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游魂宜出外,归魂宜返乡。 【注释】本句及以下,是总结卦象宏观框架、总体判断原则方面的诸般要点。 游魂卦、归魂卦是六爻的最基础知识——《京房易》中,将《周易》六十四卦重新编排为八宫,每宫各由八纯卦其一统御,每宫另七个卦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归魂卦;例如,乾宫八卦为,首卦乾为天、一世天风姤、二世天山遁、三世天地否、四世风地观、五世山地剥、游魂火地晋、归魂火天大有。 【原文】内为体,外为用;逢生言吉、克云凶。动为速,静为迟;见合曰成、冲曰散。 不同人对于前后两个半句在解读方式上存在着分歧:一种解读是,前后两个半句无关,是讲两套宏观法则(即“内为体、外为用”为一条,“逢生言吉、克云凶”讲另一条),只是为格式韵律而凑成一句而已;另一种解读是,前半句是提出一类观察视角,后半句给予在这类视角下的判断规则(例如,“内为体、外为用”提出“体用”视角,“逢生言吉、克云凶”则讲体用之间的判断原则)。具体采用哪一种方式解读,读者可以随自意,很多古代经典都有这种模棱两可但又可左右逢源的理解方式,不足为奇。这里,小编是采用了第二种理解,下面继续按此方式解释下一句——以爻之动静为视角。 基本上,爻之发动意味着迅速,爻之安静意味着迟缓(这里之动静、迟速,均指所说之爻为用神或在事卦中有决定性作用者而言,非以卦中任意之爻说事)。但动、静之爻可能又会逢冲、合作用,这就产生四种组合关系:一、动爻逢冲,称为“散”,事情不成;二、动爻逢合,称为“绊”,本来之速变为迟,可谓“欲速而不达”;三、静爻逢冲,称为“暗动”,本来之迟变为速,可谓“不期而遇”;四、静爻逢合,称为“成”,事情可成。 ![]() 【原文】生主发,墓主藏;伏断将来、飞断往。阴主邪,阳主正;衰详稀少、旺详多。 爻遇十二宫的“长生”态(如属水之爻,遇到申日),则意味着上升势头,即未来会发展、壮大,自然也就意味着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反,爻遇十二宫的“墓库”态(如属水之爻,遇到辰日),则意味着正在退藏,未来即将终结(十二宫“绝”态),自然也就意味着目前已经属于终末阶段。 伏藏爻可用以推断将来之事,飞爻(相对“伏爻”的称呼,指卦中出现之爻)则可用以推断过去已经发生之事。为何赋文作者将“生、墓”与“伏、飞”两条规则凑成一句呢,是随意为之?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因为“伏”与“墓库”有相似之处、又与“长生”有相似之处——入墓之爻与伏藏之爻,都是作用不显,存在感不强;但伏藏之爻(特别是伏于世爻、用神之下的)往往又预示着未来的潜在动因,这一点又有点“长生”的味道(特别是若“飞生伏”,即伏神被本位飞神所生之时)。 在需要判断正邪的情景下,通常阴爻代表邪、阳爻代表正。在需要判断数量多寡的情景下,通常旺相之爻代表数量多,休囚衰败、逢空之爻代表数量稀少。这两条规则为什么凑成一句,也是随意为之?非随意为之,这两条凑成一句的背后逻辑是“定性与定量”之对比——前一句说明以爻之阴阳来定性(正、邪),其实这是示范一种定性的思路(其他思路,如还可以从爻是否“当位、得位”来定性,阳爻居初、三、五爻位为当位,阴爻居二、四、上爻为当位;阳居阴位、阴居阳位均为“不当位、不得位”);后一句说明以爻之旺衰来定量(多、寡),这也仅是示范一种定量的思路(其他思路,如还可以从爻所纳的天干地支来定量,采用太玄数“甲己子午九……”等)。 【原文】事有大小、始终、缓急,各审其因;卦分前后、飞伏、正之,即详其理。 六爻卦象本身分为前卦与后卦(有一种解读说前、后卦是指本卦与变卦,但那样的话,与后面“正之”重复了;小编以为,前后是指「卦序」。卦序方面,若按《周易》的卦序——如《序卦传》所说“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运动方向为“前”,即小畜在比之前。若按《京房易》,则八宫按乾、震、坎、艮、坤、巽、离、兑排,每宫之内按首卦、一世至五世、游魂、归魂次序排;同宫中,一世卦在二世卦之后,三世卦在二世卦之前,以此类推)、飞卦与伏卦(如火地晋卦伏山天大畜,参见本系列第二篇)、正卦与之卦(即本卦与变卦。“之”是“之卦”的略语,即变卦)。这些两卦之间关系,需要结合具体所测之事进行演绎其理。后半句与前半句有一定联系,如“正之”关系,通常以本卦为“始”,变卦为“终”,这就是推断事上的“始终”之一种理据。 【原文】初求内外三爻,为飞、为正、为前卦;次看阴阳二象,为伏、为之、为后卦。 上面为优先观察内容,其次则观察——⑤查看本卦的伏卦(也就是本卦各爻各自伏藏了什么爻);⑥查看变卦;⑦变卦属于本宫还是他宫,若与本卦同属一宫,则二者在宫内前后次序如何? 【原文】卦静无之方取互,世空无主却凭身。之卦内之盈亏,变爻已定;互卦中之悔吝,体用为先。 如果占得安静无动爻之卦(卦静),没有变卦(无“之”),此时可以在本卦中取互卦为参考信息。互卦取法同梅花易数,参阅:易学基础知识普及——梅花易数简介及照片起卦一例。如果卦中世爻逢旬空,则可以用身爻代表主体。 既然已说互卦是用在静卦(没有变卦)场景的,则第二句对比变卦(之卦)与互卦在运用时的区别。本卦有动爻时(有变卦),动爻化出之变爻(在变卦中)对本卦的作用,其实就体现了变卦的效应,变卦整体无更多其他意义。而在运用互卦推断吉凶时(即静卦场景),则需要优先观察互卦与体、用二卦(即内外卦)之间的生克关系,也就是说互卦用法上主要看“卦宫”之间生克,不以爻象为主(类似梅花易数)。例如,占得静卦「雷山小过」,互卦为「泽风大过」,体卦艮土被用卦震木所克,但上互卦兑金克用卦(体党),下互卦巽木又克体卦(用党),要从这些关系推断吉凶。 【原文】细观伏象之兴衰,当察飞神之动静。远推年月,近看日时。 占问较长远之事,应期以年、月为单位;占问近期、甚至日内之事,应期以日、时辰为单位。 (本文终) |
|
来自: 三泰书斋 > 《14.《六爻入门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