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话不多,不太会说话的人。 为此我也看过很多怎么教人怎么说话的书,但是效果并不好。 今天和一个同事聊天,发现自己不是不会说话,问题是出在话题上。 因为大多数时候,身边的人聊的都是,他们身边的一些琐事,比如什么东西在哪便宜,什么东西好吃,什么好玩以及身边一些趣事等等。 而对于这些东西,我都不太感兴趣,也没有过多的了解这些东西。 因此在身边人聊起这些东西的时候,自己也插不上话,这也就显得自己不太说话,甚至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太会说话。 今天下午和同事聊起小说《红楼梦》,玄幻小说以及对一些电影的看法,自己就像是开了挂一般,滔滔不绝。 在事后才发现,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有一次和同事聊起读书和理财方面的内容时,自己也和今天下午一样。 还有和老爸聊天,聊起家庭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也产生了类似的情况。 在这一瞬间我突然得出了上面的结论,自己不是不会聊天,只是聊天的话题不是自己擅长的,因此没有什么话说。 自己特别不擅长的就是社会生活上,而通常这个话题是最普遍的。 在得到这个结论之后,我想到如果要让自己有话说,可以朝着两个方面努力。 一个是主动关注社会生活的内容,让自己在社会生活有话可聊; 一个是提前打磨好一套话术用来引导话题,将话题引导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随后又想到,为什么自己一定要说呢?不能去选择做一个倾听者吗? 这一次我释然了,是啊,想要表达的人太多,为什么不去做一个倾听者。 在想到这一点之后,我发现做一个倾听者对我来说更加简单,因为上面两个方面的努力,都让我觉得不那么地道。 虽然转了一圈,自己在行动上没有什么改变,但是面对聊天自己的心态变了,知道自己并不是不会说,而是话题不在自己的领域。知道自己不是不会说话,而是自己选择做一个倾听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