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衡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20190614给未来的自己

 个人感悟日记 2022-03-15

        今天再次体验了一把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最近一段时间在看关于说话的书比如《好好说话》、《好好说话2》、《小学问》、《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感觉收获满满,甚至感觉到好好说话,自己已经可以大概做到。现实是没有经过练习的技能,真到用时才会发现,感觉自己会说话了只是一种错觉。虽然我自己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自己还是不由得相信了这种错觉。

        为什么这次的错觉让我相信了呢?我是有依据的,在《好好说话》中关于这本书中的内容自己做了很多笔记,有很多部分的内容自己都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并且还根据书中的介绍的框架,总结了自己说话的流程框架。这就像一个人学习了一个数学公式之后,就认为自己会解所有的数学题。实际情况是这些公式自己还没真正应用过,只是在脑中过了几遍。

        而今天遇到的场景,就是书中说到过的一个场景,但是自己当时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话就已经说出去了。我在想那什么是实践的终点呢?怎么才算是真正认清楚自己的情况?我想可以通过实践的次数来衡量,自己至少得实践过10遍,为什么设定是10遍呢?因为如果遍数太少,就会觉得自己太笨,都做过几遍了还是不会。如果遍数太多,就会觉得遥不可及,没有去做的想法,因此选定了这个数字。

        总结一下,衡量理论与实践的指标可以使用应用的遍数来衡量。而这个遍数定在10遍左右比较合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