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小鳄鱼认证分割线 日前, 放马洲岛主(神样胡桃)应吴语公众号小编之邀, 制作了《吴语全域分县示意图》(草稿), 发在了吴语公众号。参见: 今天,放马洲岛主已综合各类反馈信息将地图更新到v1.2 《吴语全域分县示意图》v1.2版 本图前版为《吴语全域图(个人学习版)》, 横山岛主(东明)绘制于2019年↓
本次草稿的初稿推文,网友参与热情很高, 有不少值得探讨的评论,先截取一一回复如下。 ①关于上海话归属 正如吴语公众号管理员所说,上海市区(而非汪某教授所主张上海全境)划出上海小片的主张,在学术界也意见不统一。 另外,上海市区的方言迭代太快,以何种口音来界定也存在不少难度。目前依照比较保守的看法保持苏沪嘉小片。 最后,上海市区固然对郊县吴语存在特殊性,但是对整个苏沪嘉而言并不很特殊(评论区有其他网友持类似观点),故暂未本质上影响上海话的归属。 ②关于镇江京口区 意见已采纳,已优化。 ③关于徽语定位 “徽严片”“徽语”哪个上哪个下,各有意见。 本图以“吴语”为主题,既然已画上徽严地区,则暂默认吴语徽严片为第一称呼,下方另注徽语,以示对学术概念的传承。 考虑到照顾部分徽州地区网友的感情,暂不使用大字标出“黄山市”,且避免黄色系上色,这也是吴语地图延续下来的人文情怀。 ④关于吴江西横头归属 是的。有资料证实,今吴江西部和太湖诸岛以前属于湖州(东迁县),所以方言、地域情感上接近南太湖。 ⑤关于宁海话划分 甬江小片≠宁波话。宁海县域有一部分划入甬江小片不意味着“宁海话”被分割到宁波话了。 另与留言者本人讨论,暂把宁海全域画为台州片,北部以三角形图标表示有甬江小片影响。 ⑥关于江河湖海上色 水系颜色已加深,以便于分辨,谢谢提醒。 ⑦多项 1字体颜色已调整, 2启海话方言岛已加上, 3镇江丹徒区在前版、本版地图均已标注 4徽语与吴语的关系较深,是否独立为徽语学术上有不同声音。考虑到徽严地区与吴语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方面关联密切,暂画上,也是对前版地图的继承。体现徽语也是多位网友的建议,不代表本案认为徽语属于吴语。 5宣吴已做修改。宣城灰色部分与其他官话确为同一颜色 6本图为吴语地图,域内其他方言涂为灰色,不做区分 ⑧关于永嘉北部划分 温州地区台州片的范围已按温州方言地图资料,并结合留言者本人意见调整。此地台州片的小片划分也已修改。 ⑨关于象山话划分 象山与台州毗邻,如果象山全境属于同一个片,可能反而不太符合常识。 此外,象山县域被一条山脉西北——东南分割,西南部和三门从地缘交往上来说是一体的。存在台州片方言也与部分方言爱好者反映的情况一致。 ⑩关于海宁分属苕溪、苏沪嘉 徐某教授的论文指出,海宁、桐乡属于苕溪和苏沪嘉的过渡区。@楚庙寒鸦 的杭嘉湖方言地图即根据徐教授的论文图制作。 此外依据海宁当地生活大V@乐活海宁 于2017年发布的海宁方言地图(根据海宁不同片语音特点画出分片地图),和2013年某up主制作的资料,3份资料互相印证,与本图差异不大。 ⑪关于海宁方言划分 同上。海宁、桐乡的归属,一直以来多有讨论。根据现有论文资料,以及前人的经验来看,有多位方言爱好者表示桐乡基本属于苕溪小片,而海宁的划分还在商讨中。 有资料表明海宁的东片与海盐方言接近。 另外,几份资料均未提及许村与长安之间的差异以致划入不同小片。不过本图不排斥将许村的西南地区划入另一个小片,与你的观点部分类似。 ⑫多项 谢谢信息,已采纳。 ⑬关于遂昌和上山(小)片 有吴语圈某元老明确表示上山(小)片与丽水片差异较大,是否包含遂昌也要再细查资料。目前我们会参考《中国语言地图集》第1版的分法。包含上山小片、龙衢小片的新设信衢片是否包含遂昌仍需研究。 ⑭关于浦城话归属 浦城方言的归属相关资料太少,暂且根据多位本地人反映,划入信衢片-上山小片。 *但需注意的是,至今无学术著作论述浦城方言和上山(小)片接近。本案注重学术依据,图片此处划分不代表本案观点。 ⑮关于字体颜色 字体颜色已修改 ⑯关于瓯江片内部划分 谢谢反馈。瓯江片内部是否分片在商讨中。 ⑰关于台州片内部划分 关于北台小片和宁海小片的差异,有台州当地方言专家解读了,本文暂不赘述,只参考其结论。其认为“……专门分为宁海小片,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临海话有特色有别于本图中南台小片,如“临海见组、晓母齐齿呼并无彻底腭化……这也是明显区别于南台。” 关于信衢片、婺州片、处州片划分的说明: a.地图集第一版官方划分: [龙衢小片](上饶至江山+衢州至龙游+丽水西部)、[处州小片](丽水东部)组成【处衢片】(又名“丽衢片”); (金华地区及周边部分)组成【婺州片】。 b.地图集第二版官方划分: [上山小片](上饶至江山)、[丽水小片](丽水)组成【上丽片】; [龙衢小片](衢州至龙游)、[金华小片](金华地区及周边部分)组成【金衢片】; 以上均为二分法。 本版地图综合第一、二版官方划分,以及部分文献、尊重吴语群金丽衢当地成员的重要意见,暂划分如下: 一、[上山小片](上饶至江山)、[龙衢小片](衢州至龙游)组成【信衢片】; 二、(金华地区及周边部分)按第一版恢复为【婺州片】(内部按喫/食、睏/眠同言线划为东西两小片,小片名暂未定); (文献①提到不建议龙衢与金华合并成金衢片,及有龙游兰溪金华方言爱好者明确反映龙衢与金华差异大于相似点,互为佐证) 文献① 三、丽水地区由第一、二版划分的处州小片/丽水小片独立为处州片(根据文献②丽水内部,除缙云在官方已属婺州片,其余分为东西两小片。); (况且在该文献中,缙云与丽水其他县的差异大到已不是片内差异,本处不赘述。) 文献② (考虑到处州地处多山地区,语言与外界相对较为独立,吴语圈某元老明确指出丽水方言和上山小片(原地图集第1版龙衢小片西部)不是同一路子。并根据文献③指出南部吴语内部过于复杂,内部差异远大于北部,指导我们应以多分法进行补充。) 文献③
1.西婺小片、东婺小片(按照台州片北台小片、南台小片命名原则) 2.金西小片、金东小片 3.金兰小片、XX(另取)小片 4.金兰小片、金东小片
目前某温州人提供有一种资料如下,仅供参考:
尾注: 1.全域地图仅体现较大的方言岛,更详细的分布可待后期单片区的地图; 2.行政区划按2000年未大规模撤县设区时为标准; 3.本图所示吴语分片为综合参考各方资料之示意图,仅体现大致情况; 4.如有建议敬请联系制图者或公众号:「两个岛主的柴房」,谨谢。 拟稿:东明 审稿:神样胡桃 分片研究工作小组:三门-晨风、Just、寒冰居士、溧阳NichaelJeckson、囧月 ——The End—— 👇感谢以下公众号支持本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