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耕备耕不仅是一年一度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智慧农业的高度关注。 工厂化育秧 提质增效 与传统人工育秧不同的是,这里正在进行的是“工厂化育秧”。在车间机械化精准快速的操作下,一个个放上传输带的育秧盘,相继完成了装土、配水、撒种等工序,随后,工人们将已撒上水稻种子的秧盘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没几分钟便垒起了数十盘。之后,工人会将制作好的育秧盘搬到恒温恒湿的暗室内,等芽苗破土后再搬到育秧大棚里照顾管理,15-20天左右即可用于插秧。 “稻本香”香米采用华南农业大学新一代香稻种,辅以特有的增香家肥复合技术,严控田间管理标准,从而产出的从化香米属于高质量生态丝苗香米。同时还离不开华南农业大学专家技术团队的护航指导,从香稻选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一直到收割至储存,他们都提供全程“陪伴式”种植守护。 机械化种植 功不可没 和稻丰公司从化区丝苗香米中塘种植基地全面实施机械化拖拉机种植,农民们熟练的使用机械化“工厂化流水线”进行作业。 作为融合信息化技术的现代农机装备,全自动插秧机不仅大大地提高了耕种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作业质量精度高,可有效提高土地、种子、化肥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和稻丰公司合作社负责人说:“原来有司机驾驶的时候,劳动强度非常大,12小时需要两个司机两班倒。现在,我们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作业,不仅节省了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此外,另一高科技设备——植保无人机也加入了如火如荼的春耕大战,它能利用地面遥控或导航飞控来实现药剂、化肥等喷洒作业,只需轻轻操纵遥控,无人机就会沿着提前规划好的路线,均匀地给稻田施肥。几千亩土地短短几天就轻松完成施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结语 工厂化育秧技术、全自动插秧机以及无人机施肥等各种科技的运用,使耕种效率相比传统人工耕种提高50多倍,更有利于抢抓农时,进一步稳定从化香米的播种面积,确保规模化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
|