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一个病有100种治疗办法时,就说明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

 白立平 2022-03-15

-1-

今天,一位网友在公众号后台向我留言提问:“鼻炎手术有效果吗?”

我知道,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想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有”或者是“没有”。

只可惜,医学的复杂和严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我不是五官科医生,如果以我的认知给予答案,是不负责任。

我回复道:我不是五官科医生,不能给你明确的答复,不过,我可以建议你看中医。

紧接着,网友又发来问题:“中医的效果可以?”

“对不起,请到医院向医生当面咨询,我只是写一些医学思考性的文章,不能给予你明确答案。”

很显然,我的回答没有让网友满意。

对于经受疾病痛苦的人来说,医务人员给予的明确答复和承诺,是定心丸,是康复的希望。

-2-

前一天,和一位京剧院的专业琴师坐在一起聊天。得知我在医院工作,他说起了因为每天长时间排戏,需要连续几个小时坐着拉琴,已经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每天被腰痛困扰。

他身在北京,去了很多家三甲医院去看。对于他的腰痛,几乎没有听到哪位医生告诉他可以治愈。

有一天,他又选择了一家医院去看,这一次,他听到了令人兴奋的消息,医生斩钉截铁地告诉他:这个病做完手术就完全好了!就没事了!

医生坚定的语气让我们这位琴师喜出望外,终于遇见一位高明的医生了。医生的话燃起了他治愈疾病的希望,他仿佛看到了健康如初的自己。

就在他准备住院手术的时候,亲友们劝他应该再考虑考虑,他又去问这位医生:从事我这样久坐的工作,手术后会复发吗?

医生答道:“有可能!”

“那怎么办?”

“那就再做呗!”

我们的琴师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腰痛,并没有一劳永逸、完全治愈的治疗方法。

-3-

北医三院的骨科医生祝斌说: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手段五花八门,手术指征也是一直在争论不休。

当一个病有100种治疗方法时,就说明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的,不然,其他99种方法没有存在的空间。

不同的医生把握的尺度不一样,专业特长和技术水平不一样,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医生采取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所在。

当有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腰突要做手术吗?”,祝斌医生在写科普文章时是这样做的:

他搬来了教科书,把书上写的手术指征一一罗列了出来,然后请网友们“对号入座”,自己去衡量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请注意,这是面对网友,不是诊室里的病人)。

唯一明确需要手术的是:当腰突出现大小便无力,不能控制时,必须手术。

而大多数腰突病人几乎不存在这种状况。

这就是医学的复杂和严谨,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是不会简单回答病人,你的腰突“要做手术”还是“不要手术”的。

面对另外一个问题:“微创手术能不能解决腰突问题?”,祝斌医生更是用了大段篇幅去解读:

“什么是微创?微创手术的特点?微创手术和开刀手术有什么区别?手术后该注意什么?复发了怎么办?”......

通篇文字中,没有见到网友期待的“能解决”或者“不能解决”几个字。

这就是专业科普文章的特点所在。一位负责任的医生给出的建议,绝不会迎合患者治愈心切的心理而给出答案。

-4-

疾病来临时,每个人都会陷入一种茫然和无措。医生是我们的救命稻草,我们想从他们口中听到希望。

当我们不能如愿时,如果恰巧谁对我们拍着胸脯说:“保你治好”时,我们会对这样的承诺毫无抵抗力。(请自动脑补江湖庸医的巧舌如簧。)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虽然医疗科技很发达,但医学能够完全“治愈”的疾病依旧很有限。

因为疾病的复杂性,同一种病在每一个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同一种治疗方法,由于个体差异和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治疗效果。

所以,如果我们不幸被疾病所困扰,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和医生当面分析交流,让医生综合我们的检查结果、个体情况,分析利弊,选取适合自己的最优的治疗方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的“医事连线”,在公众号介绍中写着:“医事连线你我,智慧思考人生”。我只会写对“医事”的思考,不会写具体疾病的科普文章。

如果想从文章中找到解决具体的疾病问题,想必会让大家失望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