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长们的耐心引导、言传身教。 记得我之前采访过一位很有名望的老教师,当问到他“成绩优异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质”时,老教师是这样回答的:“他们可能不是天赋最高的,或者最勤奋的,但是他们往往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能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而且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能比有所成就。” 在孩子10岁之前,请一定要“逼”孩子养成这3个习惯,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会感激你! ![]() 1、坚持读书的习惯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坚持阅读? 因为我们要用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终生精神成长打底。 阅读不仅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升写作能力,还能让孩子的更富有内涵。 坚持阅读就是在为未来积累知识财富,也是在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 2、做事保持专注的习惯专注力对一个人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马克吐温说: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家长应客观观察、记录孩子做事情很专注的时间至少两星期以上,在这个基础上找到孩子最专注的时候。父母应尽可能配合孩子的时间表,在孩子专注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读书、写字。例如,周一至周五时尽可能不外食,以免回家时间不一致。若放学后另有课辅或才艺学习的孩子,可以采取固定时间但不固定时段的方法进行。 父母应该要求孩子一次只集中精力去做好这一件事。当这件事完成之后,再做另外一件事。这样才能把事情一件件做好,这样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 ![]() 3、独立习惯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父母一方面要给予孩子爱,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爱和独立性不能画等号,独立性比爱更重要。 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辈子,有些人,有些事,孩子注定要一个人去面对,只有父母舍得放手,孩子才能走得更稳。 ![]() 最后,想和大家说:家长就是孩子的原件,不自律的家长是很难教育出自律的孩子。讲礼貌有教养、保持干净体面的外表、家里打扫得井井有条、规律的生活,坚持读书,充电......这些都是自律。当你真正做到了自律,孩子也绝不会差到哪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