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脱离舒适区的思考20200815给未来的自己

 个人感悟日记 2022-03-15

昨天由于一张照片引发的思考,发现自己过去奇怪的行为,是害怕脱离舒适区。

于是想要思考自己为什么害怕脱离舒适区,以及怎么脱离舒适区。

但是反复思考并没有什么结论,总感觉有力无处使。

今天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联想到自己很早之前学过的一个专栏《自我发展心理学》,其中好像有提到关于心理舒适区的概念。

于是去回顾《自我发展心理学》,看到心理舒适区的本质,让我眼前一亮。

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什么呢?熟悉的应对方式。

这和自己减肥选择跑步,而不是直接做减肚子运动是一致的。跑步就是自己熟悉的应对方式。

在确认了这一点之后,自己迫不及待地找到怎么突破心理舒适区的方法。

这次抱着解决问题去看,在搜索到方法之后简单归纳为以下7点。

  1. 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2. 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

  3. 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

  4. 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5. 对重大假设进行验证,慢慢打破重大假设;

  6. 找到立马能够的行动,进行改变;

  7. 通过判断情况的变化,确认是否为有效的改变。

(PS:如果对这个方法感兴趣可以网上百度【心理免疫的X光片】,我所归纳的方法来自于得到APP中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在归纳总结后,总是需要试试效果,要不然也只是花架子(好看不中用)。

抱着这种态度进行实践,就自己减肥这件事开始试水。

  1. 你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我希望减掉肚子上的脂肪;

  2. 你正在做哪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我选择了跑步;(在看到这一点时我发觉,并没有做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而是选了一个不太可能达成目标的行为。)

  3. 这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有哪些隐含的好处。跑步可以用来说服自己确实是为减肥而努力,也不用费劲的研究怎么减肚子上的脂肪,即使最后减肥失败也是意料中的结果(感觉自己是为失败而行动)。

  4. 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自己减肥很可能会失败。

  5. 对重大假设进行验证。在减肥过程中,不断记录自己的体重,作为自己减肥的证据。

  6. 找到立马能够的行动。在跑完步之后做几个卷腹运动。

  7. 通过判断情况的变化,确认是否为有效的改变。这个需要看看后面看看效果。

至此,这个临时归纳出来的方法,还算是有效。但是否真的有效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