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小麦有的说

 洋溢九洲 2022-03-15

因为去年我们曲周及同类相关地区小麦播种严重偏晚,我曾经说过:选择、比较等这些与育种有关的事儿或将都失去了意义,唯独剩下的就是繁种和后代材料晋升一个世代的作用了。甚至,为了让一些繁种材料的产量不因为过分晚播而过分降低,在同行朋友的建议下,我们还对它们覆盖了地膜。

图片

图片

    图1.盖了一冬天的地膜,小麦就是不一样了——4~6个(多的还多呢!)分蘖,没盖膜的就是相邻的模样,几乎看不见麦苗!

算计

去年12月中旬前后入冬前,我们地里的小麦也只有2~3片叶,最快的有了一个地中茎分蘖(这已经很不容易啦!)。

面对这样的苗情,经验判定,今年很多材料单株能有两个穗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样一算,我们一个品系若是有400克种子,全部稀播种植下去,约能收获26公斤种子……就是不做产量比较也要繁种和繁种!因为上边我们说了,比较已经没有了意义,只有有了一定量的种子,我们秋后才能想要干嘛就能干嘛!

由于晚播,穗子会明显减小,小了的穗子穗粒数肯定低了,这样一个穗行的种子少了不好比较啊!所以,特殊情况下的设计是“不行就收获单株”!虽然稀条播不好选收单株,但由于个体没有太多或也就是最多两三个穗子的个体,选择和拔都不费劲儿……

哎,在这种“特殊”情形下,这个冬天的我,就净是瞎算计了!哈哈,虽然“人算不如天算”。

图片

      图2.这是(11月初播种)叶龄和分蘖在冬后发生最多的材料。奇怪的是,其心叶是鲜绿状、是有没休眠,在继续生长的嫌疑

雨前撒肥

这两天,听气象预报说,15~17号我们曲周有明显的降雨,我们马上安排人力在雨前把肥料撒下。

为什么要在雨前撒肥?

图片

      图3.希望预报准确一点儿

这是因为今年较为特殊的苗情和墒情所致——1)麦苗叶龄低,个体分蘖少、群体明显不足,这样的情况,在返青起身期,早些施肥,对分蘖发生和分蘖成穗都有促进作用。2)由于去年降雨过多,现在的土壤墒情(本该是最缺的时候)不缺,所以此时在雨前撒肥图是雨水能将肥料化开下渗到土壤中。3)不能浇水的原因是因为,本来由于晚播小麦的根儿扎的就浅,现在到了根系发生、生长的最佳季节,当遇到地表水分丰沛时,根儿下扎的欲望就会降低,导致水平根量增加,垂直根量减少或深度不够……这是导致小麦后期不抗旱、不耐干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片

      图4.雨前撒肥

老天帮忙了

昨天张书奎老师拍了一些照片,从照片中表现出的情况我发现,小麦们不像我凭经验预测的那样的糟,甚至当下的表现比我想象中的“好”还要好了不少,这些好的表现主要是体现在了叶龄数和分蘖数的明显增加上。

2月初时,我们点播材料有一到两个个小分蘖,叶龄是3~4片,盖膜的材料平均有5个分蘖。这样推算,盖膜的冬季积温比不盖膜的多了140~160度,说明盖膜管大用啊!

十几天过去了,从照片中我看到,没盖膜的现在也有了4个分蘖了。我们曾经说过,环境适宜时,春季小分蘖也同样能够成穗,不是传统理论上的“冬前两片半叶”才能成穗。

我逐渐发现,我们原来掌握的一些东西该及时更新了,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啊!

图片

      图5.耕作层内,适宜的土壤墒情——可别浇水!!

分蘖发生这样快,甚至快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的原因主要是:1)在过去这个冬季气温总体偏高的基础上,近期气温更是偏高。据说,三月上旬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了5、6度(高的邪乎呀!),这也就是说,在这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小麦就长了一片叶,这是老天的帮忙啊!2)此时本该是土壤墒情最差的季节,但今年的土壤墒情适宜,且在经过了一个冬季反复的冻结与消融后,土壤结构是最理想的状态,此时小麦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的长啊!这个功劳还得给老天记上,是去年老天帮忙“造墒”充足啊!

图片

        图6.个体表现——没盖膜的,5个茎,四个蘖……这样的表现,没人相信播种期是11月初!这样的个体和环境,最少有4个穗能成!

图片

      图7.上述这些问题,会依据环境条件及小麦自身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结果,总之不能一概而论!

小麦材料间分蘖或叶龄有了差异

同样条件下,为什么有些材料的叶龄多?为什么有些材料分蘖多?这些差异的根源在里呢?

对于每个材料来说,冬季的积温是相同的,当不同材料间出现叶龄和分蘖数量有明显差异时,这就是在告诉我们,有些材料入冬后,停止生长的“低温临界温度”偏低。譬如,正常情况下,小麦在平均气温降到冰点时就停止生长进入了“休眠状态”。但现在看,肯定有不一样的——当别人“睡觉”后,有些“人”还没睡,它们还在继续工作,工作的结果是“差异”。

一些材料能够继续生长,是它们对“低温临界温度”不过分敏感。当气温低一些、但又没有低得过分时,它们没有进入休眠,而还在生长。这样的类型,不一定都好,因为当气温继续或猛烈的降低后,受冻的可能是它们(休眠是一种保护,没有进入休眠,就失去了保护)。但也有例外,这就是那些越冬抗寒性强、总好“带绿”越冬的材料了。

这样的“特殊”类型,今年它们有可能出现。

图片

      图8.各种材料圃,在这里,在普遍规律下,我们更愿意看到有“特殊类型”的出现

图片

      图9.小区产量比较试验

图片

      图10.盖膜后的繁种,右边是稀条播二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