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长吗”这句话是我一个同事说出来的,一说出来我就觉得,说话说到这境界真是高,有种膜拜的感觉。 虽然类似的话过去也听到过一次,但那是一个教别人说话的牛人说的,这次发生在自己身边而且还是对我说的,感觉的有些惊讶。 “你想成长吗?”这句话很平淡啊,有那么厉害吗?单独看这句话确实没有什么,但是加上当时的场景就会变得有所不同。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在朋友圈发出自己将要去成都,并为此开始制作出行计划,意外发现有另外一个同事也去过成都。 于是去追问那个同事关于成都的一些信息,因为相比旅游攻略我觉得活生生的人更加有说服力。 他说他在成都待了3天,大多数时间在和大学室友在网吧度过,也没问到什么有关于成都的旅游攻略的信息准备鸣金收兵。不知道怎么聊的,聊到了吃,他说一定要吃一下兔头。 我心里咯噔一下,如果是兔肉我还会吃一点,但是兔头就有些接受不了。 我开始摇头一边说着自己有些接受不了。 “你想成长吗?”这句话从那位同事口中说出。 那一瞬间我觉得应该吃兔头,随后发现“你想成长吗?”这句话的不凡之处,也就对吃不吃兔头没有继续纠结,因为注意力焦点变成了赶紧记下来以后学习学习。 有什么不凡之处呢? 就是我这个同事,将吃不吃兔头这件事与成长进行了关联。仿佛吃不吃兔头不是简单的吃不吃的问题,而是有了象征性的意义,选择吃兔头意味着选择成长,而成长是大家都想要。 分析完是不是觉得这很容易,不就是将某件事与主流价值观进行关联吗?但是真的容易做到吗,反正目前的我做不到。 最后虽然“你想成长吗?”这句话在我这里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产生了免疫),但不得不说这种方式真的值得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