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怀瓘《论用笔十法》(终)

 公司总裁 2022-03-15

【原文】

尺寸规度,不可长有余而短不足,须引笔至尽处,则字有凝重之态。

随字变转,谓《兰亭》“岁”字一笔,作垂露;其上“年”字则变为悬针,又其间一十八个“之”字,各别有体。

《翰林密法》云,凡攻书之门有十二种隐笔法,即是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1)笔、提笔、啄笔、罨(2)笔、䟐(3)笔。并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4),迟笔法在于疾,疾笔法在于迟,逆入倒出,取势加攻(5),诊候(6)调停(7),偏宜(8)寂静。其于得妙,须在功深,草草(9)求玄,终难得也。

【注释】

(1)涡(wō):旋涡。

(2)罨(yǎn)覆盖。

(3)䟐(lì):行走的样子。

(4)幽隐:潜藏、隐蔽。

(5)加攻:增加攻打。

(6)诊候:诊断病情。

(7)调停:平息争端。  

(8)偏宜:特别适宜。

(9)草草:仓促、马虎、漫不经心的处置。           

【译文】

尺寸规度,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必须牵引笔毫到达最后,那么字就有凝重的形态。

随字变转,是指《兰亭序》的“岁”字竖画,写成垂露;“岁”字上而的“年”字的竖画就变成悬针,又如其中的的十八个“之”字,各自另外有形体。

图片

《翰林密法》说,所有学习书法的门径有十二种隐蔽的用笔法,那就是迟笔、疾笔、逆笔、顺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提笔、啄笔、罨笔、䟐笔。综合用笔的生死方法,幽暗隐蔽。迟笔法要疾速,疾笔法要迟缓。逆向进入,倒反出来。掌握形势要增加进攻,诊断病情要调整治疗,特别适宜宁静。要获得其中的美妙,必须功力深厚,马马虎虎追求玄妙,终究不能获得。

【解析】

尺寸规度的用笔法,首先是长短合宜,必须不长不短,长增一寸则太长,短缩一寸则太短。其次是力送笔端,达到凝重的效果。

随字变转的用笔法,相同的点画要有变化,同一个字写法也要有不同面貌。张怀瓘以《兰亭序》为例,但不知为何将二十个“之“字说成十八个?

图片

张怀瓘总结出十二种隐笔法,并强调它们是有机的统一体。能不能掌握它们的融合规律就是用笔正确与否的生死之别。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