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单”的陕西:为什么只有陕西,却没有陕东?“陕”又在哪里?

 一叶漂舟gdq1fv 2022-03-15

在中国诸多省级行政区之中,陕西省是一个名字比较独特的省份,因为绝大多数以“东南西北”这种地理方位命名的省份大部分都是成对出现的,比如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

但陕西却没有一个陕东与其相对应,这是为何?“陕”指的又是什么呢?

“陕”本意是地势险要的地区,而陕西的陕指的就是陕塬。

陕塬位于崤山向中原地区的过渡地带,四面环山,地势非常险要,可以说是关中平原前往中原地区的咽喉之地。

在周朝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当时的周天子曾经以陕塬为界,分为了陕西和陕东,并且建立了新的都城洛邑,与镐京同为都城,共同治理天下。

不过古代的陕塬就是如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陕州区,并不在陕西省的范围内,并且陕东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陕东最早是代指中原地区,而中原地区地址平坦,有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开始向这里拓展,导致陕东的范围,从最初的黄河中下游扩展到了北至燕山、南至长江的广大区域,“陕东”一词就无法指代如此巨大的一片区域,所以人们开始将陕东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

而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之中,陕西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多次出现分裂割据政权,这使得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对此非常头痛。

直到元朝入主中原,因为元朝划分的行省范围都比较大,为了防止行省势力过大以至于威胁到中央,所以元朝在划分行省时刻意没有根据地形来进行划分,避免各个行省借助地形形成割据势力。

而陕西在这个时候就被拆分,将咽喉要地的陕州划给了河南地区,也是在这时,现如今陕西省的东部和南部边境基本就确定了下来。

到了清朝时,大部分行政区划都沿用了明朝时期的划分。因为清朝没有了北部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内部。

那时的陕西面积很大,包括如今的陕西省与甘肃省,当地民风彪悍,一旦爆发农民起义的话,会给朝廷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于是清朝统治者便决定将陕西省进行拆分,拆成了甘肃省与陕西省。至此,陕西省的西部与北部边境也基本确定了下来。

所以,陕西省才成为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有西无东”省份,并且一直“落单”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