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著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法国哲学家萨特也说过:“你生气,是因为你选择了生气。” 不错,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王阳明先后共考了三次科举,同期的考生中,有的因金榜高中而得意洋洋,有的因名落孙山而捶足顿胸。 唯独王阳明,多次落第,但一脸淡然的样子,令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否伤心过度或者对名次麻木了。 他却道:“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兵家胜负,自古无常,考试也一样。 但是对于多数读书人来说,考取功名就是头等大事,王阳明看得如此通透,虽然输了考试,但赢了自己。 每个人的情绪,就是对当下生活的满意度。这世上八成的烦恼,都是来自于私欲;八成的冲突,都是因为情绪化。 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 克制情绪,不动于气,自然安定,是为至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