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到,一起斫菜去

 吴越尽说 2022-03-15

作者:张金龙

“阿二,斫菜去!”壬寅之春的一大早,清脆的手机铃声又唤醒了焐床的人儿,原来是岳母电话催促小女前往郊区二阿姨家蔬菜基地。

▲1965年春节,岳母小时候的全家福(后排右为岳母,中排中为二阿姨)

二阿姨是我岳母的第二个妹子,她家里有一块自己垦荒而得的蔬菜地,面积大约一亩,一年蔬果不断,几乎四季常青。岳母娘家原住京杭大运河吴江段东侧(现运河文化公园南端附近),松陵镇知名蔬菜基地之一,岳母排行老大,下有弟妹四人,个个是当年的蔬菜种植高手,“自食其果”绰绰有余。大阿姨先后在庞山、庞杨、花港、杨湾、清树湾等村坊犄角旮旯见缝插针,因地制宜播菜种、收获着。小阿姨更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承包了流虹路城中农贸市场一个蔬菜摊位。如今虽然岳母几人散居于江陵街道多个社区,还是坚持拓荒植绿,自给自足。尤其是二阿姨虽然去年身体欠佳却坚持在拓荒地广种薄收,确切地说应该是广种厚收。有时还乘坐公交车兜兜转转给亲眷朋友挨家挨户送菜上门,甚至特意让儿子军儿装满轿车后备箱一一送达。她亲自种植的油菜籽,托人加工为菜籽油成品,每年每家赠送两三大桶。

▲二阿姨斫菜中

▲岳母在田间斫菜

有时候静心思忖:种菜似乎成了江南人的特殊技能之一,无论山野农村,还是繁华城镇,只要有勤劳的人儿生活的地方,都总能看到在忙碌耕种的身影。有条件的,自然要种菜;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种。无论土生土长的家园,还是异地他乡,无论田间地头,还是楼宇阳台,无论高原朔漠,甚至是天涯海角,只要人类能涉足的地方,就不缺乏种菜的方略。农家别院当然不用说,没有院子的,楼下或者门口即使有个巴掌大地方,整一个泡沫箱子也照样可种,分分钟就能种上菜。有土的地方自然最好,没土的地方也一样种,无土栽培嘛。

//

▲二阿姨垦荒劳作场景

由于职业惯性使然,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踏青春游,耕种蔬菜。多少次置身于满目的春色,自由畅游在同里古镇北联现代农业示范区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中。菜花里夹杂着泥土的芬芳,仿真的稻草人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歌唱着。一阵风吹来,金黄色的花海,尽情地飞舞着,尽情地展现春天的婀娜多姿。“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多么春意盎然的情境图!喜欢徜徉在肖甸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春天里,观望沿途的良辰美景。不负如来不负卿。曾几何时,带领着数十个欢蹦乱跳的孩童,攀登三里桥,途经大窑港,鱼贯而入,沿着庞北乡村羊肠小道,去欣赏郊外的无限春色,环视着庞山湖农场瞭望台古城堡,不仅收获着无尽的欢乐,也收获了沉甸甸的希望。

▲同里北联村

▲二三十年前,作者曾组织毕业照里面的学生一起去收割蔬菜等劳动

▲2022年2月27日作者考察心心念念的三里桥

▲2021年3月29日,作者带领学生们参加平望玫瑰园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赞美春天,祖国的花朵正是激情谱写着新时代春天的旋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新生一代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中,健壮成长。很多学校都相继专辟蔬菜种植基地,悉心培育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从小增强劳动意识。看着孩子们手捧自己种植的时令蔬果,“摇旗呐喊”的天真样子,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少玩一些偷菜电子游戏,多一些劳技教育,劳动最光荣最快乐。

▲吴江实验小学太湖校区开心农场(学生用自己种植的蔬果喂养喜羊羊)

时光飞逝,一晃教龄三十年有余,反复喜读国学《菜根谭》经典名句,言简意深,回味无穷:“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如今,知天命之年每每返回老家七都,时常饶有兴致紧随耄耋老父亲,兄长抽空也会全程陪同煞有介事“视察”一亩三分蔬菜地,健谈的父亲总不忘那句口头禅:“菜地形势一片大好!”貌似成就感满满。小住老家一段时间,即将返程之际,邻居阿宝婶婶总不忘记将我爱车的后备箱再次塞进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满载着父老乡亲的片片蔬果之情,叫人怎能不乡愁翩翩!

▲近期,作者父亲在蔬菜地里侍弄蔬菜

江南人讲究“不时不食”。时令蔬菜心花怒放阶段,二阿姨有时候也会打电话通知我们自己去斫菜,有时候直接让我们去菜地取菜,一定要将四轮驱动的后备箱塞得严严实实。马甲袋、蛇皮袋、硬纸板盒子,大大小小,花花绿绿,错落有致,挨挨挤挤,新鲜落落,煞是热闹。于是,回家之后,蔬菜们充满了冰箱,有的被迫铺撒在厨房间地面上,足足够一大家族享用一个多礼拜。有一次,我们特意带着两岁半的小侄女,让她动手拔萝卜的趣味场景,又搞笑又好玩。“拔呀拔呀拔萝卜”“捉泥鳅”等我们小时候口头熟悉的儿歌现在的孩子或许也会吟唱,但是身临其境亲力亲为的机会极少、太少了!

▲作者侄女小时候在蔬菜地里拔萝卜

前些天我又一次单车独行,“莅临”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岳父母旧宅基地,探看香椿头等蔬菜长势状况,近距离接触那一片曾经十分熟悉、现今几许陌生的小菜园地。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情不自禁由衷感慨。生活一半是诗意,一半是烟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如梦似幻。南怀瑾的“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知天命老书生亦偏爱:“八千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究诗酒田园。”

▲作者岳父母的旧宅基地

▲旧宅基地上的的小菜园地

一不经意间,手机偶尔刷到文友倪志强先生的《蚕豆谣》格外亲切:“依伴陌桑先簇发,花同紫蝶荚如蚕。方茎碧叶奇猫耳,觅得天聪解梦谈。”小诗解释了蚕豆命名由来,记录蚕豆猫耳朵神话传说,这是每个农村孩子共同记忆,美好时光仿佛如昨。充分赋予了乡村田园生活情趣!妙不可言!

▲2022年3月7日,作者探访同里镇思本桥附近的蔬菜基地



END


来源:《吴江通》微信公众号

2022-0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