了,表达虽然不完美,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宇宙,了解变化,就像理论物理学家李·施莫林在他的新书《时间重生》中写的那样:如果法则存在于时间之外,那么它们是无法解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