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道早期的茶器遗存...

 隐遁B 2022-03-14

茶道历代以来,把那些为大师所持用的传世唐物天目奉为圣物,这不仅仅只是关于茶碗的品相,又或是简单的包糨。准确的说,是关于茶道传承血脉中对信仰、典范、礼法的顶礼与遵从。自遣宋使及留学僧的归来,带去的禅宗及其宋式饮茶法,让日后的茶道成了有本可依的正统,而这个正统的源头,显然不是北宋文人的“点茶”插花,而是与禅宗息息相关的云堂茶礼。而天目也好,茶入也罢,素得不能再素的茶器,竟成为茶道史上最为高贵的一笔,开启了上千年的禅茶一味的茶道历程......🍵🌹

图片

茶道学者桑田中亲曾经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小通告:小店商务微信今晚八点上新,敬请关注,同行勿扰。)

图片

京都的建仁寺为镰仓幕府第二代将军源赖家于建仁二年(1202年)所创建。同年并授命自中国宋朝习得临济宗禅法后,学成归国的荣西禅师为开山祖师,并以当时的年号“建仁”命名为“建仁寺”。在此开设一个台、密、禅三宗兼学的道场。而荣西禅师自中国学成归国后,即开始大兴临济宗禅法,并将中国的茶和其礼仪传入日本,因此荣西禅师也被尊称为“茶祖”。

图片

也正是800多前的鎌仓时代初期,临济宗的开祖、荣西禅师自中国的宋将茶树种子带回日本,成为现今喝茶文化的起源。此茶喝法并非焙乾后饮用的煎茶,而是和抹茶一样碾磨成粉末饮用。

图片

荣西禅师的《喫茶养生记》是日本最初说明关于茶的栽种法和效用的文献。京都郊外的栂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将茶树种子散播于宇治、仁和寺、醍醐等地,对其后茶的普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图片

室町时代,与禅的精神连成一气的茶之汤传承到千利休而形成了一种文化。茶道受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战国大名们的庇护,逐渐受人们喜爱,而宇治的抹茶在茶人之间已变得不可或缺。茶之汤文化作为日本独自的精神文化,发展为各流派并流传至今。

图片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也写作“静寂”。它是指审美观。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侘”字上。“侘”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平安时期“侘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鬱闷、孤独的人。

图片

到平安末期,“侘”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盪、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政治舞台。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淨土宗应运而生。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图片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著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