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下载: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联考高三地理试卷 2021-11-26 15:44 欢迎关注公众号老丁侃地理,更多精彩内容每日呈现。 下载链接: https://pan.ba

 金色年华qwer 2022-03-14

2021-11-26 15:44

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eWdjUNd-9sH4aIGcrbRA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风是沙丘移动的主要动力,植被覆盖率、沙丘的水分状况和地面的起伏程度等因素也对沙丘移动产生影响。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处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13 mm(集中于6-9月),风沙灾害多。近年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风沙移动得到遏制。据此完成1-2题。

1.结合沙丘移动的影响因素,推测民勤地区沙丘移动速度最慢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近年来,民勤绿洲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阻沙效果显著,是因为植被可以( )

①增加当地降水 ②削减过境风力

③提高土壤湿度 ④增大地表起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题详解】结合材料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和民勤的区域位置可知,民勤冬春多大风,沙丘移动速度较快,3月和12月不符合题意,AD错误。6月雨季刚至,植被覆盖率未达到最高,9月处于雨季末,植被覆盖率和沙丘水分含量都较高,所以B错误,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从微观角度看,植被覆盖率提高,可以削减风力,涵养水源提高土壤湿度,②③正确,B正确。绿洲植被对地表起伏影响较小,④错误,D错误。植被虽然可以增加蒸腾量和空气湿度,但是难以在小范围内增加降水量,①错误,AC错误。故选B。

“闹海风”是一种大风并伴有吹雪、雪暴等的灾害性天气,其形成与亚洲高压的移动、风的“狭管效应”、水汽含量、大气对流运动密切相关。新疆吉木乃县冬季“闹海风”频发。图1示意吉木乃县位置。据此完成3-4题。

图1

3.图示地区最容易发生“闹海风”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 )

A.清晨 B.上午 C.午后 D.子夜

【3题详解】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两山之间,冬季北方有亚洲高压,来自亚洲高压的风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形成了闹海风,A对;乙、丙、丁均不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B、C、D错误。

【4题详解】根据题目可知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而一天中气温高值出现在午后,此时对流运动强烈,所以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午后,C正确。

尼莫点(48°52.6′S,123°23.6′W),也被称为“海洋难抵极”,它孤立于陆域、船舶航线及洋流之外,其所处海域的人类活动及其他生物踪迹稀少。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大量的人造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并埋葬在尼莫点周边海域。据此,回答5-6题。

5.尼莫点不仅人类活动稀少,海洋生物也很少,主要是因为这里( )

A.光照不足,浮游生物难以生长

B.洋流环绕,营养物质难以到达

C.气候严寒,浮游生物难以适应

D.降水丰富,营养物质浓度偏低

6.与其它海域相比,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和埋葬地的有利条件是( )

A.环境影响较小

B.隐蔽条件较好

C.自净能力较强

D.海水深度较大

【5题详解】尼莫点处于南太平洋中部,以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把尼莫点围绕在其中,来自陆地的营养物质难以随洋流输送到尼莫点,致使该地人类活动稀少,海洋生物也很少,B正确。尼莫点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以晴朗天气为主,光照充足,A错误、D错误;尼莫点位于中纬地区,气候不会严寒,C错误。所以选B。

【6题详解】尼莫点远离大陆和人类活动较多的海域,且有以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把尼莫点围绕在其中,废弃的航天器在该区域坠毁较安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A正确;隐蔽条件不是航天器残骸坠落主要考虑的条件,B错误;该海域水体流动性较小,水体自净能力较差,C错误;尼莫点的海水深度无法判断,且世界海域最深处为马里亚纳海沟,D错误。所以选A。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图2),完成7-8题。

图2

7.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

A.遮挡风沙 B.防外人跌入

C. 遮阳挡雨 D.美化建筑

8.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

A.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C.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D.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7、“地坑院”地势向下凹,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可以让地面上的人清楚这里是“地坑院”,需注意安全,注重实用性,故选 B。

8、“地坑院”是窑洞的另一种模式,对黄土土质要求较高,故选C。

海退是指海水从大陆向海洋逐渐退缩的地质现象。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一滨海一浅海一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图3为辽河三角洲区域图,完成9-10题。

图3

9.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表现为海退为主的影响因素可能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河流含沙量增加

③陆地相对抬升 ④海浪侵蚀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经历了河道(湖沼)一滨海一浅海一三角洲的过程,说明( )

A.生态系统从河湖湿地系统向海滨湿地系统逐步转变

B.沉积层先后体现陆相沉积一海陆交互相沉积一海相沉积

C.陆地可能经历了抬升—下沉的地质活动过程

D.海平面可能经历了下降—上升一下降的变化过程

【9题详解】海进与海退是海陆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表现为海退过程,一般是由于陆域相对抬升或者沉积物沉积量大于侵蚀量,导致海平面相对下降所造成。②③正确,全球变暖,会使海平面升高,会导致海进,侵蚀减弱是海退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影响因素,①④错误。所以选B。

【10题详解】河道(湖沼)为陆地环境,滨海浅海为海洋环境,三角洲是海岸带环境。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浅海三角洲的过程,表明先后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过程, D正确。生态系统从河湖湿地系统向海滨湿地系统再向三角洲湿地系统转变,A错误;沉积层先后体现陆相沉积—海相沉积—陆相沉积,B错误;陆地可能经历了抬升地质活动过程,C错误。所以选D。

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图4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图4

11.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

①大气反射增强

②大气逆辐射减弱

③地面反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强 B.降水稀少

C.对流旺盛 D.工业发达

【11题详解】棕色云团使得大气反射增强,则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可能减少,气温可能降低,不会加剧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消融,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大气逆辐射会增强,不会减弱,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地表冰雪颜色加深,使得地面反射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升高,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加剧,③、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2题详解】南亚地区1月份,盛行东北季风,盛行大陆气团,天气晴朗,大气稳定,降水稀少,空气中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颗粒物不易沉降,容易聚集,从而使得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A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冬季风强劲,空气中的颗粒物容易扩散,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B不符合题意;如果当地对流旺盛,容易形成对流雨,空气中颗粒物容易沉降,不易聚集形成棕色云团,C不符合题意;工业发达,排放的颗粒物污染物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不是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图5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5

13.乙树种广泛分布地区所属的自然带,在我国对应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4.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物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较大 B.降水稀少

C.日照充足 D.气温回升

【1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树种凋落的时间主要是在秋季,到了冬季凋落量基本为零,很有可能是冬季都凋落完了,次树种最有可能是温带落叶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气候,故选D。

【14题详解】甲树种在秋冬季的凋落量少,春季凋落量大,一年四季都有凋落,说明一年四季树干上都有叶片存在,那么不是落叶林,最有可能是常绿林,春季气温回升较快,蒸发量大,叶片凋落量大,降水、日照和风力等条件春季都不是最极端的,故选B。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图6)所示。读图完成15-16题。

图7 图6

15.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图7中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2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8个月

16.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图7)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B.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C.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D.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15题详解】

福州位于26°N,乙图①栋10层住户能够得到太阳直射的太阳高度角不能低于45°, 根据计算公式: H=90°-纬度差,可知当直射点高于南纬19°时福州太阳高度已低于45°,南北移动共9°不能得到太阳光,太阳直射点每天移动约0.25°,每月移动约8°,选项中2个月最接近,故选A。

【16题详解】

与南方相比,北京太阳高度小,如果照搬福州设计,则北楼遮光的时间会更长,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应降低南楼高度或扩大南北楼之间的楼间距,A、B错误, D正确,东西方向的楼间距对采光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图8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材料二 表1为R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

季节

冬季

12月-次年2月

春季

3月-5月

夏季

6月-8月

秋季

9月-11月

占全年径流量的比重

6%

51%

22%

21%

表1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图8中R河西岸沼泽广布,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成因。(8分)

(3)R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该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从河流水文特征角度分析其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8分)

17.(22分)

(1)该区域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2分);地势东高西低(2分);多沼泽分布。(2分)

(2)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或蒸发量小于降水量)(2分);气温低于0℃的时间长,地下冻土广布,不利下渗(2分);气温低,R河结冰期长(2分),且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多凌汛现象发生,造成R河沿岸地区河水常泛滥,从而形成大面积沼泽(2分)。

(3)补给形式: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2分)。

原因: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结冰期长(2分);R河自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有凌汛现象,不利于航行(2分);河水水量季节变化大,通航能力不稳定(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盖马高原为朝鲜东北部玄武岩台地,海拔1300米左右,被称为"朝鲜屋脊,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2℃;月平均最低-25℃。年降水量580-750毫米。

材料二:长津湖位于盖马高原上,南部是赴战岭山脉隆起断陷形成的河谷,其北部为中朝界河鸭绿江,隔河与我国的吉林、辽宁相望,东临日本海,距离海岸线不足100公里。

材料三:2021年1月6日北京遭遇了罕见寒潮,最低温-19.5℃,创世纪低温记录。表2为长津湖和北京的地理坐标及2021年1月21日的日均温。图9为盖马高原及其附近地形图。

经度

纬度

气温

北京

116.19°E

40.01°N

-8.6℃

长津湖

127.25°E

40.29°N

-21.3℃

表2

图9

(1)试分析,与北京相比,长津湖冬季严寒且多暴雪的原因。(14分)

(2)简析盖马高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6分)

18.(20分)

(1)海拔高,气温低(2分);位于高原,散热快(2分);四周无高大山脉阻挡,利于冷空气南下(2分);西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北风(2分),经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水汽充足(2分),河谷利于水汽深入(2分),后经地形抬升,多暴雪;(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降水丰富,水源充足(2分)。玄武岩台地,矿物质含量高,土壤肥沃(2分)。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多低温冻害(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2年冬奥北京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我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南方地区的某中学生滑雪爱好者准备利用寒假在素有“中国雪窝”的山东半岛北部开展滑雪活动。图10中阴影区域为本次滑雪体验活动主要区域。

图10

图11

(1)在图10中标注此季节山东半岛的主导风向。(2分)

(2)在图11中画出受地形影响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并从降水、坡向、坡度等角度说明图10阴影区域适合开展滑雪运动的原因。(8分)

19.

(2分)

(2分)

原因:阴影区域位于山东半岛冬季迎风坡一侧,来自海洋的冷湿气流沿着山坡抬升至高空,水汽易凝华形成降雪(2分)。阴影区域位于阴坡,太阳光照影响小,有利于积雪保存(2分)。阴影区域地形坡度较大,有利于开展滑雪运动。(2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