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三大“战斗民族”:车臣垫底,哥萨克居二流,第一谁也想不到

 历史侦查处 2022-03-14

谈及如今的俄罗斯,人们自然会想到“战斗民族”这个词。尤其是在近期仍旧持续交火的俄乌冲突中,由“高加索强人”卡德罗夫率领的车臣武装力量的强势登场,更是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车臣人给人们的首要的印象就是勇猛彪悍。这个从17世纪开始就生活在战争中的特殊族群,以其强悍的战斗力,打过波斯帝国,死磕过奥斯曼,硬钢过俄罗斯。

尽管在一次又一次地统治与反统治、殖民与反殖民、压制与反压制中屡败屡战,但几百年来,车臣人骨子里那种桀骜不驯的基因从来没有被驯服。

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车臣人就以其勇猛敢战打得俄军一个装甲旅全军覆没,俄军于此役中虽占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但却付出了伤亡4000余人的沉重代价。

在车臣人的凶狠打击之下,俄军不得不灰溜溜撤离车臣,自此,车臣分离倾向愈演愈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威信大跌、颜面扫地。

车臣人这种难以驯服的彪悍,让俄罗斯很是头疼,直到政治强人普京的上台,俄军的铁拳重重打在了格罗兹尼,车臣才成为俄罗斯忠心耿耿的“小弟”。

所以,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在的角度来审视,在很多人看来,车臣无疑是俄罗斯最具战斗力的“战斗民族”。

事实上,俄罗斯内部的“战斗民族”可不光是个车臣,哥萨克也是世所公认的狠角色。

首先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哥萨克人并不是一个民族,他是一支于13世纪,为追求自由,不愿臣服于金帐汗国统治的斯拉夫人。

这些斯拉夫人或不满蒙古人的统治,或为了追求自由,或受到蒙古人的迫害等因素,逐渐迁徙到了顿河、第聂伯河流域。

由于流浪到这些地方时常受到其它部族的袭扰,这些人为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便凭借着令人惊叹的马背功夫,自发组成了哥萨克军事集团。

这些斯拉夫人本就勇猛善战,加上追求自由,因此,在突厥语中“哥萨克”便成为了他们的统一代称。

哥萨克作为一个准文化军事组织,他们不仅不是一个民族,而且因为分布在整个东欧平原,哥萨克人又有“顿河哥萨克”、“第聂伯河哥萨克”、“乌拉尔河哥萨克”,等等。

但要说到是,无论他们如何细分,外界统一将其称呼为“哥萨克”。可惜,这群追求所谓自由的哥萨克人,最终还是无可避免沦为了沙俄的爪牙和鹰犬。

17世纪,嗜土成性的沙俄大肆向周边扩张,近在咫尺的东欧平原上的哥萨克人自然也逃脱不了他们的魔爪。

沙俄为征服哥萨克,一方面用尽血腥的手段予以铁腕镇压,另一方面又极力从哥萨克内部大搞分化、瓦解,并许以丰厚奖赏,竭尽所能地拉拢哥萨克上层。

在沙俄软硬兼施之下,骁勇善战、凶残成性的哥萨克人自此沦为沙俄最得力的打手。

在对外扩张方面,哥萨克人成为了他们手中的利剑,剑之所指,摧枯拉朽;在对内镇压起义浪潮中,哥萨克骑兵刷过,寸草不留;在反抗外敌入侵中,哥萨克人更是表现抢眼。

1812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调集大军六十多万征伐沙俄,哥萨克骑兵凭借着高度灵活和持久作战的优势,在拿破仑进攻的时候骚扰;在宿营的时候偷袭;在撤退的时候追击,哥萨克骑兵马刀所过,法军人头滚滚落地。

以至于拿破仑痛苦地哀叹:“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由此可见,哥萨克的凶悍,因此,说他是俄罗斯赫赫有名的战斗族群,实在不为过。

所以,就战绩和凶悍度来讲,哥萨克要略胜于车臣人。

远的且不论,就说近的。1999年第二次车臣之战,90名哥萨克人在情报有误的情况下,空降776高地。

这个高地当时对于俄军后续部队能否顺利向前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哥萨克人抢先一步占领了776高地后,按原情报显示,他们顶多会遇上不过百把人的车臣叛军。

可没想到,占领776高地不久,遭遇的却是2500名车臣人!这是什么概念呢?从单兵作战角度来看,也就是说,每1名哥萨克人要单独干掉将近28个车臣人!

光是看这种实力悬殊的单兵对比已经够吓人的了,如果把车臣人凶狠的战斗力也考虑进去,再加上车臣人拥有的火炮等先进武器,可以想象,哥萨克人的处境几乎是猛虎遇见了群狼了。

任凭猛虎如何厉害,也招架不住群狼的轮番撕扯,看看台面上的数据,估计这场仗里,哥萨克人恐怕是要全军覆没。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这群哥萨克人竟然与车臣人打了三天三夜,车臣叛军始终无法拿下776高地。战斗进行到最后一刻,山头上的哥萨克人仅剩下23人,车臣叛军却伤亡近千人。

山下尸山血海,山上焦土冒着白烟,战争的双方杀红了眼。

最终,哥萨克人因为缺乏及时必要的支援全部战死,而车臣叛军在丢下700多具尸体后,才勉强拿下这座高地。

故此,单就这次哥萨克与车臣人的正面“硬杠”来分析,说哥萨克战斗力略胜于车臣人算是谦虚的了。

然而,如果要把车臣与哥萨克做个比较,我们会很清晰地发现:车臣人也好,哥萨克也罢,这两个民族(族群)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被俄国人摁在地上摩擦起火花后才臣服的。

固然,从历史上的表现和现实的行动来看待,他们都属于妥妥的战斗民族,这一点没有什么值得令人怀疑的。

但,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在俄罗斯这个国度里,还算不上顶尖级的“战斗民族”。

那顶尖级的“战斗民族”是谁呢?或许很多人谁也不会想到,但如果翻阅一下沙俄过往的历史,就会知道,楚科奇人才是俄罗斯历史上最狠的“战斗民族”。

关于楚科奇这个族群,中国古代就曾有过详细的介绍。在唐朝历史书《通典》中记载:

文献记载比较长,故不在此全部列出,大意是,在堪察加半岛以北有个国家叫夜叉国,这个国家的居民穿着海豹皮、狗皮做的衣服,用石头和骨头做箭簇,长相青面獠牙,骁勇善战。

从唐代的这段文献史料记述的情况来看,楚科奇人所在的国度之所以被叫作“夜叉国”恐怕与他们传闻中面目狰狞的形象有很大关系。

这些有关楚科奇人的轶事传闻,都是从勘察加上的流鬼国使者口中得知的,到底楚科奇人是个什么样的族群,唐代中国人并不是很清楚,大多也仅停留在邻国的口述传言当中。

而楚科奇人真正进入现代文明视野的,则是沙俄向东扩张。

17世纪初,沙俄向东一路迅猛东扩,哥萨克骑兵作为彼时纵横天下的铁骑,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入侵的势力遍及整个远东,甚至还一度推进到了堪察加半岛一带。

就当时整个沙俄东扩的脚步来看,尽管他们在西伯利亚的疯狂扩张,也曾遭遇到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但沙俄军队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先天优势,对那些落后的蛮荒部族,基本上形成了降维打击。

沙俄军几乎没遇到太过强力的阻挡,在17世纪末期就将足迹踏遍了整个东北亚。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屡战屡胜的沙俄军队不会想到,他们在堪察加半岛以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而抵抗沙俄急先锋哥萨克骑兵的,正是楚科奇人。

有史料详细记载哥萨克骑兵与楚科奇人正面战斗的,是1730年的柏林河之战。在这场战斗中,沙俄派出150名哥萨克骑兵。

这些哥萨克骑兵久经沙场,各个凶悍敢战、生性残忍,与楚科奇人在柏林河甫一交战后不久,哥萨克人就被打得狼狈而逃,骁勇的楚科奇人不仅打得哥萨克骑兵丢盔弃甲,而且还将他们的头目舍斯塔科夫当场击毙。

沙俄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第二年又派出了215名哥萨克骑兵和200多名土著仆从军队楚科奇人发起了血腥报复。

哥萨克人光是乘坐的鹿拉雪橇就有700多辆,他们顺着阿纳德尔河而下,穿过别拉亚河和山谷冻土带,来到了楚科奇海沿岸。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他们沿途扫荡了大大小小的楚科奇人营地,在接下来在石中山这个地方发生的战斗中,俄国人取得一些小胜,但此时并未伤到楚科奇人的筋骨。

正当俄国人欢欣鼓舞以为战胜楚科奇人时,楚科奇人以敏捷、灵活的小股作战方式,袭扰的驻地的哥萨克人痛不欲生。

渐渐地,沙俄军队中有越来越多的人突然消失,不少人在一觉醒来后就成了楚科奇人的俘虏。

恼羞不已的沙皇大发雷霆,命令沙俄军队继续加大围剿力度,企图把楚科奇人赶尽杀绝,只是没想到,这一打就是30多年,楚科奇人不仅没有被打败,而且越打越强,倒是素有沙俄急先锋的哥萨克人在楚科奇人的地盘下被撂下一具具数不清的尸体。

在沙俄对外扩张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和族群能如此强悍地抵抗俄军这么久,给俄军造成沉重打击,即便是号称天骄之子的蒙古人后裔所建立的几个汗国,都没能挡住沙俄对外扩张的步伐。

可楚科奇人却出人意料地做到了,而且还令沙皇痛苦不堪。

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漫长战争后,沙俄始终没能征服这个生活在勘察加半岛以北的“战斗民族”。

最终,素来以凶狠残暴著称的沙俄,不得不用一纸《异族人管理条例》这个法律条文,正式承认了楚科奇地区的独立,并言明楚科奇人享有免劳役、不纳税的特权。

这是很了不得。在沙俄时代,劳役和纳税是所有沙皇脚下臣民们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楚科奇人竟能被豁免掉这些,可以说沙俄宣布此法律条文,无异于公开宣告挑战楚科奇人的失败。

所以,综合上述来看,车臣不敌哥萨克,而哥萨克又不敌楚科奇。因此,俄罗斯三大“战斗民族”,楚科奇人排第一流,哥萨克人则要屈居二流了,至于第三垫底,恐怕得车臣人莫属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