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丨高玉霞:一案书香沁月明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2-03-14

我喜欢在春风习习的傍晚,开了南窗,让一缕洁白如玉的月色,移到我的案前,落在我的书页间。

那墨色的小字,沁了月光,仿佛一小朵一小朵沁了雪的寒梅,书香都沁在了心上,被生活磨砺的心,也变得轻柔欢快起来。

这也让我想起儿时借月读书的往事来。

儿时,放学回家,一推开门,总被唤去抱柴,挑水,煮饭,喂鸭。

诸多忙碌后,已是饥肠辘辘。吃完饭,收拾完碗筷,在饭桌上写作业是常有的事。

那时多停电,一盏烛光借一窗明月,静静的夜,时光悠悠而过,母亲在烛光下做些针线活儿,我和姐姐们围着烛光写作业。

有时,烛台被母亲端走,烛影晃悠悠地跟着母亲,我们只好端了书,掀开窗帘,让明月化身成一盏烛光,安静地陪着我们读书。

儿时,很多“闲书”的阅读,也都是在月光下完成的。

那个年代,在月光下偷读“闲书”,是每个孩子对往事最亲切的怀恋。

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在西屋的柜子里囤了很多书籍,不但有作文选、故事集、百科全书,还有《红楼梦》和《西游记》,更有《围城》和《牛虻》、《茶馆》。

如今想来,真是感谢那一柜子书,让我在童年,把那些看似无处可用的时光,用得恰到好处。

多年后,我依然感谢那个曾经借月色而读书的自己。

是书籍润泽了我干涸的心灵,给予我人生有益的营养,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在小小的村庄里,看到了外面的大世界,在苦寒的生活中,坚守内心的笃定,奔着一个目标,蹚着岁月的河,逆流而上。

后来,每当我出差在外,遇到一僻静处,无论是清凉似水的西窗,还是月影袅娜的凉亭,只要抬头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就总疑心自己错过了大好的读书时光,辜负了那月光照拂的静谧。

无论出差多累,我也要在月色美好的夜晚,静静地打开台灯,将身心沉浸到书中去。

而今,明月再一次挂上西窗,我关了灯,让月光小巧地落在我的额前,轻轻翻开书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月光拂照间,在我小小的书桌前,我仿佛又闻到了寒梅的香气,一缕一缕,从书的扉页间幽幽袭来。

(已载3月15日《德州晚报》)

■作者:高玉霞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