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长宏 2022年3月15日 凿壁偷光的故事流传至今,一直是孩子们努力苦学的典范,但他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却很少有人知晓。 ![]()
话说,汉朝的时候啊,有一个小孩叫匡衡,字稚圭,祖籍东海郡丞邑(今枣庄市峄城区人),家境十分贫穷,就连晚上点的蜡烛也买不起,他想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命运,白天干活,只能晚上看书,然而到了晚上,没有蜡烛,他就看不了书,于是他悄悄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然后借着邻居家从洞中射进来的灯光偷偷学习。汉朝时期,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平常百姓要想出头,就必须努力读书,很讽刺的是,他的自强不息也仅仅停留在小时候,九次考试没一次考中。 但是他对诗经的理解十分精准和见解独到,被当时的太子发现了,太子发现匡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虽然他家境贫寒,履试不中,但太子就是喜欢啊,就认匡衡为老师了,知遇之恩无以报答,只能倾尽全力去回报太子,而当太子知道匡衡凿壁偷光学习时更才是感动的不行,两人也就结为至交。 ![]()
不久,太子继承皇位,称汉元帝。不难想象,汉元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把匡衡宠到天上了,何况当上皇帝,封个一官半职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匡衡不久就当上了太傅,知道汉成帝执政,匡衡已经与石显和陈汤结为一体,三人可谓是臭味相投,惑上乱下,做的事真的是天衣无缝。而此时的匡衡也为自己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但是在汉元帝死后,三人联盟中的石显在汉元帝生前做的很多龌龊事汉成帝也是知道的,但是汉成帝没有声张,匡衡从小饱读诗书,但他却不甘于一直和石显和陈汤为伍,他也逐渐看出汉成帝对石显的不满,匡衡一咬牙一跺脚,直接把石显告发了,石显轻而易举被惩办。 没了石显,汉成帝还是不重要匡衡,因为还有陈汤,匡衡觉得有陈汤在,自己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况且他们三个人做的贪污枉法的事,匡衡都知道,匡衡把陈汤也告了,顺理成章,陈汤倒了,但事情却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
陈汤在朝廷中也不是没有人脉,就是谷永大将军,因为当年陈汤为谷永报了杀父之仇,如今陈汤有难,谷永不可能坐视不管,这下匡衡得麻烦的就大了,本来想一心一意的当个丞相,没想到朝廷暗地里的人脉确实错综复杂,匡衡大大低估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谷永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奏章为陈汤辩护,也狠狠地批了匡衡一把,而汉成帝也觉得自己被匡衡耍了,这还了得,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人,况且匡衡为人师表,又是当时的丞相,肚子里不能撑船就算了,鼠目寸光的事也要做。直接把匡衡革职查办,罢官回家,回到了当初的那个他奋斗的破屋子,墙壁上还有他凿的洞。 ![]()
问题在匡衡做了丞相之后,脱化变质,利欲薰心,结党营私,剥削人民,将自己的田地扩充到四万多亩,最后因贪污腐败,本想处以死刑,但念及尽忠尽力,年老多病,将其革职发回故里,从此匡衡郁郁寡欢,不久老死在墙壁上还带有洞的贫寒屋中,这就是匡衡的一生。 匡衡从一个穷苦少年,奋斗到一国丞相,不得不说他是有才能,有本事的,但当他成为丞相之后,就开始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最后被免职,只能说明是做人出了问题。所以匡衡的故事告诉人们,初心很重要,做人也很重要,保持一颗初心不变,才能真正做个好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